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宇(Sih-Yu Chen)
2024.12.12
在各大機構都將眼光對焦在各式的陰性創作者身上時,我更希冀這個專題除了記錄這個現場外,可以再拉出另一條平行於這個現場的軸線,或者說是擴充,邀請讀者一起調頻至90.0,將眼光聚焦於90年代出生的不同領域的藝文工作者們,他/她們的「陰性」經驗如何影響他/她們的藝術生產,甚至是當代的藝術現場。
這個專題的起點,其實是來自女性影展31週年。誕生於90年代的女性影展,在剛解嚴的社會有著對於女性主義運動以及言論自由追求的顯著代表,更是在(以男性為主)的臺灣新電影論述中撐開一處給「女性影像工作者」的空間。去年影展迎來30週年的階段性里程碑,今年象徵著一個新的開始,而恰巧在今年影展的臺灣競賽單元中,有許多同樣誕生於90年代的女性導演,如黃洛瑤和吳璠,以自己的生命經驗為基礎拍攝電影,並在映演現場帶來...
您已經是會員?登入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專題文章
Tags

藝術研究與書寫者。主要關注計畫型藝術創作、音像藝術與文化環境等。近期正嘗試藝文內容的另類編輯。文章散見於日本媒體《artscape》、《典藏ARTouch》、《藝術觀點ACT》、《歷史文物》等。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現任典藏雜誌社企劃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曾任公視《藝術很有事》節目「周書毅與鄭志忠,擁抱差異的劇場實驗」企劃編輯、《藝術觀點ACT》執行主編。E-mail: sihyu032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