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

【高森信男專欄】2010年代國際藝壇交流筆記:比較遠的亞細亞
新加坡雖理所當然地身為東南亞的一份子,但其社會結構及藝術制度皆可視為不同於多數東南亞國家的體制典範。此外,在「南向」思維...
【張寶成專欄】樂之道,生之慾:2010年代回顧及其展望(下)
2010年代有著自己的前史與未來,它循著之前的無數小徑與岔路而來,也為後續的未知時光留下伏筆。一路走來,能夠緊追技術發展...
【張寶成專欄】樂之道,生之慾:2010年代回顧及其展望(上)
猶記漫畫譯者同時也曾是電子音樂家的謝仲其跟我說過,「初聞Merzbow(日本噪音藝術家秋田昌美)的錄音,就知道音樂世界已...
【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十年一瞬,回望藝術產業的現象與熱潮
在全球化的推波助瀾,亞洲藏家與各樣國際藝術項目的交流更為密切,收藏版圖也在西風東漸之下益發多元。而在臺灣本地持續蓬勃發展...
【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呂佩怡和吳牧青談2011-2020十年文化藝術現象回顧
2024年的現在,若我們再回頭去看這10年之間的藝術和社會運動消長的變化,是不是有被我們輕忽的現象,而這些現象在當代的意...
【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2019-2020: 疫情前夕的價值部署
自2019年初四場藝博會同時舉辦、臺南市美術館2館開館、文策院正式施行,到「同婚專法」通過、《文化基本法》上路、《文獎條...
【高森信男專欄】2010年代國際藝壇交流筆記:比較近的亞細亞
2010年代離臺灣較近的亞洲國家各自踏上了何種藝術發展的軌跡?韓國藝壇受惠於2010年代的高度經濟成長,並隨著韓國整體競...
【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2017-2018:以史觀再述創作流變,全臺藝文館舍陸續啟用
綜觀此兩年,全臺重大藝文館舍接連啟用或進行翻修,顯見社會對展演空間的使用需求與品質優化益發重視。2017年,文化部將空軍...
【吳思鋒專欄】澳門,轉運他者的評論朋友
許多時候,我更寧願用「流動」代換職業或專業,感覺「現實」遠近,也就不會被「多元開放」的表演藝術產業描述自我欺瞞。但也因為...
【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2015-2016: 藝術的體制化現象似乎也從這時期開始逐步建置
這兩年也是各美術館大舉開館與行政體系改制的時期,包含2015年空總創新基地成立,開始推動青年創業與社會創新計畫、林平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