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聽途說】觀展雜記(二):黃照達一切如常的「日常生活」、勞麗麗「保持緘默」的深耕細作
黃照達於奕思畫廊的「正常生活」小型個展,既是對被強權扭曲的「不正常生活」的直接諷刺,亦是對「回復正常」的盼望;同樣關注日...
【道聽途說】觀展雜記(一):談何倩彤的抗爭情緒排泄,與馬琼珠的死亡陰影
藝博會取消,有人覺得天塌下來。我卻更有閒心細看了幾個香港中生代藝術家的個展。沒有策展人議定功課,個展的出發點或許雖然個人...
【黃心蓉專欄】當瘟疫蔓延時,那些WHO教會我們的字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在3月11號宣布新冠肺炎已成全球大流行疾病,隨著疫情的...
【高森信男專欄】加拿大現當代美術源起之二:風景之外的魁北克現代美術運動及其前衛精神
1910年代起開始活動的「七人畫會」(Group of Seven)幾乎扮演了20世紀初加拿大美術史的要角,然而在同一時...
【高千惠專欄】Creative Criticism:底栖族
底栖族的創世神話,便是看見與看不見的共處故事。當所有的物種都在失明的狀態下,光成為一種神明出現的想像。對底栖族而言,靈光...
【蕭文杰專欄】待完成的轉型正義,踏查南投二二八歷史地景烏牛欄吊橋碑遺構
臺灣過去有一些潛力文化資產過去不能說、不能談、不被重視,例如白色恐怖時期的墓園曾經一度被臺北市的文資委員認為不具文化資產...
【蕭文杰專欄】待完成的轉型正義,踏查臺北二二八歷史地景文化資產
二二八和平紀念日即將到來,在促進轉型正義的聲浪下,雖然近年來臺灣廣設二二八和平紀念碑,但卻對於二二八事件相關歷史場址卻缺...
【荷蘭的藝術家生存手冊 #3】如何成為一個「獎金獵人」?
當一個非歐盟國際藝術家在荷蘭取得了藝術家簽證、開了公司、找好了會計,那麼就完成了要在荷蘭生存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開始如「...
【高森信男專欄】加拿大現當代美術源起之一:風景與安大略美術的傳統
「邊陲西方」專題接下來則要展開針對加拿大現當代美術脈絡的系列介紹。加拿大對國人來說其實並不陌生,該國自1980年代以降便...
【卞卡專欄】還是想像一下末世情境吧
社交媒體的割裂的源頭是關於威權政治下官僚系統的合法性爭議。「末世情境」的模型假設的效用在於直接性,針對當下的制度頑症,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