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薄荷薄荷】代幣經濟是否有望成為二十一世紀文化基礎建設?以Shibuya為例

【薄荷薄荷】代幣經濟是否有望成為二十一世紀文化基礎建設?以Shibuya為例

【Minting】Will Tokenomics Become 21st Century’s Cultural Infrastructure? A Case Study on Shibuya

Shibuya從動畫的「擁有權」出發,並結合「互動式電影」,讓觀眾成為擁有者,並且可以參與決策劇情的發展方向。劇情發展對參與者社群而言,無法完全預測,因此議論紛紛,分為各大陣營。這種設計方法翻轉了動畫或電影產業的經濟結構,Shibuya的代幣機制讓觀眾成為製作人,甚至打破付費牆限制,一開始便設定為「觀看免費但參與需付費」模式,堪稱Web3工具介入內容產業的成功案例之一。

新澀谷,近未來

連上Shibuya.xyz(涉谷),你會看到五光十色的眾多廣告螢幕照亮大都會的十字路口。就像電影《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呈現的那樣,全息投影已是日常,未來似乎就在此刻。如果這裡的每座螢幕都乘載了一部電影,這個新澀谷就是一個實體化、動畫化的Netflix了。

Shinuya.xyz 網站頁面截圖。(圖片來源:https://www.shibuya.xyz/

按下播放鍵,其中一座螢幕娓娓道來一則進行中的故事:主角「未來」(Mirai)在草叢中小溪邊甦醒,心內的悸動與聲響驅使他步入山洞;洞中暗路上,白色小狐狸現身指引,告知主角勇敢往前,創造屬於自己的旅程,而洞壁間卻飄散一女子回音,提醒他切莫受到誘惑,不要任意冒險。出了洞穴,眼前是一片奇景,在三岔路口前,未來止住了腳步,故事也在此停下。我們可操作滑鼠,以游標選擇岔路之一,網頁將告訴你必須連上加密貨幣錢包Metamask(用戶多半暱稱「小狐狸」),參與投票,決定劇情的走向………。

Web3的推動者們是否如同故事主角,總是半信半疑地步入未來,一會兒有人告知你前方的美好,一會兒又有人提醒你這一切都是騙局?

Shibuya.xyz的代幣經濟學

這是Shibuya.xyz(以下簡稱Shibuya)目前發表的未完成動畫《白兔》(暫譯,White Rabbit)。Shibuya試圖以Web3的代幣經濟(Tokenomics)建構出全新的互動式電影(Interactive film)經濟模式,並藉上述體驗內容於今年11月種子輪成功斬獲690萬美元種子輪資金。作為Web3新創團隊,在加密貨幣交易量大幅滑落的此刻,募資成績實在不俗,更不用說該團隊以藝術創作者為主體,成為文化科技(Cultural Technology)業者值得關注的目標。

Shibuya兩位創辦人皆為台裔美國人,分別為知名NFT藝術家Pplpleasr(又名Emily Yang)與智能合約工程師Jacky Wang。本次Jacky回台,我們有幸能請他以代幣經濟角度分析這項專案。

Shibuya不是Pplpleasr第一次以動畫為創作媒介發行NFT。2021年3月,Emily與去中心化交易所龍頭Uniswap合作發行公益NFT動畫《x*y=k》,拍賣價為310顆以太幣;又2021年11月,紀錄片計畫《以太坊:無限花園》(暫譯,Ethereum: The Infinite Garden)於去中心內容平台Mirror發布募資計畫。參與募資者,除了可以成為製作人之一(領取同質代幣$INFINITE),也可以擁有Pplpleasr製作的動畫海報NFT。

紀錄片計畫《以太坊:無限花園》(暫譯,Ethereum: The Infinite Garden)主視覺。(圖片來源:https://ethereumfilm.mirror.xyz/3SV8gLXHIW8Ot45h3RL7aOgDINxN2hjLfFVOvyatB2A

動畫或影片格式於2020至2022年爆發的NFT浪潮中始終處於相對弱勢的角色,這是由於多數NFT儲存於點對點技術打造的去中心存儲服務,如星際檔案系統(IPFS)或Arweave,不利於大型檔案傳播。不過Shibuya從動畫的「擁有權」出發,並結合「互動式電影」,讓觀眾成為擁有者,並且可以參與決策劇情的發展方向,彷彿民主選舉的激情時刻,劇情發展對參與者社群而言,無法完全預測,因此議論紛紛,分為各大陣營。

動畫《白兔》可以直接在Shibuya網頁上觀賞,沒有付費牆限制;如要參與決定劇情走向,則需收藏「白兔製作人通證 NFT」(White Rabbit Producer Pass NFT),換取代幣$WRAB。按照$WRAB持有量多寡,收藏者依序成為執行製作人、製作人與助理製作人。目前動畫已完成兩章,正在往第三章做準備;投票結果顯示,主角將向白色小狐狸代表的左邊岔路前進。選擇中間岔路的觀眾,會被空投一件「某物正在烹煮」(something cooking)的NFT,意味著這個計畫正在發生中(cooking),進一步質押(stake) $WRAB給Shibuya的觀眾,還能獲得插畫風的「牛排」(steak)NFT。這時「某物正在烹煮」成了牛排的作者,Shibuya網站上也多了小飯館(cookshop)的分頁,諧音哏反映了製作團隊對當前NFT文化的嫻熟。

「某物正在烹煮」(something cooking)NFT。(圖片來源:https://opensea.io/collection/shibuya-is-cooking

這種設計方法翻轉了動畫或電影產業的經濟結構。過去,「製作」一職作為資金密集的生產鏈上游,「觀眾」作為買票或使用付費串流服務的終端使用者,兩者並沒有重疊關係。但Shibuya的代幣機制讓觀眾成為製作人,甚至打破付費牆限制,一開始便設定為「觀看免費但參與需付費」模式,堪稱Web3工具介入內容產業的成功案例之一。

總之,加密世界的「藝術家和藏家」,現在可以對應到影視產業的「製作人和觀眾」:既然藏家能夠自行策展,書寫論述,聚眾喊盤,新時代的觀眾自然也可以投票表決故事發展,共同體驗未來── Shibuya主角的名字「未來」正是大家選出的。

未來的藝術:以 FAE 為參照

Shibuya的案例或許可以套用在英國蛇形藝廊出版的《藝術未來生態系》Future Art Ecosystem,以下簡稱FAE)來理解。

於2021年出版的第二期「藝術與元宇宙」(Art x Metaverse),FAE2提出「UXA」的概念,UXA全名為「藝術的使用者體驗」(User Experience of Art),基於新媒介,原生使用者的體驗方式將與傳統展覽(不論現當代或古典)大異其趣,而UXA的軟硬體配置與策展原理,很有可能源自於藝術鄰接領域(Art-adjacent fields),如區塊鏈、遊戲、電影、建築等。在元宇宙(不論它的定義為何)做展覽,UXA將比作品本身重要很多。Shibuya便為很適合討論的案例,Shibuya將代幣模型導入投票機制,並且讓代幣持有者與即將做出選擇的NFT藏家在開放社群熱烈討論。這樣的互動式電影,勢必為觀影者帶來新的適應。

FAE3第三期「藝術與分散式科技」(Art x Decentralised Tech),更將補助資源與藝術發生的過程帶向更深入的討論。FAE3認為,以DAO(去中心自治組織)或NFT為載體的集體互動所產生的「數位經濟」、「網絡公眾」、「創新型態」,很有可能成為顛覆性的基礎設施,給藝文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模式。以Shibuya為例,其產製之內容甚至還發展不到一半,便獲得數千名願意消費的支持者,並且獲得實際資源進行後續製作,這種現象在過去是難以想像的。因此 Shibuya獲得資本世界的青睞實為合理, Shibuya整合代幣經濟、社群互動與動畫內容產製,完成了FAE3文中的文化基礎建設。

代幣模型的互動過程,是否有可能為藝文產業帶來活水,而UXA所倚賴的機制設計是否自有一套美學?因應技術發展,不同時代的觀眾產生不同的體驗形式,其中很有可能誕生新的審美價值。創作不再是藝術家單方面決策的成果,還包括了藝術家與藏家或觀眾互動。未來,只能是所有人的未來。

延伸閱讀|【張寶成專欄】NFT藝術=NFT的藝術 + 藝術的NFT

搭配聆聽|《難寶堅尼》多元宇宙異聞 EP9|互動式電影與NFT群眾參與的未來 ft. Jacky Wang

➤➤ Apple Podcast
➤➤ Spotify
➤➤ Firstory

黃豆泥( 18篇 )

分散自治與數位主權探求者,白天於公部門服務,晚上為FAB DAO與Volume DAO成員,曾以《百岳計畫》(Project %)參與2022年林茲電子藝術節,並規劃北師美術館《Kng DAO》(2022)、台北國際藝術村《鏈上駐村》(2022, 2023)。嚮往制度設計與新興科技的撞擊,正在尋找有別於電馭極權與財閥亂鬥的第三條路。

張寶成( 27篇 )

Volume DAO 共同創辦人,參與策劃台灣第一場泰卓鏈(Tezos)人工智慧 NFT 收藏展《機器會夢見 NFT 嗎?》。曾為音樂廠牌「旃陀羅唱片」(Kandala Records)負責人,與黃大旺共同發行的專輯「民國百年」,獲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大獎「數位音樂與聲音藝術類」榮譽賞。同時為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博士,專長為歷史理論。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