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森信男專欄】憂鬱的熱帶工作室,與身處其中的白男畫家(下)——華特.徐畢思的「山之茅屋」
筆者於上期專欄論述中亦曾提及高更於藝術史上所受之尊崇是無可匹敵的,但晚他一至兩個世代以上、循類似路徑前往熱帶異國長居的歐...
【高千惠專欄】Creative Criticism:媒體人
從人類有傳播行為以來,便埋伏了「媒體人」的基因。從口傳、紙傳、電傳到網傳,媒體人從電台、電影、舞台劇、電視、司儀、公關、...
【蕭文杰專欄】由松山療養院日式建築拆除事件,看文化資產如何被做掉?
2016年《文化資產保存法》增加了對逾50年公有建造物的保障,有了《文資法》15條,具有文化資產價值的建築,是否就能逃過...
【李立鈞專欄】從「看不見的線」到「手中的線」:線、視線與絲線
「線」介於「點」和「面」之間。無數的「點」構成了一條線,無數的「線」構成了一個「面」。理論上,「線」雖然有「長度」,但並...
【黃心蓉專欄】文化紅利:義法政府贈予人民的成年禮
或許只有文化上的認同,才能真正消弭衝突重演的可能,義法兩國政府相繼祭出「文化紅利」作為重新滿足國民精神生活的可能方案。在...
【高森信男專欄】憂鬱的熱帶工作室,與身處其中的白男人畫家(上):保羅.高更的「歡樂之屋」
一談起高更,就不免將其和「原始藝術」聯結。而相較於晚上高更一、兩個世代的旅居殖民地藝術家開始受到後殖民主義的責難,高更在...
【蕭文杰專欄】政治力凌駕文資專業,從「北門會」看「大巨蛋」案
台北市府版本的「大巨蛋」案,牽扯到國父紀念館、國定古蹟台北機廠及位於松菸區域內的數個市定古蹟,這個工程可能會造成破壞,或...
【高千惠專欄】Creative Criticism:翻譯者
【2019年高千惠創造性藝評寫作專欄起跑】今年初典藏ARTouch獲得高千惠老師的信任,開始刊載她所規畫的創造性寫作計畫...
【鄭又嘉專欄】重振古典審美感,社會缺的是文人
全面西化、遠離大自然的現代化都市生活,加上網路世界介入並占據日常生活與工作的比重愈來愈高,智能手機的普及與如影隨形,令人...
【李立鈞專欄】網狀定義的世界:網格的圖像技術簡史
「網格」的發明對於製圖技術的另外一個重大影響在於,它讓「觀看」與「繪圖」得以完全分離。「網格」不但是將整個世界,不分海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