正在閱讀
【五丁目的美術史專欄】日治時期臺灣美術史中的第三方?臺展中的「華僑」

【五丁目的美術史專欄】日治時期臺灣美術史中的第三方?臺展中的「華僑」

【Shoinmachi 5 Art History Column】Third Party in Taiwanese Art History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Era? “Overseas Chinese” in Taiwan Fine Arts Exhibition

1914年,故事的第一位主角——任瑞堯來到了臺灣。辛亥革命爆發,動亂的時代背景,促使年僅7歲的任瑞堯與家人乘坐貨船大義丸,自香港出發來到臺灣。在總督府政策的刻意打壓下,臺灣華僑處於弱勢地位。1929年,任瑞堯以日本畫《閒庭》、西洋畫《露臺》首次入選臺展,他很可能是第一位入選臺展的華僑畫家。
1929年11月的第三回臺灣美術展覽會(臺展)很不一樣:一位畫家分別以本名和雅號,同時入選了臺展的西洋畫部與東洋畫部,放眼日治時期臺灣美術史,可以說是十分稀有的案例。何況,這位畫家的西洋畫還獲得了展覽特選的殊榮,在臺灣歷史上更是僅此一位。 不過弔詭的是,這位入選者——任瑞堯(1907-1990),竟然是一位「華僑」。 任瑞堯,《閒庭》,1929,第三回臺展入選,黑白照片。(臺展資料庫)...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劉錡豫( 34篇 )

台灣美術史的學徒,經營《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粉絲專頁,從事藝術與藝術史的非虛構書寫跟推廣。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