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呂佩怡和吳牧青談2011-2020十年文化藝術現象回顧

【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呂佩怡和吳牧青談2011-2020十年文化藝術現象回顧

【A Look Back at the Contemporary Period's Major Art Events, 2011-2020】

2024年的現在,若我們再回頭去看這10年之間的藝術和社會運動消長的變化,是不是有被我們輕忽的現象,而這些現象在當代的意義是否能更指認出一種對於藝術史觀的新認識論?因此,我們邀請自2010年代起關注臺灣藝術與社會運動之交互現象的呂佩怡和吳牧青,談談他們如何回望這10年間的重大藝文事件。
2011年至2020年間,前半葉伴隨著眾多社會抗爭運動一直到太陽花學運,當代藝術和社會運動之間一直是積極互動的狀態,也出現具有相對標誌性的現象,這10年的下半葉卻迅速沉寂,迎面而來的反而是標案文化之政府成為藝術文化圈最大案主的現象。2024年的現在,若我們再回頭去看這10年之間的藝術和社會運動消長的變化,是不是有被我們輕忽的現象,而這些現象在當代的意義是否能更指認出一種對於藝術史觀的新認識論?因此...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陳晞(Sid Chen)( 133篇 )

藝評書寫與研究者,第13屆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理事長,曾任典藏雜誌社(《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社群暨企劃主編。目前關注異質性的創作與勞動,長期研究繪畫性與敘事性等命題,對於另類文化和視覺語言的迷因混種亦深感興趣。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CLABO實驗波》、《端傳媒》、《非池中藝術網》、《Fliper》、《ARTSPIRE》、《500輯》、《藝術認證》、《歷史文物》、《新北美誌》等。

E-MAIL |sidtjh@gmail.com

陳思宇(Sih-Yu Chen)( 106篇 )

藝術研究與書寫者。主要關注計畫型藝術創作、音像藝術與文化環境等。近期正嘗試藝文內容的另類編輯。文章散見於日本媒體《artscape》、《典藏ARTouch》、《藝術觀點ACT》、《歷史文物》等。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現任典藏雜誌社企劃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曾任公視《藝術很有事》節目「周書毅與鄭志忠,擁抱差異的劇場實驗」企劃編輯、《藝術觀點ACT》執行主編。E-mail: sihyu032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