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因為選舉文宣嚴苛的功能取向和賞味期限,選舉圖像在臺灣一向很難脫離圖鑑式的思維。滿山遍野、各黨各派印著候選人頭像的海報、看板、廣告、布旗、商品、周邊小物,無不以一目了然為原則,簡單粗暴的直接從顏色和數字入手,告訴選民投XX黨、XX號,所謂委請專業設計團隊打造深度圖文也是近幾年才有的嘗試。選舉美學雖然對臺灣來說還是一個相對陌生的概念,但號稱民主大國的英國和美國,早已產生許多專門記錄選舉或參與選舉的藝術及視覺作品,如英國藝術家威廉.霍加斯(William Hogarth,1697-1764)「選舉的幽默」(Humours of an Election)系列,時至今日還是能讓世界各地的選民心有戚戚焉。 威廉.霍加斯(William Hogarth)的《拉票》(Canvassing for Votes,1755)的場景在某些國家的現代選舉中仍然司空見慣。(© Public Domain)「選舉的幽默」以1754年牛津郡國會議員選舉為背景,當時英國只限擁有不動產的男性得享投票權,因為選民少、容易掌握,也沒有無記名投票制,所以脅迫、賄選時有所聞,以嘲謔著名的霍加斯也就不客氣地將素材戲劇化的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