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心蓉專欄】證明或改善:台灣博物館的評鑑時代
台灣的《博物館法》在2015年通過,其中第16條規定「中央主管機關為表彰專業典範,就典藏、研究、展示、教育、管理及公共服...
【卞卡專欄】中國的40年造景:帝國統治術
在改革開放政策推行的第40年,這種未來帝國式的景觀日益清晰。在大國的某處,城市的邊緣,我們可以感知到統治者日臻完美的統治...
【高森信男專欄】蟄伏於沖繩列島的琉球現當代美術
每回在桃園機場看著客機起落的告示牌,總是會疑惑為何前往那霸(Naha)的班機不但沒有將目的地標示為那霸,反而標示為「琉球...
【簡子傑 X 蔡佩桂專欄】謝謝關心!台南民治議事廳的「意識現場」
在展覽「意識現場:議事廳」中,昔日的縣議會大樓帶給我的也是類似的感受,但我指的不是某種歷史空缺帶來的創傷經驗,而是那種傷...
【簡秀枝專欄】明年1月台北藝術市場百花齊放,「水墨現場」即將進駐
「亞洲藝企有限公司」負責人,同時也是擔綱「2019水墨現場」的靈魂人物許劍龍籌辦「2019水墨現場」(2019 Ink ...
【你是我的眼.藝術不在家】好在,年輕人跟藝術家們還不怕窮
柏林這幾年發展神速,除了文化藝術工作者不斷湧入之外,現在還有很多新創工司、app公司一窩蜂的湧入。看工作版上永遠滿版的U...
【蕭文杰專欄】由台灣史高度談圓山文化資產與「北美館擴建案」
「台北藝術園區:北美館擴建案」藝術界與各方皆提出了對北美館擴建的建議與疑慮,其中焦點議題有地下化美術館、圓山遺址等。筆者...
【簡秀枝專欄】Are you ready ?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帶給台灣藝術產業的影響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簡稱「台北當代藝博」)名單揭曉,不得不佩服藝博操盤專家任天晉(Ma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