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程式將作為藝術和創意的容器,這些實踐將會模糊藝術、設計、科學和工程的界線。
——Golan Levin
面對朋友的靈魂拷問,為什麼喜歡NFT?由於中間的原因繁多,導致我總是無法給予一個令自己滿意的回答。也許是因為能夠近距離地觀察一個藝術社群的發展,總是令人期待和興奮;或是Web3世界裡,有許許多多有趣的機制和玩法,每每勾起我們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又或是,翻找著區塊鏈上公開透明的資料和紀錄,有種搜查揭秘的暢快感。
然而,最重要的是,c2x3是死忠的藝術支持者,熱衷觀察著數位藝術的發生,在生成藝術還只能右鍵下載,沒有什麼價值的時候。這種透過程式語言作為創意容器的創作方式,一直深深的吸引著我們,彷彿可以視為人類和機械溝通的典範。
隨著2020年NFT的爆發「獲利」兩個字的出現,一條新型態的藝術產業鏈就這樣悄悄誕生,越來越多的藝術支持者聚集在各個藝術創作平台和交易公開透明的藝術市場上。儘管我們還不清楚商業行為是否會為藝術創作帶來負面影響。但我們感受到,在這段短暫且快速壓縮的時間內,數位藝術和生成藝術在區塊鏈上彷彿開啟了新的視野。在這段時間,這些「區塊鏈上的藝術創作」創意快速的爆發,也沒有隨著虛擬貨幣的大跌而受到影響,更多的是對於材質、題材、風格的創作和討論,而作品的內容和主題數量也有了明顯的增長。
基於對於數位藝術和生成藝術的喜好,c2x3希望可以跟大家分享我們觀察的「區塊鏈藝術產業」。我們將從藝術機構對於區塊鏈藝術的觀察說起;分享虛擬藝廊對於未來和數位藝術品展示的想像;因為區塊鏈的緣故,踏入藝術收藏的新藏家故事;身兼工程師和藝術家雙重身分的創作者,如何扮演起技術和藝術的橋樑;再以智能合約工程師的觀點和區塊鏈開發工程師的故事作為這個系列的最後兩個主題。企圖透過各種不同的面向,跟大家以瞎子摸象的方式,一起建構起對於區塊鏈藝術產業的完整想像。
最後,在c2x3和ArtTouch企劃這一系列文章專題的同時,法國龐畢度藝術中心和美西最大藝術博物館LACMA相繼開始了區塊鏈藝術的收藏,似乎也和我們遙相呼應,一起開啟區塊鏈藝術的新篇章。(文/c2x3)
延伸閱讀|龐畢度藝術中心宣示跨足收藏NFT藝術

拒絕投入 NFT 可能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但是要能夠選擇正確的參與模式。
——多梅尼克‧垮蘭塔 (Domenico Quaranta),〈律碼當道:當代藝術與 NFTs〉
傳統藝文媒體最被投射的內容設定,就是提供生態的索引,而我個人為媒體設定的使命則是面對公共與新興議題,盡可能的為讀者將議題「透明化」,以彌補菁英藝術社群寡頭的資源和知識分配的封閉性,這是一個身處「Web2」的藝文媒體每日、每夜都在試圖揭露的。
一個傳產媒體往新興議題靠攏,一開始的動機我想都是圖利自身機構的,無論是名聲、影響力、實質收益等。在處理去年典藏NFT會員卡發行與《2022年加密藝術市場報告》,我想整個過程最正確的決策,是媒體沒有外包真正執行的環節給任何Web3活躍的社群,由其他人來代勞傳產媒體走向Web3,而是這個媒體以即便顢頇的步履,自己去踏入確認在Web3的位置與落點。這個姿態,我依然認為是面對所有新興議題最有效認識的方式—就是墜入,你才知道底部的深與淺。
Web3的魅力,在於其有許多定義、模式、生態都是待釐清與模糊的,並擁有許多同時存在的矛盾性,包括NFT金融投機性和去中心烏托邦理想性,炒作的特質一部分會加劇不平等,但在轉向其他應用時,卻能填補傳統世界在種族、性別和地緣政治方面產生更多的公平。
鏈上的藝術生態,也讓傳統藝術產業的既定角色開始產生質變。包括鏈上藝術品常常具備「參與」與「擁有」雙重特性,藝術家可能同時是藏家、平台方等多重角色,藏家可以替代拍賣行的角色,執行出價與競標等。這些行為、角色定位都仍是液態、未定型的,在去年首批領取《典藏ARTouch》NFT會員卡的會員,有一半以上留下了他們的虛擬錢包地址,為了服務這批媒體爭取的新會員的閱聽習慣,2023年《典藏ARTouch》將明確新增Web3的相關媒體內容。其中一項就是與區塊鏈藝術媒體c2x3展開定期合作,而首次合作專題,即是「Web3藝術產業入門指南」。期待透過Web3藏家端、藝術機構、藝術家、虛擬藝廊、區塊鏈開發、智能合約等地毯式的訪談,讓Web2的受眾能從更多端點理解Web3的生態面貌。
「忽視」並無法阻止趨勢與變動,成為參與者與理解者,至少能有看到航道的資格。(文/張玉音)
專題文章

文字女工與一位母親,與科技阿宅腦公的跨域聯姻,對於解析科技、科學與藝術等解疆界議題特別熱衷,並致力催化美感教育相關議題報導,與實踐藝術媒體數位轉型的可能。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並擔任文化部、交通部觀光局指導的「台灣藝術指南」專冊、「台灣藝術指南TAIWAN ART GUIDE」APP研發計畫主持,以及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曾任《典藏.今藝術》企畫編輯、副主編、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理事,現為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總編輯。

由一群區塊鏈藝術觀察者和收藏家所組成,長期關注於生成藝術的發展,並對於 NFT 藝術市場和生態圈感到興奮與好奇。近年嘗試透過書寫,記錄數位藝術在區塊鏈發生的事情、挖掘新興萌芽的藝術創作、剖析創作技巧與科技應用,並針對特定主題作品進行收藏。c2x3 希望可以作為科技─ 藝術─ 群眾之間的橋樑,陪伴大家跨越科技冰冷的高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