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蕭文杰專欄】不是史上頭一遭:台灣文化資產的修復爭議

【蕭文杰專欄】不是史上頭一遭:台灣文化資產的修復爭議

【Column by Hsiao Wen-Chieh】Not the First Time in History: Taiwan’s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Controversy

台灣有《文資法》已經40年,修復有相關規定,建築師、匠師、監工等項程序都有規範,文資修復在台灣老早是一個產業,為何台灣的文資修復仍常有爭議?台灣文化資產人才近年來有大幅度成長,可是這些人大多並沒有機會以公民身分監督這些場域,若沒有適度的開放監督,提出討論,恐怕並非好事。

最近媒體出現了一則新聞,標題是:「史上頭一遭!台南火車站古蹟修復竟成破壞。」新聞標題十分聳動。但就台灣文化資產首次被修壞的描述,卻不是事實,因為在台灣,文化資產的處境十分困難,沒取得文資身份前,怕火災自燃、強拆……,取得文資身份之後,主管機關常常放任管理單位將文資變成廢墟。而即使某些場域,能獲得大量修復經費挹注,修復爭議還是屢屢發生,像台南火車站被修壞,在台灣絕對不是頭一遭,也不會是最後一遭。

台南車站在整修過程中爆出爭議。圖為整修之前的台南車站外觀。(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筆者覺得該思考的是,台灣有《文資法》已經40年,修復有相關規定,建築師、匠師、監工等項程序都有規範,文資修復在台灣老早是一個產業,現狀並非是文化資產修復的摸索期,為何台灣的文資修復仍常有爭議?再細數文化資產相關科系,或是有開設相關課程的大學不乏其數(註1)。這些專業者與學生,常有機會出入人來人往,人聲鼎沸的台南車站,可是卻未必有機會參與機制,更難以察覺到生活周遭的文化資產被修壞了,文資修復爭議往往還要看新聞媒體才知道,這豈不可悲嗎?

無獨有偶,台中市的大屯郡役所,也因為修復後與原貌差距甚遠,被批評宛如是鐵皮屋加蓋、把原本拆除的戰後加蓋違建復原。但是台中文化局用「尊重專業」、「建築師經驗豐富」、「文資委員同意」、「考量實用與耐久程度,採用環保可回收的鈦鋅板,並非一般鐵皮建材」來塘塞,忽略了公民有非常高的比例,無法接受這樣的修復與設計。以下就歷史回顧一番,談論近年國定古蹟與縣市等級文資修復爭議。

台中大屯郡役所修復前樣貌。(來源:網路圖片)
台中大屯郡役所修復加蓋的部份日前揭露後遭致輿論批評。(本刊資料室)

近年文化資產修復的爭議

台灣的文化資產大多命運多舛,即便是中央文化部文資局主管的「國定古蹟」也有不少傳出修復爭議,更何況縣市等級的文化資產。2013年龍應台擔任文化部長時期,時任立委段宜康與在地團體就批評國定古蹟澎湖天后宮修復是花大錢毀壞國寶。去脈絡的古蹟修復技術,整修後面目全非,根本變成希臘地中海風廟宇。

國定古蹟澎湖天后宮修復,文化部文資局並沒有承認錯誤,段宜康開記者會之後,文資局反擊,否認修壞,並且發布「古蹟修復程序及澎湖天后宮修復事項之澄清」,但是民眾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

而多災多難的古蹟尚有陳悅記祖宅。陳悅記祖宅在1985年內政部主管文化資產時公告為三級古蹟,孰料主管機關換成台北市文化局後,發生了不合法的古蹟容積移轉,古蹟內部文物被偷,古蹟修復料件被「貍貓換太子」。此案遭到監察院糾正,堪稱台灣文化資產史上的國家暴力。2018年陳悅記祖宅成為國定古蹟,脫離了顢頇的台北市文化局管理,改由文化部主管,但是至今仍然等不到撥雲見日,雨過天晴那一天。

陳悅記祖宅拆除圍牆過程,工具隨意棄置,舉人旗桿座也沒有任何保護。(攝影/蕭文杰)

2021年陳悅記家族成員陳應宗控訴,文資局在「修復再利用」未審議通過,也未通知古蹟使用人列席,就讓包商拆除清朝時期構建所蓋的圍牆,疑似公然破壞國定古蹟。不過文資局表示: 「有經專家學者諮詢會議,且圍牆非國定古蹟本體,現場設有古蹟修繕專業人員進行監造,構造材料將全數妥善保留。」

關於陳悅記主宅此事件,由於筆者陪同陳應宗先生在場作為見證,不得不痛罵文化部文資局「死鴨子嘴硬」。因為專家學者諮詢會議指必須手工拆解圍牆,現場卻是使用電鑽與小山貓機具,原貌在雨淋中散落滿地,不少結構材料被貨車載走棄置,現場也無主管承案機關人員監督,鄰近的舉人旗桿也無任何保護。試問,即便圍牆不是古蹟本體,可以這樣粗暴施工嗎?不用對古蹟本體先進行調查與保護嗎?

近日發生修復爭議的台南火車站,也有一段坎坷悲慘命運。1995年省政府時期的鐵路地下化政策,本來就打算拆除,所幸當時是成大博士生的蘇昭旭老師與市民陳情,引起多名學者共鳴,先後加入呼籲保留的行列,1998年成為古蹟,才逃過拆除一劫。然而後續的修復卻是一波三折。

1995年台南火車站曾差點遭拆。 (資料來源:《中國時報》)

1999年12月,台鐵抱怨台南火車站列古蹟,鐵路局不能改建圖利,地下鐵路工程處處長林文雄就表示台鐵沒有預算維護古蹟,交通部鐵路局產管處地權科痛批台南市政府不負責,造成鐵路局負擔。2001年,台鐵在未經申請下,竟用鐵皮加蓋在台南火車站上,遭立委候選人周乃昉檢舉破壞古蹟。面對文化資產,台鐵選擇的是消極抗拒,所謂的古蹟修復根本是緣木求魚。

1996年,蘇昭旭等人發起搶救台南火車站。(圖片來源:蘇昭旭部落格)

在民意的壓力下,文化單位終於有一點作為。2005年,台南文化局痛批台南火車站二樓空間形同廢墟,餐廳及旅館十餘年來未整修,天花板破洞、窗戶爐具腐蝕。文化局根據《文資法》,要求台鐵提出修復再利用計畫,否則將依法辦理。唯風波過後,台鐵的古蹟修復仍是沒有動靜。此事終於因為2017年天花板老舊崩塌,砸傷兩名旅客而再度鬧上媒體。推測也是因為如此,國定古蹟台南火車站修復再利用工程,終於在該年9月發包,當時編列的經費就高達一億五千多萬元,現在則是增加到一億七千多萬元。

國定古蹟台南火車站一樓往二樓拍攝之天花板。(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無奈辛苦等到經費的台南火車站,在修復過程中,被文資局發現,部分工程承包商未按照計畫書圖施作,導致外牆日治時期的磁磚及過去保留下來的洗手台都遭移除。連國定古蹟修復都如此了,要怎麼奢望地方政府修復的文化資產能不出包呢?

而在縣市的文化資產方面,民間認為台北市政府修復新北投車站是文資錯亂作為,三井倉庫在修復後,山牆不僅無法組裝,還莫名其妙的長高。這樣爭議的修復案例,偏偏還能得金質獎與金石獎,這些獎是實至名歸?還是自己往臉上貼金?

台中大屯郡役所的問題,原本一層樓卻硬是修成兩層樓,這到底是為什麼?要增加商業營業面積嗎?筆者認為,即便是無法百分之百的判斷原屋頂內部結構,也可以適度用材料來區分新與舊,讓修復的樣式接近原貌的狀態。

日治時期的大屯郡役所。(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台中大屯郡役所施工看板提供之示意圖,其實也與修復後有落差。(本刊資料室)

國外在面對這樣的老建築時也提供了另一個思考,他們採用新穎的設計,將新與舊刻意且清楚做出差別,數年前台中沒有文資身分的宮原眼科也採取類似作法。問題是,現階段的台中大屯郡役所並無法彰顯歷史,設計也無法獲得認同。

更可悲的是,台灣明明有許多潛力文化資產,官方不願用文資手法及態度去修復,乾脆連文資身分也不給,胡亂修理。像是旗山武德殿屋頂過去修成了玻璃材質,被批評為四不像的新舊並陳,最後仍要重修。這是把人民的納稅錢當提款機嗎?我們台灣的文資修復怎麼了?要走怎樣的路?

旗山武德殿曾經被修成玻璃屋頂,民眾無法接受。(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旗山武德殿再次修復時更換回黑瓦,不過至今仍沒有文資身分。(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修復應該多與公民溝通,並且有監督管道

我國實施《文資法》已經40年,2005年起又有《古蹟修復及再利用辦法》(註2),對於文化資產的修復方式,早有規範,但是落實面卻有待加強。

《文資法》第24條提到:

1. 古蹟應保存原有形貌及工法,如因故毀損,而主要構造與建材仍存在者,應基於文化資產價值優先保存之原則,依照原有形貌修復,並得依其性質,由所有人、使用人或管理人提出計畫,經主管機關核准後,採取適當之修復或再利用方式。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輔助之。

2. 前項修復計畫,必要時得採用現代科技與工法,以增加其抗震、防災、防潮、防蛀等機能及存續年限。

3. 第一項再利用計畫,得視需要在不變更古蹟原有形貌原則下,增加必要設施。

4. 因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所指定之古蹟,其使用或再利用應維持或彰顯原指定之理由與價值。

5. 古蹟辦理整體性修復及再利用過程中,應分階段舉辦說明會、公聽會,相關資訊應公開,並應通知當地居民參與。

6. 古蹟修復及再利用辦理事項、方式、程序、相關人員資格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但是上述有爭議的文化資產,經常是調查研究後多年才要修復,此時狀況可能與調查當下有所不同。修復過程常缺乏適度的公民參與,文化資產修復工程的說明會、公聽會流於形式。這些會議雖然也會發布公告,但是幾乎是不想讓人知道,連當初的文資提報人與文資社團也沒接到開會通知。若公民對修復有所質疑,官方最常見的手法是以程序為由禁止發言,或是限定3分鐘,提供不清楚的建模圖片,導致擬真效果不足而有認知落差。這樣的情況,最近又在樂生療養院的蓬萊社事件中上演。

修復中的台南車站外觀。(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文化資產修復必須是公開透明的。以台南火車站修復為例,《聯合報》新聞指出:「2016年督導人員就陸續發現有未按原通過設計施工的情況,要求改善,但卻仍不斷擅自施工。」其指若是事實,也顯示缺乏當機立斷的要求停工。

台灣文化資產人才近年來有大幅度成長,可是這些人大多並沒有機會以公民身分監督這些場域。以台南車站為例,施工的圍籬將古蹟修復範圍包覆,若沒有適度的開放監督,提出討論,恐怕並非好事。是否能定期讓文化資產相關科系師生,帶著工程帽親自見學呢?又以大屯郡役所為例,筆者曾有機會透過公開機制參觀過外觀,不過當時遭遇相關單位禁止拍攝,因此無法讓相關資訊流出。我們若採取封閉、威權的方式,不許公民有意見,文資修復的爭議只會不斷發生。


註1 目前直接標榜修復的有: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與台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另尚有台北藝術大學的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民俗藝術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台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而建築、歷史相關科系也不乏相關課程。

註2 此版本為2019年再次修訂。

蕭文杰( 77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