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五丁目的美術史專欄】從江戶到屏東,歌川國峰與日治時期臺灣的浮世繪傳承

【五丁目的美術史專欄】從江戶到屏東,歌川國峰與日治時期臺灣的浮世繪傳承

明治時代,日本展開對臺灣的殖民統治,此時正值浮世繪發展的晚期,部分畫家選擇前往臺灣旅行、謀生,開闢新的市場。然而浮世繪在臺灣的面貌為何?有哪些浮世繪師到過臺灣?他們與江戶時代浮世繪的發展是否存在連續性?
最近在高雄創價美術館展出的「從江戶到近代—東京富士美術館典藏展」,展出許多日本歷史上代表性的浮世繪師。作為江戶時期在日本市民階層間流行的藝術形式,浮世繪一度廣受歡迎,甚至對歐洲的現代藝術發展造成影響。明治維新之後,面對印刷技術、攝影技術的引進,浮世繪發展出多樣化的面貌,並融入了日本近代美術發展的譜系內,如今仍是日本視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明治時代,日本展開對臺灣的殖民統治,此時正值浮世...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劉錡豫( 41篇 )

台灣美術史的學徒,經營《書院街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粉絲專頁,從事藝術與藝術史的非虛構書寫跟推廣。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