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薄荷薄荷】重混、共創、HITRECORD——喬瑟夫高登李維的協作式科技之路

【薄荷薄荷】重混、共創、HITRECORD——喬瑟夫高登李維的協作式科技之路

【Minting】Remix, Co-create, HITRECORD——Joseph Gordon-Levitt’s Collaborative Way of Technology

在博眼球為第一要務的世界,世界走向表演、極化與成癮的方向。好萊塢演員喬瑟夫.高登.李維(Joseph Gordon-Levitt)早在2004年成立的「HITRECORD」社群平台,讓他這20年來穿梭於大眾市場與實驗作品間,在巨型製作和自製內容取得平衡,並在全球明星與平台實驗者之間有效換位,這讓更多普通人,也就是我們,更有機會可以理解共創協作的精神,應該如何實踐。

如果你甚至不知道你的合作者是誰,那該怎麼辦?你還能為他們創作藝術嗎?這正是我們多年來在HITREC●RD上進行的實驗。這或許是並非正道,但想像一下,你正在創作藝術。你問自己,這件藝術作品是為誰而做的?通常你會想像一名被動的觀眾,他們唯一的反應是喜歡或不喜歡這個作品。但這次你可以想像成另一位藝術家,你可能認識他,也可能不認識他,他是一位尋找靈感的人,他可能會接受你創作的內容,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或者將其融入他自己的其他作品中。

——《你的藝術是為你而做,還是為他們而做?》(Is your art for YOU or THEM?,喬瑟夫.高登.李維,2023)

穿著「最後書店」字樣T恤的男人造訪西門町獨立書店

月初平常日晚上,探究科技民主網絡的讀書會「web3 for all」於西門町獨立書店飛地書店(Nowhere Bookstore)舉辦,這一次由經濟學者衛谷倫(Glen Weyl)現身討論他與唐鳳共同著作的書籍《多元宇宙》(Plurality)。整本書除了討論協作式技術與民主的未來,其成書方式也是以全球志願者協作書寫而成,頗有自身實踐的意味。

由於這是第二次討論這本書,所以氣氛格外輕鬆。衛谷倫在鵝黃色的燈光下一邊吃著鹹酥雞,一邊分享他眼中的台灣。此時他邀請一名朋友分享他最近做的專案。這位朋友穿著洛杉磯獨立書店「最後書店」(The Last Bookstore)的紀念T恤,戴著丹寧色鑲有LA字樣的棒球帽,舒舒服服地坐在書店角落的沙發。他說他叫做Joe,在洛杉磯開了一間人人都能參與的協作式製作公司,名為HITRECRD

過了好一會兒我才意會過來,原來這位Joe,就是好萊塢演員喬瑟夫.高登.李維(Joseph Gordon-Levitt),曾經主演「戀夏五百日」(2009)、「全面啟動」(2010),執導《超急情聖》(2013)。不過今天喬瑟夫跟我們分享的不是演員的那一面,而是HITREC●RD成立20年來的故事。

延伸閱讀|【張寶成專欄】Web3本來就是for all的:我的社群經歷(之一)

web3 for all讀書會於飛地書店舉行。(攝影/Liying Wang)

群眾撐群眾,《失落在臺灣》、《民主,你在嗎?我是網路》與《香港不沈睡》

或許臺灣人(與香港人)對HITREC●RD並不陌生。四年前在疫情期間,喬瑟夫曾經在臉書上發文募集臺灣的影像,說要來剪成一齣集體共創的短片,以宣傳臺灣,被譽為暖男。當時這篇貼文獲得3.4萬個讚與五千多分享,許多臺灣政要名人也紛紛於文下留言。這篇貼文後來剪成了150秒鐘的《迷失在台灣》(Lost In Taiwan),由114項「資源」(Resources)匯集而成。

四年前在疫情期間,喬瑟夫曾經在臉書上發文募集臺灣的影像,說要來剪成一齣集體共創的短片,以宣傳臺灣。(圖片截自喬瑟夫的臉書文章

「資源」是HITREC●RD對所有多媒體素材的名稱,所有人都能於平台上傳文字、影像、影片、音樂、朗讀等,而所上傳的內容,都必須要可以被其他人拿來「重混」(Remixes)。「資源」加上「重混」,構成了HITREC●RD的主要架構。而所有使用「資源」的過程,都以「讚許」(Credits)串連,構成了一連串清晰明白的產銷履歷。你可以從每一段完成的內容中,藉由「讚許」回溯每一段零件,甚至包含配音、劇本與剪紙動畫的初始設定集。

在這個平台裡,所有人都被鼓勵使用別人的貢獻,並且重混出更具有創意的內容。這裡只有「引用」,沒有「抄襲」,這是因為HITREC●RD將分潤機制有效落實。如果一部影片因為販售而產生利潤(畢竟這個平台同時也是製作公司),相關收益就會回到所有參與的貢獻者身上(詳細機制可參考此影片HITRECORD and Money,目前已支付給創作者超過300萬美元的酬勞)。

譬如於2014年開播的美國電視綜藝節目《HitRecord on TV》,喬瑟夫將每一集約150萬新台幣的片酬,回饋於參與共創的貢獻者上面,第一季第一集共有426名貢獻者。這個節目共兩季,是一個具有商業模式的大規模群眾共創節目。此外,喬瑟夫使用了這個協作模式,與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merican Civil Liberties Union, ACLU)共創了短片集《民主,你在嗎?我是網路》(Are You There, Democracy? It’s Me, the Internet.),獲得了艾美獎2017年傑出原創類互動企劃獎(Outstanding Original Interactive Program)提名。

《民主,你在嗎?我是網路》於HITRECORD頁面,可以看到「資源」與「重混」的使用狀態。當然,你可以在平台上面看完整部短片;當然,你也可以再拿它來Remix!目前就有21個使用者再拿它來Remix。(圖片截自HITRECORD頁面

而喬瑟夫也在2020年發文,號召全球人士朗誦或提供素材,集體創作《香港不沈睡》(Hong Kong Never Sleeps,喬瑟夫臉書影片)。誠然在HITREC●RD平台上,你可以看到許多城市朗誦的專案正在進行,香港只是其中一座。但由於這是一個集體創作專案,時間點又在2019香港反修例運動後一年,共創的動能由香港在地人、海外聲援者與觀光人士之刻板印象揉雜而成,形成一段奇妙的100秒影片。這相當於一種集體意志的展現。

《香港不沈睡》的片尾畫面,可以看到完整的Credits。(圖片截自HITRECORD頁面

二十年共創演化史,從網路佈告欄到集體創作

迷因是人類的固有超能力,而隨著影音媒介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迷因自然橫流於影音平台之中。在Instagram短影音,你可以很簡單的使用爆紅的迷因音樂,搭配自己的舞步;在Youtube網紅世界,你可以看到許多業餘樂手將自己的演奏套在別人的表演上面,稱為一個非同步演奏大會;而在抖音,甚至流行交叉使用矩陣號播送內容,以提升影響力的做法。

重混、再創作與二次剪輯如今已是網紅常見的創作形式,一方面是剪輯軟體技術的成熟,二是完美扣合了社群平台的注意力經濟需求。在社群平台上生存,創作者必須追求演算法紅利,演算法的設定目標是為了最大化的留下閱聽人。這是一種「人人為我」(All for one)的特徵,在博眼球為第一要務的世界,世界便走向表演、極化與成癮的方向。

相形之下,HITREC●RD的介面反而略顯老派,彷彿是Web1.0時代的產物。但是別忘了,HITREC●RD在2010年代初期便進行各種大規模共創的平台,當時尚未有抖音,Instagram才剛起步而已。事實上HITREC●RD早在2004年便已經成立,這是真正的Web1.0網路佈告欄時期的產物。

web1時期,第一個版本的HITRECORD頁面。(圖片截自HITRECORD官網)

當時喬瑟夫尚未成為全球明星,更像是日本動畫《我推的孩子》中的過氣童星有馬佳奈。在長大成人、從童星演出轉型的過程中,喬瑟夫與哥哥索性成立了自己的網路佈告欄hitrecord.org,將自己想演的內容自己上傳,讓其他人可以看到。

那時候「按下錄影」(HITRECORD)只是我一遍遍講的口號。鼓勵自己不要再等待貴人,讓我出演他們的電影。我應該為自己發表新點子的管道負責。我喜歡圓形紅色REC的按鈕符號,按下它就是開始、冒險、克服自我懷疑、表達自我、創作藝術。

後來喬瑟夫就成為了好萊塢電影裡的形象,而HITREC●RD持續發展。成立三年後,2007年HITREC●RD才有了留言板的功能。留言板誕生了友善且跨國的協作雛形,在2010年HITREC●RD登記成為了協作式的製作公司,出品了書籍、唱片、DVD作品、於影展放映的實驗短片,甚至是賣座的大眾電影。

所有的人都可以於其上創作,這是一個自製內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平台的基進版。喬瑟夫認為,社群平台不應該是讓你有滑不完的影片,而要有讓你願意參與充滿趣味的創作專案,繼而從中取得滿足感。這便是一種協作式的科技,是反向於演算法的,而是讓使用者成為創作者,並成為一種「我為人人」(One for all)的集體創作。

喬瑟夫認為,社群平台不應該是讓你有滑不完的影片,而要有讓你願意參與充滿趣味的創作專案,繼而從中取得滿足感。這便是一種協作式的科技,是反向於演算法的,而是讓使用者成為創作者,並成為一種「我為人人」(One for all)的集體創作。(圖片截自HITRECORD介紹影片)

這不是一場競賽,而是一場合作(#3),並且鼓勵重混(#2)。

上述是HITREC●RD於2020年推出的社群九個核心價值之二,這甚至也是由參與者共筆、共治而成,它沒有使用任何先進的治理工具,如區塊鏈、電子投票、多重簽署等等,卻讓共創成為可能。這一方面有賴演員喬瑟夫的長期貢獻,一方面也有賴平台經營者喬瑟夫退入二線的經營。

多元宇宙精神,有效利他主義者的社群賦權行動

我相信並且希望,新技術將使媒體不再只是幾家壟斷的製作公司,賣產品給躺平的沙發馬鈴薯觀眾,而是讓媒體更在意從下而上的參與式生態系,讓人人都可以參與。

與喬瑟夫一起打造HITREC●RD的哥哥於2010年過世了,不過喬瑟夫認為他哥哥應該會為目前這個平台的模樣——整個社群由下而上的共創模式,感到開心。創立了20年,HITREC●RD從web1過渡到了web2的巨型平台時代,又再到了web3的使用者自主時代,時代沒有遠離HITREC●RD,而是更湊近了喬瑟夫一點。

多元宇宙精神強調透過科技工具,啟發人與人之間的創造力與協調性,社會為了可乘載這種創造力而逐漸演化成包容且協商的模樣。自詡為有效利他主義者(Effective Altruism,註)的喬瑟夫,穿梭於大眾市場與實驗作品之間,於巨型製作與自製內容取得平衡,並在全球明星與平台實驗者之間有效換位,這讓更多普通人,也就是我們,更有機會可以理解共創協作的精神,應該如何實踐。

本次喬瑟夫訪台,除了出席大型論壇、在棒球場開球,筆者認為不妨注意這種具有賽博龐克精神的小型分享,讓協作型的科技能夠扎根於媒體世界。本專欄曾經書寫使用不同科技工具,試圖重塑影音產業的生產方式,本篇討論HITREC●RD,以復古卻又新潮的方式,再論閱聽人如何團結。

延伸閱讀|荒原中能否遇見一千名伯樂?淺談Giloo Fest 2023的制度設計

延伸閱讀|代幣經濟是否有望成為二十世紀文化基礎建設?以Shibuya為例

此文獻給web3 for all讀書會


 有效利他主義者為矽谷流行的一種企業家慈善理念,在講求成效的前提下,藉由特定的公益手段,達成利他目的。

黃豆泥( 26篇 )

分散自治與數位主權探求者,白天於公部門服務,晚上為FAB DAO與Volume DAO成員,曾以《百岳計畫》(Project %)參與2022年林茲電子藝術節,並規劃北師美術館《Kng DAO》(2022)、台北國際藝術村《鏈上駐村》(2022, 2023)。嚮往制度設計與新興科技的撞擊,正在尋找有別於電馭極權與財閥亂鬥的第三條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