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
我其實沒想過這些電影製作者是如此嚴肅:特寫你哥影視社《公園》製作方法
不論是影像中被攝者的反身性質疑、還是製作團隊技術性的「失誤」,我們都可以看到你哥影視社的作品如何展現其製作方法的獨特型態...
如何尋找另一個故事?關於藝術家紀錄片的敘事框架(在展場外的)重構
在臺灣藝術家紀錄片的範疇中,《尋找・另一個故事》團隊已經踏出了相對於過往很不同、而且深具意義的一步。真正的問題或許應該導...
臺灣影像藝術巨擘張照堂辭世,享壽81歲
張照堂的藝術成就也受到各界肯定,於1999年獲得文建會第三屆國家文藝獎美術類,他並在2011年獲頒象徵國家最高文化榮譽獎...
關於歷史/記憶的重構,一步一步尋找《尋找湯德章》與國族史
紀錄片最珍貴的精神,莫過於導演與製作團隊針對議題追根究柢、實事求是,當出現導演連禎惠電訪被掛斷的畫面,試圖帶給觀眾震驚卻...
隱形聲學設計曖曖含光:徐亞英鞠躬盡粹,遺愛在臺灣
華裔建築聲學專家徐亞英(Albert Xu,1934-2023)於本(12)月6日病逝巴黎。從事建築聲響美學超過一甲子,...
【薄荷薄荷】荒原中能否遇見一千名伯樂?淺談Giloo Fest 2023的制度設計
結合了「國際華語短片影展」和「眾籌提案大會」的「Giloo Fest 2023」,不只是放映短片或紀錄片,還同時將過去只...
《鹽月桃甫》紀錄片:宮崎地方性下「逆殖民路徑」的藝術史追尋
2021年於日本東京首映,由日本畫家小松孝英(1979–)所主導拍攝的《鹽月桃甫》紀錄片,這幾年在台日兩地,皆有相關的放...
與藝術家相遇的悸動:周美玲導演談史博館口述歷史紀錄片
(本文摘錄改寫自《歷史文物》316期封面故事)眾人對周美玲導演的印象,多半來自她的影劇作品,如《刺青》、《流麻溝十五號》...
【小典藏|看電影】認識臺灣特有種山椒魚《山椒魚來了》億萬年的演化的冰河精靈首次躍上大銀幕!
島嶼臺灣面積不大,在經過長時間的演化後,島上竟然有5種特有種的山椒魚,牠們生活在中、高海拔的山區,而多高山的臺灣,成為了...
【薄荷薄荷】代幣經濟是否有望成為二十一世紀文化基礎建設?以Shibuya為例
Shibuya從動畫的「擁有權」出發,並結合「互動式電影」,讓觀眾成為擁有者,並且可以參與決策劇情的發展方向。劇情發展對...
文章導覽
1
2
3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