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鹽月桃甫》紀錄片:宮崎地方性下「逆殖民路徑」的藝術史追尋

《鹽月桃甫》紀錄片:宮崎地方性下「逆殖民路徑」的藝術史追尋

“Shiotsuki Toho” A Documentary: Tracing Art History, "Reverse Colonial Path" in the Context of Localization in Miyazaki

2021年於日本東京首映,由日本畫家小松孝英(1979–)所主導拍攝的《鹽月桃甫》紀錄片,這幾年在台日兩地,皆有相關的放映活動,令人開始重探這位對日治台灣現代藝術具有深遠影響的創作者。而仔細觀覽整部紀錄片的論述結構與中心,反而是小松以和鹽月同樣身為九州宮崎人的身份,開始去重述其過去在台日的藝術活動與歷史想像。

2021年於日本東京首映,由日本畫家小松孝英(1979–)所主導拍攝的《鹽月桃甫》紀錄片,這幾年在台日兩地,皆有相關的放映,令人開始重探這位對日治台灣現代藝術具有深遠影響的創作者。而仔細觀覽整部紀錄片的論述結構與中心,反而是小松以和鹽月同樣身為九州宮崎人的身份,開始去重述其過去在台日的藝術活動與歷史想像。相較於過去「歐陸—日本—東京—台灣」的藝術思潮傳遞路徑,此片採取的角度反而從宮崎地方性出發往台灣取經,面對戰後不同文化結構與歷史想像的時代落差,透過回溯故人在台灣的足跡,重探宮崎之於台灣、日本與東亞文化流動下的想像與探索。

《鹽月桃甫》紀錄片,片長約85分鐘,2023年9月3日台北剝皮寮歷史街區小型放映會現場。(日州紀錄片提供

重探「台灣」一詞的來源,來自於過去國際競爭期下的荷蘭政權,外來移民見到這座島嶼時第一眼看到的安平內海。這個大型海灣在當時被稱為「大灣」,後來被不同的口語腔調、外來語言與漢字註記,並在多重外來政權的影響與定義下,慢慢出現了「台灣」一詞用以指稱這座島嶼。(註1)也因此在不同文化越境的衝擊下,許多外來者也慢慢地來到此地,這些人不一定在本國的文化與歷史系統當中,具有顯著或卓越的位置,但不可否認他們沈浸於在此地風土後,曾經參與建立的某種文化架構中,具有一定的成就與歷史定位。

《鹽月桃甫》紀錄片海報。(日州紀錄片提供

如何以台灣的觀點檢視,而非依循其出身國價值定義這些「台灣人才知道的外國人」,相信也是當下台灣主體性建構的一環。而近年來,這或許也是台灣藝術史界在面對日治時期藝術時努力的方向之一,不論是石川欽一郎、木下靜涯、鄉原古統等等,或本文的主角鹽月桃甫(1886–1954),都因此累積了一定的書寫內容,而小松紀錄片的論述構成,恰巧體現了這些臺灣藝術史的研究成果。

小松與鹽月結緣於宮崎當地的古董店,當時他發現一幅畫,描繪泰雅族人吹奏著傳統樂器「ロボ」(竹口琴),也是這幅畫的題名,他透過介紹得知這幅畫的作者為鹽月桃甫。本身是日本畫家的小松,其實在多次透過藝術博覽會造訪台灣時,就時常耳聞這個名字,但他發現,鹽月雖在台灣的藝術界廣為人知,但在出身地宮崎與日本卻幾乎沒沒無聞。這樣的落差也因此讓他有拍攝這紀錄片的動機。

鹽月桃甫,《ロボ(口琴少女)》,油彩,約1946。(日州紀錄片提供

延伸閱讀|【鬼月專題】莎韻的愛情政治與鹽月桃甫畫筆下的少女幽魂

仔細觀覽這部影片,內容相對接近傳統紀錄片形式,不過如前文所述,這整體的論述強調了某部分的「宮崎性」,以此在地觀點出發,往南方的台灣追溯出一位藝術人的一生,包括其生平,在台灣的藝術事業,以及戰後遭到引揚遣返之後,回到出身地宮崎的最後生命階段,過程中台灣的藝術史研究完整地接住了小松的提問,包括其自由派的創作風格、在台的美術教育事業、再現原住民的創作主題,與個人身為殖民者族群一員的身份「反思」。

在紀錄片的內容當中,台灣的藝術史研究系統成為了這個來回於九州與台灣的「宮崎觀點」的有力支柱,相較於過去帝國時代下,以歐陸和日本東京為中心的想像與建構中心截然不同,在此同時宮崎與台灣互為他者,各自彰顯出各自獨特的脈絡與歷史想像。而過程中,小松也發現了另外一位作家中村地平(1908–1963)與台灣的微妙關係。

紀錄片導演小松孝英。(小松孝英提供

中村這位作家同樣出身於日本宮崎縣,小松在探詢鹽月創作生涯時,偶然知道這位在日本文學史中相對頗具盛名的文學創作者,在就讀台北高校時,曾受教於鹽月。中村就讀舊制宮崎中學校時,受到佐藤春夫台灣小說的影響,對南方產生憧憬,入台北高等學校,畢業後入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進入文壇,師事井伏鱒二(1898–1993)。1939年為小說取材,赴台灣各地旅行,完成《蕃界之女》和《霧之蕃社》等作品,也曾與出身自台灣的作家真杉靜枝有過交往關係。而這位意外與台灣產生連結的日本作家,可以詮釋出何種獨特的宮崎性格,則是小松下一個紀錄片作品主題。

近期台灣與日本交流確實常以過去日治時期的相關人物為連結重點,除了本文提到宮崎與鹽月的範例之外,另外還有2018年福島與作家西川滿(1908–1999)的相關展演以及金澤與台南以八田與一(1886–1942)作為互動標的,以及黃土水(1895–1930)過去的雕塑作品,牽起高雄與新瀉佐渡的國際交流,這些彰顯日本地方性的互動形式與台灣的歷史想像與連結,其效應可是未來我們的觀察重點。

延伸閱讀|你看的是「紀錄片」還是「被紀錄片」?重新審視當代紀實創作在「委託供養」時代的倫理和有效性


註釋

註1 翁佳音、曹銘宗,《大灣大員福爾摩沙:從葡萄牙航海日誌、荷西地圖、清日文獻尋找台灣地名真相》,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16。

陳飛豪( 118篇 )

陳飛豪,生於1985 年。文字寫作上期冀將台灣史與本土想像融入藝術品的詮釋。藝術創作上則運用觀念式的攝影與動態影像詮釋歷史文化與社會變遷所衍生出的各種議題,也將影像與各種媒介如裝置、錄像與文學作品等等結合,目前以寫作與創作並行的形式在藝術的世界中打轉。曾參與2016年台北雙年展,2019年台灣當代藝術實驗場之「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2021年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及2020/2021東京雙年展。著有《史詩與絕歌:以藝術為途徑的日治台灣文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