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慶岳專欄】建築的態度: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系列六:漢寶德
漢寶德除了身兼教學、著述與設計者的身分,終其一生,他的工作還涉及各種層次的管理與政治的公職,從博物館館長,大學校長到總統...
【詔藝之眼】2021 ART TAIPEI展後觀察-幾個重大變化
當然,收藏家在藝術市場「逐利」的本質和「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收藏觀念在短期內都不容易受到大幅度撼動,但這樣的收藏方向的轉...
【高森信男專欄】亞洲未來主義:電影中的科技東方主義(Techno-Orientalism)
以《銀翼殺手》(Blade Runner)為首的美國科幻電影,帶出了科技東方主義(techno-orientalism)...
從基隆火車站前銅像基座爭議看《文資法》漏洞
基隆銅像基座爭議是基隆市政府欲在基隆火車站前打造國門廣場,本來打算移走圓環內蔣介石銅像,但是卻被關心文史的民眾發現,這個...
【蕭文杰專欄】由文化資產角度看台灣藝術保存的幸與不幸
由台灣文資保存看待台灣美術,有幾件急迫的事。《文資法》當中的古物登錄,是國家對藝術作品肯定的態度。現階段無論是黃土水的《...
【高千惠專欄】地景說話2:幻─有根與無根之景
原風景,是地景的一種幻肢(phantom limb)。人在不知不覺的真實風景中,都有可能找到一個原風景的入口,雖驚鴻一瞥...
【臺漫現場專欄】臺灣影視劇本的秘密武器─談臺漫改編電視劇的近況
「為何臺灣沒有魷魚遊戲?」其實可能已經有更勝魷魚遊戲的故事,只是還沉在臺漫的大海之中。政府是否除了補助以外,有其它策略與...
對故宮博物院的更高期待
我特別想要呼籲的是,臺灣故宮是坐擁70萬件珍貴藏品的藝術史博物館;論其收藏數量、精緻度與文化價值,早就應該是一所極為大型...
【數位藝術保存專欄】文藝工程師的新選擇:媒體藝術修護師
越是以當代媒材製作的作品,就像是為一個人進行全方位的診斷與治療,要由各科醫生一起貢獻專業知識才能做出當下最適宜的判斷。我...
【詔藝之眼】專訪《比特幣區塊鏈中文頻道》創辦人兼NFT收藏家ZIZEN - NFT藝術化系列探討之(七)
人生觀極度追求自由的ZIZEN(詩人),除了是位在各式頻道累積已經超過7萬人追蹤的KOL外,他對於NFT的收藏心法,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