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張寶成專欄】「薄而利」與「厚而鈍」:對AI與區塊鏈的機制論反思

【張寶成專欄】「薄而利」與「厚而鈍」:對AI與區塊鏈的機制論反思

【Column by Zhang Bao-Cheng】"Thin and Sharp" and "Thick and Blunt": A Reflection on the Mechanism of AI and Blockchain

AI「薄而利」,只要產業還有孔隙能被資本滲透、發展效率還有提升空間,人們就會受吸引;區塊鏈「厚而鈍」,僅當遭逢危機,人們才能感受其重要性。奇點的來臨可能意味著人類生活便利性的大躍進,卻不代表不會產生其他問題,尤其生產力的提高終將導致眾人的近用更容易;此時若少數壟斷者仍排拒開放,社會矛盾必將加劇,這時「厚而鈍」技術的重要性或許才能被人認知。但這種對危機的判定(甚至是某一種期待)只能是被動的,我們真要等一個人帶著「薄而利」的矛走得很快、很超前,受挫後,再回來跟大眾一起握住「厚而鈍」的盾,慢慢走遠嗎?
2022年至今,特別是去年AI進入公眾視野開始,當我在演講或工作坊等場合介紹區塊鏈時,越來越不知道該如何喚起大家的興趣。這個煩惱不全是我的問題,而是來自區塊鏈的特質和發展現狀。 目前AI的表現已經能讓使用者操作後馬上看到成果,幫助自己工作,而區塊鏈的應用至今仍無法有感察覺其效力和特殊性。區塊鏈——用行銷術語來說,就是Web3——作為「分散式帳本」,旨在確保數位事物/務如身分、貨幣、資產、憑證...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張寶成( 32篇 )

Volume DAO 共同創辦人,參與策劃台灣第一場泰卓鏈(Tezos)人工智慧 NFT 收藏展《機器會夢見 NFT 嗎?》。曾為音樂廠牌「旃陀羅唱片」(Kandala Records)負責人,與黃大旺共同發行的專輯「民國百年」,獲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大獎「數位音樂與聲音藝術類」榮譽賞。同時為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博士,專長為歷史理論。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