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博物館的臉:機構社群行銷】如何思考藝術史展覽的社群企畫
展覽籌備初期,團隊希望能夠還原到當時藝術家年輕氣盛,對於新時代文化充滿理想與熱情的年代。在社群行銷方面,也特別希望將熱血...
不安的同一——在「狂八〇」的延長賽中
年初結束展期的「狂八〇:跨領域靈光出現的時代」,極具企圖地包羅多重領域的文件、圖像等,引起許多不同的反應。回歸當時的個體...
日本「騎龍觀音」到龍山寺「釋迦出山像」──近代日本與台灣佛教藝術
日本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的「MOMAT收藏作品展」於5月23日開展,館方的官方帳號為推廣展覽,在臉書放了一張工作人員正在吊...
【薄荷薄荷】20年後初探藝立協Elixus(上)誕生自網絡的部落美學
1997年,世界正在認識網際網路為何物的時代,台灣誕生了「藝立協」(Elixus),一個去中心的組織,全名為「藝術家獨立...
做為花藝師要能夠識別花卉在不同階段的美:「繁花.時敘」專訪東信Azuma Makoto
時間這個東西是看不見,我選擇透過「花」這樣的要素來把這樣的概念呈現。這次「繁花.時敘」展出的作品,是將花凍結在它們最為漂...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國家館精選:過去與未來的交匯,實驗與現實的碰撞
本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的一些國家館,同樣主題集中、觀念性強,且在脈絡化的展現與實踐上同樣具備相當的完成度和感染力,互動性...
派對之必要:如今的台北藝術環境到底多蓬勃?
在今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前三天裡,台北連番舉辦了將近20場的派對與開幕活動,是台灣在過往不曾體驗過的。這並非是藝博會主辦...
從李昂到《人選之人—造浪者》:乘載著復仇女神香火的「北港香爐」
台劇《人選之人—造浪者》,以台灣政治幕僚職人劇的主題,掀起了一波收視討論熱潮。有趣的是,這齣影射台灣政治現狀的戲劇,以反...
「尊嚴」的符碼:英國加冕大典與皇家典藏
英國皇家典藏主要自17世紀英王查爾斯一世時開始累積,總共有超過100萬件的繪畫、家具、珠寶、武器、鐘錶、書籍等藏品,分布...
【高千惠專欄—酷異追擊10】 彈.跳.閃.現—漫威媽仔的身段與形象
過去女性在藝術裡的悲慘形象,無法滿足大眾對慈光普照的歡樂需求。兼具傳統的、理想的、未來的千手千能「媽仔」偶化形象,在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