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秀枝專欄】2018 ART TAIPEI 外國參展畫廊質地好嗎?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 Art & Ideas,簡稱「台北當代藝博」) 在9月27日宣布參...
【你是我的眼.藝術不在家】散步去嗎?一首具體存在而又虛幻的詩:哥倫比亞記行(下)
Usme位於首都波哥大南方,舉目所見都是丘陵,你可以直接搭公車,兩輛藍色的巴士天天載送居民入山或進城,從首都的老城出發,...
【卞卡專欄】中國的40年造景:技術的正反論
「特區」輪廓出了技術主導的高速發展,進而壓縮出的美學景觀。這種景觀的溯源可以視作這40年來中國發展的切片,展現了不同世代...
【 蔡佩桂 X 簡子傑專欄】藝術台北三小時
「如果你南部來的朋友有三個小時,你會帶他們去哪裡,感受藝術的台北?」專欄「旁邊有風」是許願池,我許下這個心願。
【李立鈞專欄】教堂裡的群獸:馬丁.路德與羅馬教廷的影像戰爭
事實上,16世紀在歐洲發軔的宗教改革運動不只是一場關乎教義的論戰,更是一場以「影像」所發動的戰爭。馬丁.路德(Marti...
【黃心蓉專欄】不一定存在的平等,談網路中立與對博物館的重要性
臉書同溫層的現象畢竟是根據用戶點閱喜好演算出來的,但如果ISP自動當了資訊的守門員,可以任意攔截、河蟹(和諧)對立訊息,...
【鄭又嘉專欄】愛最大!請留藝術文化一片淨土
台灣也因為歷史上種種因緣際會,而注入了許多不同藝術文化的養分。請永遠記得,唯有愛才能使萬物孳生,請讓恐懼與仇恨止步,留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