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藝之眼】直角肩方塊人Meebits的美麗與哀愁 - NFT藝術化系列探討之(五)
正當要慶幸放心的剎那,電腦上映入眼簾的這些傢伙不就通通都是100%毫無誤差的直角肩嗎?這樣的肩膀真的有比較好看嗎?這種肩...
【影形力專欄】逆行影像回憶錄
逆行影像在作為「吸引力電影」之餘,在我看來深具潛力的地方,是不能不去思辨它在中外影像藝術史裡,尤其關於敘事、歷史乃至媒介...
用VR說動人故事:黃心健持續讓世界看見台灣
黃心健說到:「就本質而言,VR是個相對民主的藝術媒介,創作者和觀眾的權力某種程度上是相當的;而在疫情期間,我們更看到了V...
【臺漫現場專欄】漫畫家的養成法則:當臺灣漫畫系進入高教體系
同人文化的興起,使得漫畫養成有所轉變,除了學校可能因為動畫遊戲與少數課程學習漫畫技法之外,網路時代的論壇也以資深網友的「...
【阮慶岳專欄】建築的態度:戰後台灣建築師群像系列三:李承寬
李承寬1914年生, 16歲前往德國, 1934年起跟隨德國表現主義建築師Hans Poelzig學習2年,大學畢業在夏...
【高森信男專欄】拉美藝術史伏流: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黃金時代
隨著歐陸戰事的蔓延及戰後的經濟復興,布宜諾斯艾利斯迎來其黃金年代的最後時光。許多來自歐陸的新技法及新思想在此時被引進布城...
【蕭文杰專欄】談幾位北市首長與他們的文化局如何處理文化資產
臺北市潛力文化資產被遷移、被認定不具文資價值後拆除,其實與市長、文化局長態度相關,現在若要指望現任市長能有一點擋拆的表現...
【Live Forever專欄】活影像或在影像裡活著:用網路/攝影機表演的藝術
從約翰.伯格的觀看影像到Eva & Franco Mattes與阿馬利亞.烏爾曼的網路社交,「web」跟「cam」展演了...
【藝術收藏新趨勢】一個全新收藏世代的來臨
在疫情期間二級市場銷售狀況意外火熱。相關藝術市場報告中不約而同指出,這和疫情造成高資產階層無法參加實體展覽,只能透過線上...
【高千惠專欄】Creative Criticism:蝴蝶谷
在這個管轄區,一切好像停擺了。停擺之前,總有一個由動到靜的發生過程,有時是慢慢醞釀出的結果,有時是剎那間的嘎然而止。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