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佩怡
藝術即抗爭:與撒烏瓦知部落合作的《植—物 新樂園》為行動計畫
「藝術即抗爭」作為特定價值的載體,可引起社會及政治改革的實踐,也可彰顯個人的生活權利及其社會正義。不僅為公共討論創造空 ...
非暴力抗爭運動當下,創意與藝術實踐:抗爭現場的藝述?藝術?
318學運二十四天的佔領期間,抗爭現場的創意生產與藝術實踐,我們該如何透過當代藝術的視角,看待過程中生產的「物」?這些藝...
當代藝術與社會運動之間的關係,是平行世界、互相衝突或是互為主體?
我們可否視「藝術/運動」為擴張的藝術範疇?當代藝術的機制,包括美術館、雙年展、藝術獎項、藝文政策等,在社會運動當中可扮演...
【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呂佩怡和吳牧青談2011-2020十年文化藝術現象回顧
2024年的現在,若我們再回頭去看這10年之間的藝術和社會運動消長的變化,是不是有被我們輕忽的現象,而這些現象在當代的意...
【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2015-2016: 藝術的體制化現象似乎也從這時期開始逐步建置
這兩年也是各美術館大舉開館與行政體系改制的時期,包含2015年空總創新基地成立,開始推動青年創業與社會創新計畫、林平接任...
【專題】回望當代:’11-’20藝術大事記
自2月2日至2月29日,典藏ARTouch將於每週一至週四,以8篇的篇幅帶來「回望當代:‘2011-2020 藝術大事記...
「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公布徵件簡章與國際評審團,開放全球徵件自2024年4月1日至4月26日
桃園市立美術館辦理的「2025桃源國際藝術獎」即日公布徵件簡章,將於2024年4月1日起至4月26日開放全球徵件,為鼓勵...
20年獎項的品味、社會性與其再現:台新藝術20週年大展論壇側記(上)
台新藝術獎20年之際,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於北師美術館舉辦「NEXT: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與系列論壇。首日開場安排...
前衛藝術的地方性展現:《流變的展覽:北縣美展與前衛實驗1992-1997》新書發表
今年11月由新北市政府文化局與新北市美術館籌備處出版的《流變的展覽:北縣美展與前衛實驗1992-1997》於11月8日舉...
策展意識與獨立意識:重審台灣策展二十年
「二十年」正是一個很有趣的時代與歷史分界點,由現在往回尋溯,那便是發生於九○年代初期解嚴後不久的台灣。那幾年間台灣引進「...
文章導覽
1
2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