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千惠專欄】Creative Criticism:學習師
自從發現學習者與實驗者之別,是前者擁有一個預期的指標,後者擁有一個不期的結果,我豁然開通了。只要沒有對我產生危害,就沒有...
【蕭文杰專欄】由「南投稅務出張所ROT案」看文化資產活化的後續使用問題
在台灣各地的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的推進,公部門在各式營運移轉的過程中,似乎只在乎人潮及是否帶來商機,反而忽視文化資產是人民...
【道聽途說】行得、食得、摸得、買得——再說大館
香港,作為一國際化的都市,沒有中文名字的事物並不會遭到非議,例如「M+」,但只要在招牌上出現幾個簡體中文字,卻會被罵「媚...
【簡子傑X蔡佩桂專欄】憶維菁——不是為了悼念你
李維菁許多年前所寫的某藝術家,告訴我們他老了想有一張好看的臉,而簡子傑引用維菁所寫的楊茂林,則盡在一張「和自己獨處的臉」...
【黃心蓉專欄】藝術家就該做得多、賺得少?談藝術家待遇
《文化基本法》經過多年的長跑,終於在今年1月的行政院院會中通過修正版,再度送請立法院審議。儘管一波三折,但因過去七年所積...
【高森信男專欄】憂鬱的熱帶工作室,與身處其中的白男畫家(下)——華特.徐畢思的「山之茅屋」
筆者於上期專欄論述中亦曾提及高更於藝術史上所受之尊崇是無可匹敵的,但晚他一至兩個世代以上、循類似路徑前往熱帶異國長居的歐...
【高千惠專欄】Creative Criticism:媒體人
從人類有傳播行為以來,便埋伏了「媒體人」的基因。從口傳、紙傳、電傳到網傳,媒體人從電台、電影、舞台劇、電視、司儀、公關、...
【蕭文杰專欄】由松山療養院日式建築拆除事件,看文化資產如何被做掉?
2016年《文化資產保存法》增加了對逾50年公有建造物的保障,有了《文資法》15條,具有文化資產價值的建築,是否就能逃過...
【李立鈞專欄】從「看不見的線」到「手中的線」:線、視線與絲線
「線」介於「點」和「面」之間。無數的「點」構成了一條線,無數的「線」構成了一個「面」。理論上,「線」雖然有「長度」,但並...
【黃心蓉專欄】文化紅利:義法政府贈予人民的成年禮
或許只有文化上的認同,才能真正消弭衝突重演的可能,義法兩國政府相繼祭出「文化紅利」作為重新滿足國民精神生活的可能方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