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1年5月26日,法國的《世界日報》以《奧塞博物館館長羅蘭斯.德.卡斯 (Laurence des Cars) 將成為首位領導羅浮宮博物館的女性》為標題,報導了法國總統馬克宏(Emanuel Macron),實踐了他在文化政策上重視女性的承諾,任命了新任的羅浮宮博物館公共機構的館長(Etablissement public du musée du Louvre,簡稱羅浮宮)。奧塞博物館(Musée d’Orsay ,簡稱奧塞)的館長Des Cars女士,將自9月1日起,接任羅浮宮的現任館長讓呂克.馬丁內斯(Jean-Luc Martinez)的職務。
奧塞與國立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分別以典藏西洋藝術和華夏文明瑰寶而享譽國際。從2001年至2017年的16年間,故宮與奧塞共合作過一個聯展和一個特展。筆者有榮幸曾參與故宮與奧塞的交流盛事,特以此文介紹奧塞的發展史,法國總統的文化政策對奧塞的建樹,以及曾與故宮合作的奧塞與橘園美術館的館長,以饗讀者。

任期2017年至2021年的館長羅蘭斯.德.卡斯是19和20世紀初的藝術史家,法國遺產總研究員(conservateurs généraux du patrimoine)任教於羅浮宮學院(École du Louvre)。曾就讀巴黎第四─索邦大學(université Paris IV-Sorbonne)、 羅浮宮學院、國家遺產學院(École nationale du patrimoine)。1994 年起任職奧塞長達13年之後,自2007年起,負責法國博物館機構(Agence France-Muséums),籌備羅浮宮在阿布達比分館(Louvre Abou Dhabi)的科學事務。2014年,由文化部長 Aurélie Filippetti 任命為奧塞所屬的橘園美術館館長。2017年2月27日,時任總統歐蘭德(François Hollande),任命Des Cars自2017年3月15日起升任奧塞館長。

任期2013年至2021年的羅浮宮館長讓呂克.馬丁內斯從2013年起,連續擔任羅浮宮兩任館長,是古希臘雕塑的考古和藝術史學家。1997年成為羅浮宮首席遺產研究員(conservateur en chef du patrimoine),升任館長之前,原為羅浮宮古希臘、伊特魯里亞和古羅馬處(département des Antiquités grecques, étrusques et romaines)的處長,並任教於母校羅浮宮學院。

奧塞的歷史印記
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Bonaparte)時代
位於塞納河左岸的奧塞,在法國歷史上,承載了一個世紀的政經與文化興衰。最早在法國的第四個王朝(Valois),現址原來是瑪歌皇后(Marguerite de Valois)的庭院舊址。1810年,第一帝國的拿破崙一世,下令於奧塞碼頭興建奧塞宮(Palais d’Orsay),1838年竣工後,成為法國外交部,之後相繼為最高行政法院以及審計部所在地。
拿破崙三世(Napoléon III)時代
1852至1870年間,第二帝國的拿破崙三世指示奧斯曼男爵(Georges-Eugène Haussmann)執行巴黎都市重建計畫,使市容煥然一新。
1870年,拿破崙三世因普法戰爭敗北之後,對抗第二帝國的巴黎公社(Paris Commune)於1871年3月,將奧塞宮焚燒成廢墟。此時的法國經貿蕭條,直到仿效英國,發展工業革命,才漸復甦。
由火車站到博物館的轉型計劃
1900年,在巴黎舉辦了以「世紀回顧」(Le bilan d’un siècle)為主題的萬國博覽會,為了迎接此盛會,奧塞宮的廢墟原址,被改建成奧塞火車站及奧塞宮旅館。

1870年至1914年間,第二次工業革命帶動了法國鐵路等公共運輸建設,巴黎奧爾良集團(Compagnie du chemin de fer Paris à Orléans)標得奧塞宮的廢墟後,建造了嶄新的火車站,1898年開幕時,亦包括有370間客房的豪華旅館與宴會廳。然而,1939年,因火車站空間不敷使用,以及鐵路地下化的發展,功能漸失的火車站,曾險些於1970年被拆除,所幸文化部提出轉型為博物館的計劃。
法國總統的文化政策
1974年,轉型計劃首先由法國前總統龐畢度(Georges Pompidou)在卸任前指示研議,之後有賴繼任的季斯卡 (Valéry Giscard d’Estaing)決議,以及續任的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的貫徹,方能成局。奧塞由火車站轉型成博物館的計劃,歷經了16年,三位國家元首的遠見與決策,對此法國重要的文化建設影響深遠。


奧塞的典藏的整合
奧塞有7個典藏單位,八萬多件館藏,橫跨1848年至1914年間的西洋藝術史,包括繪畫、雕塑、勳章、裝飾藝術、建築、攝影、素描及粉彩等。
19世紀以來,法國政府推動了數次國家博物館與文物整合計劃,奧塞因此政策,集結了羅浮宮、盧森堡美術館(Musée de Luxembourg)、國立網球場現代美術館(Galerie nationale du Jeu de Paume)、東京宮(Palais de Tokyo)的現代藝術國家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d’art moderne)、現代外國畫派博物館(Musée des Écoles étrangères contemporaines)、貢比涅城堡(Château de Compiègne)、楓丹白露宮(Château de Fontainebleau),以及裝飾藝術博物館(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等館的典藏。此外,在1986年創館之前,法國政府曾指派羅浮宮繪畫處處長 Michel Laclotte 為奧塞轉型籌備總監,帶領專業團隊整合及佈展羅浮宮及各館所移撥的作品。

奧塞博物館與橘園博物館公共法人機構
1970年起,法國許多隸屬於文化通訊部(Ministère de la Culture et de la Communication)的國立博物館司(Direction des musées nationaux)的國立文博機構,陸續轉型成公共機構(Établissement public)。2004年,奧塞轉型為公共行政機構(Etablissement public à caractère administratif)之後,艾貝爾美術館(Musée Hébert)與橘園美術館(Musée de l’Orangerie)相繼併入,奧塞依2013年12月26日的法條,更名為奧塞博物館與橘園博物館公共機構。
艾貝爾美術館(Musée national Hébert)
2004年,與奧塞合併的艾貝爾美術館,原來為學院派畫家艾貝爾公爵(Ernest Hébert)的故居。曾擔任兩次法蘭西羅馬學院(Académie de France à Rome)院長。法國第二帝國和第三共和國(La IIIe République)時期,曾受命裝飾巴黎的萬神殿(Panthéon)。1974年,其養子將建物遺贈給國家後,於1984年轉型為美術館。

橘園美術館(Musée de l’Orangerie)
2010年5月27日,與奧塞合併的橘園美術館,建於1852年,位於塞納河右岸的杜樂麗花園(Jardin des Tuileries),最初是為了儲存花園採收的橘子。1912年,轉型為典藏印象派與後印象派的美術館。2000年起,曾歷經6年的地下擴建計劃。

奧塞博物館更名
法國前總統季斯卡於2020年12月2日,以94 歲高齡,不幸因感染COVID-19而往生後,2021年3月29日,文化部長 Roselyne Bachelot 宣布,法國政府為了向催生奧塞的前總統季斯卡致敬,經與馬克宏總統、前總統季斯卡家屬、巴黎市長Anne Hidalgo、以及奧塞館長des Cars商議後,決議將前總統的全名附加在奧塞館名之後,成為「奧塞暨橘園與瓦萊里.季斯卡.德斯坦博物館」 (Musée d’Orsay, de l’Orangerie, Valéry Giscard d’Estaing)。

奧塞的歷任館長
奧塞的館長,是由法國總統任命,第一任任期為5年,續任為3年。奧塞自1986年創館迄2021年8月31日,共任命了7位館長,依續為 Jean Jenger、Françoise Cachin、Henri Loyrette、Dominique Viéville、Serge Lemoine、Guy Cogeval、Laurence des Cars。
奧塞所屬的橘園美術館館長,由奧塞館長推薦,文化部部長任命。故宮與法國的博物館交流始於1993年,以上所列奧塞館長,有六位館長曾在任內與故宮及台灣文博界有交流。此外,亦包括兩位橘園美術館館長。
與故宮曾交流的奧塞館長
任期1986年至1994年的法蘭索瓦.卡欣館長(Françoise Cachin)是藝術與考古學家。1969 年至1978 年,曾任職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巴黎東京宮及龐畢度中心(centre Georges-Pompidou)。在擔任奧塞館長前,曾參與1978年起的奧塞籌建計劃。後由文化和法語國家部部長,任命為該部的法國博物館司司長(Musées de France)。2007年,因發起反對羅浮宮在阿布達比(Abou Dhabi)的分館計劃,離開國家博物館藝術委員會(conseil artistique des Musées nationaux),以及法美文化協會主席的職位(Association culturelle franco-américaine Frame)。

任期1994年至2001年的亨利.羅瑞特館長(Henri Loyrette)是19世紀印象派藝術史專家,曾參與1978年起的奧塞籌建計劃。擔任7年奧塞館長之後,2001年,法國前總統席哈克,任命 Loyrette館長為羅浮宮館長。現職國務委員(conseiller d’État),以及促進對法國贊助的工商贊助發展協會主席(président d’Admical)。
1975年,曾赴羅馬法蘭西學院研習兩年,1978 年起任奧塞研究員,1995 年成為遺產總硏究員,1997 年獲選為法蘭西學會(Académie des beaux-arts)最年輕的院士。擔任羅浮宮館長的12年間,成立了新的伊斯蘭、古東羅馬,以及裝飾藝術部門。2012年,羅浮宮在法國北方的羅浮朗斯分館(Louvre-Lens)落成,Loyrette館長是計劃的功臣。此外,他對推動羅浮宮在阿布達比的分館建設亦有貢獻,曾擔任籌備此計劃的法國博物館科學委員會主席。

Loyrette館長在羅浮宮館長任內,促成了「西方神話與傳說─羅浮宮珍藏展」(Mythes et Légendes en Occident: Collection du Musée du Louvre)在故宮展出。

此外,2009年9月,Loyrette館長曾為任內首推的羅浮宮的典藏電影《臉》(Visage)來台。2006年,導演蔡明亮從200多位國際導演中脫穎而出,歷經3年完成長片。此片曾參與第62屆坎城影展的正式競賽片。

任期2001年至2008年的塞爾勒.勒摩尼館長(Serge Lemoine)為歷史和地理學士、藝術史博士,以及20世紀抽象藝術專家。曾任教於羅浮宮學院和巴黎第四索邦大學。2001 年被任命為奧塞館長前,曾於1986年至2001年間,擔任法國東南部的格勒諾布爾博物館(Musée de Grenoble)館長。

2001年,Lemoine館長初任奧塞館長時,故宮與奧塞合作了「從普桑到塞尚─法國繪畫三百年」聯展。該展由法國文化部博物館司所屬的國立博物館聯合會(Réunion des musées nationaux)統籌,邀集了27家法國的國立博物館共襄盛舉。此聯展是法國回饋故宮1998年赴法國巴黎大皇宮「帝國的回憶─台北 ‧ 國立故宮博物院瑰寶」特展。回饋展的內容橫跨1627年的巴洛克到1905年的野獸派,共計65幅油畫與15幅素描 。奧塞特別慷慨出借了19幅重量級作品。

任期2008年至2017年的吉.格奇瓦館長(Guy Cogeval)是1890年代法國那比派(Les Nabis)專家。自1985年起任職奧塞,之後亦曾於里昂美術館(Musée des beaux-arts de Lyon)及羅浮宮服務。2008年接任奧塞館長前,曾擔任法國國家紀念碑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des monuments français),以及加拿大蒙特利爾美術館的館長(Musée des beaux-arts de Montréal)。

2017年,Cogeval館長慷慨促成了「印象 ‧ 左岸─奧塞美術館三十週年大展」來故宮展出。策展人,前奧塞藝術典藏及繪畫處處長Xavier Rey,特別精選了69件,橫跨1848年至1914年間的西洋藝術史經典畫作。
此特展是為了法國與韓國建交130週年而策劃,原只計劃在韓國首爾藝術中心(The Seoul Arts Center)的漢佳瀾藝術館(Hangaram Arts Center Museum)展出。2016年,因緣際會,Cogeval館長特別授權,使台灣觀眾在相隔6年後,有幸再欣賞奧塞的精典館藏。
在故宮展出時,原展期為4月8日至7月24日,感謝接任的Des Cars館長,在上任之初,特別首肯在台延展至8月28日,使更多台灣觀眾,尤其是學子們,能於暑假期間欣賞可貴的西洋藝術經典作品。

禮讚奧塞30周年
2016年6月23日,筆者代表故宮,出席了奧塞30週年館慶,很榮幸拜會了時任館長的Cogeval ,洽詢奧塞特展來台展出的意願。同年11月22日,在Cogeval 館長卸任前,法國政府特別在奧塞授予了文化界至高榮譽的榮譽軍官級勳章(Officier de la Légion d’Honneur),表彰其對文化及奧塞的貢獻。

橘園美術館任期2008年至2011年的艾馬內.貝翁館長(Emmanuel Bréon)是裝飾藝術專家以及法國遺產總硏究員,2008年被任命為橘園美術館館長前,籌備創立了法國中北部的布洛涅─比揚古30年代博物館(Musée des Années Trente Boulogne-Billancourt),從1983年起擔任館長達25年。2011年起任巴黎建築與遺產城(Cité de l’architecture et du patrimoine, Paris)的繪畫處處長;2016年起任法國裝飾藝術協會理事長(Association Art Deco de France)。

任期2017年至今的塞西爾.德布雷 館長(Cécile Debray)是現當代繪畫藝術史及馬蒂斯專家。2017 年起出任橘園美術館館長前,曾擔任沙托魯博物館館長(musées de Châteauroux),亦曾任職於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國立博物館聯合會及香榭麗舍大皇宮(Réunion des musées nationaux et du Grand Palais des Champs-Élysées)、國家現代藝術博物館 / 龐畢杜中心(Musée national d’art moderne / Centre Pompidou)。
2019年,故宮於嘉義的南部院區,推出「奇幻嘉年華一21世紀博物館特展」,此虛擬實境的作品VR展,由HTC VIVE Arts和故宮、羅浮宮、英國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橘園美術館、德國舊國家美術館(Alte Nationalgalerie)、慕夏基金會(Mucha Foundation)合作。Debray 館長受邀出席了配合特展,在台北故宮舉辦的「新虛擬x明日實境─21世紀博物館藝術科技研討會」。

結語:向法國前總統季斯卡致敬
前總統季斯卡於 2020年底逝世後,在疫情期間,奧塞特別於2020年12月9日開放大廳,供大衆留言致哀,其中一位致哀者留言緬懷:「具思想、遠見、意志、現代性的政治家,今天的許多事情都帶有您行動的印記……感謝您為他人服務了一生。」
1992年5月6日,季斯卡前總統伉儷曾參訪故宮,筆者曾有幸陪同前院長秦孝儀接待。44年前,季斯卡前總統的文化宏觀,使巴黎誕生了一個傲視全球的博物館,今特以此文向催生奧塞的貢獻者,重視文化的法國國家元首,以及給予台灣藝術愛好者珍貴獻禮的館長們,致上最崇高的敬意與謝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