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千惠專欄—文化刨丁3】—從志怪、慾力到芭比的話撩之力
在現實與虛構之間,藝術要往那一方向走,才能「彌補」或「提昇」地域的社會文化水平?這個追求,在近當代的文化治理揮鞭下,有了...
【吳思鋒專欄】共有的消失《感謝公主》
在劇中,誰為鬼魂?我以為不是老鄭,不是那些因告密而沒於世的地下黨員,而是南管。那些背對觀眾的凝視與獨語、解構化的南管作場...
【張寶成專欄】在生物辨識與社交圖譜之外或之間:DID(去中心身分)的另類想像
如果無法把網路世界建構成跟現實世界一樣——即先後發生的行為、每一個行為主體皆獨一無二——那麼網路世界的獨立性最終將難以確...
【圖文書與藝術史專欄】真實童話:大衛・霍克尼的《六則格林兄弟童話插圖》
霍克尼(David Hockney, 1937–)以多產創作著稱,不僅樂於嘗試各種新媒材,也跨足畫家、版畫師、攝影師以及...
【高森信男專欄】夏日時光的政治辯論:科索沃 Autostrada Biennale 2023及夏季藝術活動側記
2023第四屆「Autostrada Biennale高速公路雙年展」以「有一天,所有的影像皆會消失」(All Imag...
【薄荷薄荷】房間裡的盲人與大象——淺談補助結構的防弊與尋租
從政府機關出發的民間合作案,無論是補助案、採購案或促參案(BOT),皆須通過層層法定流程和重重規範。儘管如此,畢竟僧多粥...
【蕭文杰專欄】由台北「明星咖啡館」是否都更分析「歷史建築」問題
日前台北的老牌西點咖啡店「明星咖啡館」傳出要都更,引起很多文人雅士的不捨,建商給媒體的訊息是3層樓的「明星咖啡館」參加都...
【張寶成專欄】前瞻科技的突破與困頓:以兩件政治受難者作品為例
本文談論的兩組創作者在NFT和VR技術發展正處於高度變動時已搶先應用。沒有這些應用,我們不會知道技術發揮後的樣貌和後續需...
【你是我的眼.藝術不在家】關於「製作」為導向的機構方案——法國國立當代藝術工作室、山口情報藝術中心的共製經驗
筆者從實際參與這兩個機構的製作經驗與觀察,這過程中面對的是兩種相當不同的組織工作方法與策略,前者是更宏觀的建立產業鍊,後...
【高千惠專欄—文化刨丁2】—黃色力量與封建文化的解殖幻想
2023年夏天,台灣的「MeToo運動」衝破長久的沉默高牆,在許多具相對權力關係的場域中冒出聲音。有關藝術界與學界的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