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叢書指南

藝術展覽推薦

【曼谷藝術空間春季連線】從SAC gallery的兩個展覽看泰國藝術現象

Trevor Foster個展「欲望的容器」中作品顯現一種西方視野下對於泰國傳統藝術再現的思考,利用「混搭」來強調傳統藝...

Taipei Biennial 2023 台北雙年展「小世界」:策展團隊談「小」作為找尋集體智慧的方法

不讓雙年展成為國際當紅思潮的打擊練習場,而是透過藝術家與環境的緊密相處,進而決定雙年展的樣貌。「小」作為方法,常常會被人...

人類智庫的誕生:西方教宗與東方皇帝藏書大解密

在沒有網路和硬碟的時代,書籍是記錄人類知識最重要的載體。圖書館作為收集、典藏、分類編目珍貴書籍或文獻的機構,是保存人類文...

紀念教宗方濟各就職十週年,駐教廷大使李世明攜手藝術家曾英棟舉辦《五餅二魚》展覽作為禮獻

本(3)月13日是教宗方濟各就職十週年,中華民國駐教廷大使館特別舉辦《五餅二魚》展覽,邀請藝術家曾英棟的27件藝術品進駐...

琳瑯山閣誰人知,諸羅歷史今何在?—談陳漢聲「第九景(聽其自由)」

陳漢聲個展「第九景(聽其自由)」以標本式取樣影像的作法,除了呈現往昔的嘉義八景之外,還包括貫穿該展的主角張李德和曾經的居...

2022臺北美術獎評論:不須急著否定過去,也不急著許諾烏托邦地座標當代

當代視覺藝術創作在複媒與多媒體裝置作品格式衍生的困局,在於它重蹈了某種「作者電影」或「作者劇場」甚至是「名家建築師」的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