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算法
【張寶成專欄】人工智慧與工人智慧的撞擊:Botto的最新發展
從2021年10月到2025年1月,Botto持續演化,不到四年的時間,我們見證了人工智慧的技術演變(從GAN到Stab...
如果我們終將與AI共同生活,他是否能像山一樣思考?高美館「山演算」的新生態系統
策展人引用科學家詹姆斯.洛夫洛克《新星世:即將到來的超智能時代》中的概念,如果未來我們終將與AI共同生活、甚至被AI主宰...
【薄荷薄荷】重混、共創、HITRECORD——喬瑟夫高登李維的協作式科技之路
在博眼球為第一要務的世界,世界走向表演、極化與成癮的方向。好萊塢演員喬瑟夫.高登.李維(Joseph Gordon-Le...
【23/24】2024藝術環境十大趨勢
若從科技的發展軌跡來窺看藝術的發展趨勢,那麼可以說在21世紀各個面向的科技技術發展中,演算法(Algorithm)或許是...
【博物館的臉:機構社群行銷】借力使力,運用他人來提升品牌能見度
博物館方可以試著將KOL分類,以標籤區別,這些標籤可能和KOL本身自帶的特性或議題有關,再進一步針對該次展覽/活動是什麼...
從混亂中生成的秩序——藝術家阿亂與他的新作《Automatic Messages》
藝術家阿亂日前在知名生成藝術策展單位——Verse上發行了新作《Automatic Messages》,不僅在熊市中逆風...
【薄荷薄荷】數位團結的現實條件:反建制(演算法)的第三空間
當元宇宙行銷敘事結合NFT概念成為當紅炸子雞時,恢宏的敘事巧妙地結合了「去中心意志」、「行銷故事」與「自治工具」,許多w...
【博物館的臉:機構社群行銷】如何思考藝術史展覽的社群企畫
展覽籌備初期,團隊希望能夠還原到當時藝術家年輕氣盛,對於新時代文化充滿理想與熱情的年代。在社群行銷方面,也特別希望將熱血...
一個神話的、跟一個當代處境的交集:鄭淑麗與東冬‧侯溫創作對談
藝術家鄭淑麗與東冬‧侯溫近期首次合作製作科技劇場《遊林驚夢:巧遇Hagay》,這次合作兩人分別初嘗試了科技、劇場的方式,...
【博物館的臉:機構社群行銷】社群內容的產製與訣竅
常常遇到專家堅信某個內容很有趣,但社群推廣卻迴響不彰,進而打擊士氣。必須理解每個人的有趣都不同,而博物館的知識本來就相對...
文章導覽
1
2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