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拍賣市場的回顧與幾個現象
和每年末尾一樣,我們總會從過去這一年觀察整個市場的變化。回顧這些蛛絲馬跡,我們一方面可以檢視在當中有沒有發生什麼和過去特...
【高千惠專欄】地景說話4:脈─方志輿圖的推拿
勝地之行,是一種針炙、拔罐式的經絡移動。由點到線到面,此方志輿圖式的地理山形地圖,綿綿起伏、沉浮莫測,推拿了地方文史景觀...
【蕭文杰專欄】見證白色恐怖的安康接待室需指定古蹟
2009年,媒體意外在隱密的新店安坑山區發現已經閒置多年的建築群「安康接待室」,是白色恐怖時期成立,具高度的歷史價值及罕...
【異評】藝術史與藝術市場史(I)
我們究竟想要建構一個什麼樣的美術史與文化環境?或許,在台灣各地美術館如雨後春筍般成立的當下,重新思考與認識市場、收藏與藝...
【數位藝術保存專欄】從科技藝術典藏基礎計畫的發展,觀察本地新保存倫理的急迫性
科藝典藏計畫則是一個自發性的計畫,欲從機構外部處理只有機構內藏品管理人員才能直接或授權他人接觸的典藏品。這個現況限制大幅...
【阮慶岳專欄】建築的態度: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七:姚仁喜
1990 年代起,以台北為中心發展出來一波建築美學運動,主要特色在於由後期商業導向過濃的後現代主義,迴轉重返入現代主義的...
【高森信男專欄】拉美藝術史伏流:混亂與國家─阿根廷第二波前衛藝術運動與壁畫運動
美好的1920年代在1929年全球性金融危機中被斬斷,阿根廷自此陷入經濟及政治上萬劫不復的危機。1930年政變至1946...
【蕭文杰專欄】楊梅宋崇玉京兆堂的文資價值與政府該有的作為
楊梅京兆堂距今128年,也是臺灣少數經歷清、日治時期、中華民國時期三個政權的客家地區老建築,本身就具有地方史的價值。基於...
【呂佩怡專欄】以「進住/駐」為方法:張恩滿與司降的合作實驗
「呂佩怡專欄」以「南方潛能」為專欄命題試圖在變動之潮中定錨,視「南方」為翻轉既定現實的潛能之地,將「南方」作為當下全球困...
【高千惠專欄】地景說話3:腳─從註腳到肉腳的圖徑
腳下平方的移動,與腳力的線性實踐,是身體的唯一遷徙途徑與建立世界地圖的方式嗎?行腳,可能是「瞥見印象」與「據點記憶」的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