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秀枝專欄】明年1月台北藝術市場百花齊放,「水墨現場」即將進駐
「亞洲藝企有限公司」負責人,同時也是擔綱「2019水墨現場」的靈魂人物許劍龍籌辦「2019水墨現場」(2019 Ink ...
【你是我的眼.藝術不在家】好在,年輕人跟藝術家們還不怕窮
柏林這幾年發展神速,除了文化藝術工作者不斷湧入之外,現在還有很多新創工司、app公司一窩蜂的湧入。看工作版上永遠滿版的U...
【蕭文杰專欄】由台灣史高度談圓山文化資產與「北美館擴建案」
「台北藝術園區:北美館擴建案」藝術界與各方皆提出了對北美館擴建的建議與疑慮,其中焦點議題有地下化美術館、圓山遺址等。筆者...
【簡秀枝專欄】Are you ready ?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帶給台灣藝術產業的影響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簡稱「台北當代藝博」)名單揭曉,不得不佩服藝博操盤專家任天晉(Magn...
【簡秀枝專欄】2018 ART TAIPEI 外國參展畫廊質地好嗎?
「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 Art & Ideas,簡稱「台北當代藝博」) 在9月27日宣布參...
【你是我的眼.藝術不在家】散步去嗎?一首具體存在而又虛幻的詩:哥倫比亞記行(下)
Usme位於首都波哥大南方,舉目所見都是丘陵,你可以直接搭公車,兩輛藍色的巴士天天載送居民入山或進城,從首都的老城出發,...
【卞卡專欄】中國的40年造景:技術的正反論
「特區」輪廓出了技術主導的高速發展,進而壓縮出的美學景觀。這種景觀的溯源可以視作這40年來中國發展的切片,展現了不同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