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藝術自然史II】植物、氣候與帝國:從《展望諸羅城》談起II

【藝術自然史II】植物、氣候與帝國:從《展望諸羅城》談起II

【Natural Histories in Art II】Plants, Climate, and the Empire: Let’s Start with “Looking Towards Chiayi ” II

我審視這嘉義公園與嘉義樹木園栽植的樹木,了解大葉桃花心木、橡膠樹的樹型。即便陳澄波曾經展望過的展望已不復見,我仍感到心滿意足。站在陳澄波曾經駐足、取景與素描的空間裡,我感覺與這位畫家似乎有了些許聯繫。我想我已經了解陳澄波想畫什麼,以及畫了什麼。我可以動筆撰寫這張名作的解說。但我心中仍有些許不安。那股直上高空的雲究竟意味著什麼?或者真的有意味什麼嗎?陳澄波是不是只是信筆塗抹?這些雲其實不具有任何意義?
在陳澄波完成《展望諸羅城》的90年後,我來到嘉義公園與嘉義樹木園。我拿著《展望諸羅城》對著Google Map,揣摩這幅畫作究竟把觀眾的視角帶至何方? 我審視這嘉義公園與嘉義樹木園栽植的樹木,了解大葉桃花心木、橡膠樹的樹型。即便陳澄波曾經展望過的展望已不復見,我仍感到心滿意足。站在陳澄波曾經駐足、取景與素描的空間裡,我感覺與這位畫家似乎有了些許聯繫。我想我已經了解陳澄波想畫什麼,以及畫了什麼...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洪廣冀( 2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