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兒
【調頻至90.0】派對中的陰性實踐,舞池作為療癒之地:專訪瓊漿玉液創辦人連紫慶
舞池中人人平等,我們都擁有自我塑像的權利,打造出一個可供眾人遊樂的安全之地,容納最大量的異質故事,並讓人人放鬆起舞,可能...
【調頻至90.0】酷兒困惑及其不滿: 淺談1990世代的「原酷」遺產與變革
我曾指出,2010年代原住民當代藝術場域的「酷兒現身」隨即迎來的卻是並未與之對應的、漫長的評論空缺,其中一個原因,是在此...
【專題】調頻至90.0:正在滋長的陰性藝術現場
在各大機構都將眼光對焦在各式的陰性創作者身上時,我更希冀這個專題除了記錄這個現場外,可以再拉出另一條平行於這個現場的軸線...
【威尼斯通訊】從「大地魔術師」到「處處都是外人」,35年後的全球性藝術視野何如?「大地魔術師」策展人讓–于貝爾.馬爾丹專訪
「大地魔術師」35年後,阿德里亞諾.佩德羅薩(Adriano Pedrosa)以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
【威尼斯通訊】強調南方視角的「處處都是外人」:扁平化的他者藝術圖像
佩德羅薩策劃的威尼斯雙年展並未擺脫中心/邊緣、北方/南方、西方/他者的二元對立思維。從邊緣到中心,作為他者的「外人」藝術...
2023 Pulima藝術節,身體現身的反動與原住民族影像檔案史再寫
從今年Pulima藝術節各個展演可以看到原文會急欲填補原住民藝術史之空缺的野心。此外,不同於上一屆「mapalak tn...
愛、病毒、生物駭客:孫松榮專訪鄭淑麗,打造科幻新酷兒電影《UKI》
鄭淑麗表示早在2009年《UKI》故事架構就已經出現,一開始有受到美國作家葛瑞格‧貝爾的一本科幻小說《血音樂》影響,不過...
透過電影貼近陌生生命:專訪女性影展總監羅珮嘉,談三十年的新詮釋姿態
我們如果沒有設身處地去同理,只談倡議的話,一般民眾很難理解。電影有一個功能是可以透過它看到、甚至貼近與我們完全不同的生命...
2023Pulima藝術獎得主專訪:她們如何尋找原民性的新敘事認同?
2023年第六屆Pulima藝術獎於8月12日落幕,這次獲獎的創作者皆為女性,所關注的議題分別涉及原住民酷兒、男女性別分...
一個神話的、跟一個當代處境的交集:鄭淑麗與東冬‧侯溫創作對談
藝術家鄭淑麗與東冬‧侯溫近期首次合作製作科技劇場《遊林驚夢:巧遇Hagay》,這次合作兩人分別初嘗試了科技、劇場的方式,...
文章導覽
1
2
3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