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蕭文杰專欄】移植臺灣的中國宮殿:走入殯儀館的「中華民國美學」建築

【蕭文杰專欄】移植臺灣的中國宮殿:走入殯儀館的「中華民國美學」建築

【Column by Hsiao Wen-Chieh】Transplanted Chinese Palaces: The Demise of Architecture with “Republic of China Aesthetic”

「中華民國美學」或許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不過由臺灣庶民美學角度而言,大多人認為這是一種負面的美學表徵,甚至帶有「醜」的特質。中華民國美學建築羅東火車站,近日被嘲弄為最醜的車站。過去帶有威權象徵的華國美學,現在卻變成一種不符時宜的樣子。

「中華民國美學」這幾個字近年廣泛地出現在臺灣媒體上。搜尋網路可知,「中華民國美學」民間又稱「中式美學」、「華國美學」。

何謂「中華民國美學」?

藝術界甚少討論,或許「中華民國美學」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不過由臺灣庶民美學角度而言,大多人認為這是一種負面的美學表徵,甚至帶有「醜」的特質。

談論「中華民國美學」的新聞報導當中,建築佔了很高的比例,透過歸納發現,「中華民國美學建築」的特色是用鋼筋混泥土等時代性材料,仿過去中國的宮殿外觀,坊間也稱中國宮殿式建築、或稱為北方宮殿式建築。

中華民國美學建築與美國建築師的關係

我認為美國建築師在「中華民國美學建築」扮演關鍵的角色,亨利.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就是其中一位推波助瀾者,他的職業生涯多次到訪中國,提出將中國宮殿式風格與現代公共建築作結合。而美國政府退還「中美庚子賠款」的餘額,有不少是用在教育,這也造就了中國宮殿式建築在校園的產生。

1920年代在的金陵大學校園,美國國會圖書館藏。(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江蘇省南京市的金陵大學校園設計、金陵女子大學、北平圖書館舊址、北平清華大學……,這一類約略在1920–1930年左右的學校建築可以為代表,這些建築特色是就外觀而言,造型與裝飾是擷取自中國宮殿的外觀,可是材料和工法與格局是新時代的產物,許多建築材料由美國進口。而曾經留學美國,就讀康乃爾大學的呂彥直也是「中華民國美學建築」的重要人物,他曾經進入亨利.墨菲的建築事務所工作,他的代表作品有中山陵、廣州中山紀念堂……。

左圖:江蘇省南京市中山陵。右上:北平圖書館舊址,位於北京市,現為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右下:廣州中山紀念堂。(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中華民國美學建築為何被複製貼上到臺灣

明、清時代唐山過臺灣,先民大多是來自福建、廣東一帶。這些區域位處中國的南方,因此就移民者的經驗來說,不太可能興建具有中國北方宮殿建築風格特色的建築。1895–1945年之間,臺灣被日本統治,當然也難以產生「中華民國美學建築」。

「中華民國美學建築」出現在臺灣,是跟蔣介石及所屬的政治集團控制了臺灣有關。1949年,臺灣省主席魏道明任內以發展中國人民來臺觀光,當時就規劃了二層樓中國宮殿式,命名為「臺灣大飯店」,這一座飯店就是圓山飯店的前身,也是中華民國政權在臺灣的見證。

在國共戰爭中落敗的國民黨政權遷臺之後,差一點被美國放棄,韓戰爆發後美國為了防堵共產勢力的擴張,協防臺灣,有趣的是「中華民國美學」成為象徵誰是正統「中國」的武器,就這樣「中華民國美學」與「中華民國美學建築」開始在臺灣快速擴張,例如故宮文物當中的翠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等,被列入了教科書、被印成宣傳品,就此聲名大噪成為臺灣家喻戶曉的藝術品。

以「自由中國」之姿態的蔣介石政權,在臺灣大量的興建「中華民國美學建築」,對於日本時代遺留的建築也採取改建,達到「去日本化」與「再造中國化」的目的。中國宮殿式建築如雨後春筍的出現在臺灣各地。以目前臺北南海學園為例可以發現,1955年將日本統治時期位於臺北的「建功神社」,被改建為黃色屋瓦、攢尖圓頂的樣式,當時的功能是國立中央圖書館,目前是國立藝術教育館。

1955年將日本統治時期位於臺北的「建功神社」,被改建為黃色屋瓦、攢尖圓頂的樣式。(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隔年,1956年聘請姚文英設計興建國立臺灣藝術館,是採用RC桁架組合結構的中國古典樣式建築,這一棟建築目前為南海劇場。1959年盧毓駿設計,仿北京天壇祈年殿的國立臺灣科學館完工(現為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1961及1962年教育廣播電臺,爭取運用美援經費,改建成綠瓦屋頂地上四層鋼筋混凝土造建物。接著,國立歷史博物館在1962年興建中國宮殿風格的門廳。

1956年聘請姚文英設計興建國立臺灣藝術館,是採用RC桁架組合結構的中國古典樣式建築,這一棟建築目前為南海劇場。(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舊館,現為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攝影/朱佑霖)
歷史博物館在1962年興建中國宮殿風格的門廳。(圖片取自國立歷史博物館)

「中華民國美學建築」鋪天蓋地的出現,成為一種強人政治下的產物。1960年代政府打著「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名義,拆了臺北城閩式碉堡城樓,找來黃寶瑜興建宮殿式城樓,城樓上甚至加上了象徵政黨政權的黨徽,整個臺北城僅北門因被高架橋圍繞逃過一劫。配合「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光是1960年代可以列舉的「中華民國美學建築」就至少有梨山賓館、陽明山中山樓、國立故宮博物院、大直國民革命忠烈祠……。

被改建後的臺北城景福門(東門),呈現出中華民國美學。(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自稱自由中國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在1971年遭受挑戰,聯合國大會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聯合國代表權,不過這並不影響「中華民國美學」、「中華民國美學建築」的產生。1972年王大閎設計了國父紀念館,同年國立歷史博物館也完成了擴建工程,史博館的「中華文物箱」依舊肩負著傳達中華民國是正統中國的任務,藉由外交、僑務、教育、反共救國團體系四處宣揚。

王大閎設計的國父紀念館。(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走向強弩之末邁向殯儀館的中華民國美學建築

1980年代臺灣仍然出現不少中華民國美學建築,不過80年代似乎也是最後的餘緒,1980年耗時5年建造的中正紀念堂,與之後的兩廳院是這個時期的代表。

隨著政治上的解嚴,實行鐵腕統治強人走入歷史,臺灣走向民主化之後,人民也較勇敢的說出自己的聲音。中華民國美學建築過去帶有威權象徵,現在變成一種不符時宜的樣子。「中華民國美學建築」在目前台灣的公共建築中幾乎很難再大量出現,並非所有的這類建築都「醜」,而是造型上是舊時代的美學,無法順應現代民主化後的需求。

羅東火車站最近被嘲弄為最醜車站。(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1965年興建,造型與當時歷史博物館相近的臺北第一殯儀館今年(2024)6月逃不過拆除命運,另外無法獲得青睞的羅東火車站,近日被嘲弄為最醜的車站。在臺灣的中華民國美學建築要繼續在這塊土地存在,獲取文資身分似乎是一條生路,否則連當年暗喻連死也要當中國人的殯儀館,也宛如時代眼淚,一樣走向死亡。

使用長達60年的臺北市立第一殯儀館,於6月12日舉行拆除暨灑淨法會後即啟動拆除作業,現址將改建為臨時停車場、公園綠地,預計11月完工啟用。(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延伸閱讀|「摩登生活:臺灣建築1949–1983」 ,從建築開展的現代性與社會文化史重探

蕭文杰( 81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