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藝術自然史I】植物、氣候與帝國:從《展望諸羅城》談起 I

【藝術自然史I】植物、氣候與帝國:從《展望諸羅城》談起 I

【Natural Histories in Art I】Plants, Climate, and the Empire: Let’s Start with “Looking Towards Chiayi - I

如果說描繪的目的不在於再現眼前所見,反倒是「引路」,我們不妨把陳澄波的畫作,或以他的話說,「值得描寫的瞬間」,當成一幅幅地圖。陳澄波說得很清楚。他從來都沒打算只把眼前所見形諸筆下,但這也不表示他所描寫之物均為虛構。掌握事物的存在至關重要;但同等重要的,創作者得消化這些存在,在心目中予以彙整、精練、拼貼,如此才能生出一個圖像,而這圖像得指向時代的「something」。
名作的誕生 1934年8月21日,畫家陳澄波來到嘉義公園與嘉義樹木園一帶寫生。早在日治初期,由於嘉義為北回歸線經過之區,以南便是「熱帶」,總督府是以在當地展開熱帶樹種的培育實驗。至陳澄波作畫當時,已成就一幅曼妙的熱帶景緻。 陳澄波畫下兩叢茂密高聳的樹,可能是栽植在嘉義公園與樹木園的大葉桃花心木、橡膠樹等熱帶樹種。在他的筆下,右方的樹如同迸發的煙火,左邊則宛若一株株綻放的繡球花。畫面中央...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洪廣冀( 1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