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由,毋寧死!
與其沒有自由,不如自由過頭!繼暢銷扭蛋《什麼都不思考的人》,パンダの穴(熊貓之穴)設計的另一巨作《自由すぎる女神(自由過頭的女神)》至今已出到第二彈!(相關閱讀:扭蛋裡的藝術史:經典扭蛋「什麼都不思考的人」與羅丹的未竟之作)讓平常正經嚴肅的自由女神放鬆筋骨,喝啤酒、戴墨鏡,甚至噴點止汗劑,造型多變,趴著、躺著、坐著甚至下腰,挑戰女神的筋骨柔軟度,各種奇怪姿勢,一開賣便廣受大眾歡迎!
「自由過頭的女神」第一彈宣傳圖。(圖片源自TAKARATOMY A.R.T.S網站)
正在交換名片的自由女神。名片上方還印出了小小的「女神」二字。
自由女神像(Statue of Liberty),又稱「自由照耀世界」(英文:Liberty Enlightening the World,法文:Liberté éclairant le monde),是法國為慶祝美國獨立100周年,法國政府贈與美國的禮物。1942年美國政府將自由女神像列為國家級文物,1984年指定為世界遺產。自由女神像現今已成為美國的象徵,在各類美劇、電影中頻繁出現,不過,自由女神像是我們看似熟悉的陌生人,本篇文章將為讀者揭露您所不知的女神二三事!
自由女神的前世今生
自由女神的樣貌曾幾經修改,如同現在的設計師需花費頗多時間與業主溝通,140年前的雕塑家在和贊助者溝通的過程中當然也為此修改了許多設計。
自由女神一開始可是一名埃及女性,創作者巴托爾迪(Frédéric Auguste Barthold,1834-1904)最初的構想希望在埃及蘇伊士運河旁港口建造,為了配合當地人物形象,繪製了草圖與模型,塑造一名高舉火炬的埃及女性,計畫將這座巨型燈塔放置於港口入口處,為往來船隻提供燈火指引,不過由於耗資甚大,並未獲得埃及總督的支持,最後並沒有施行這個提案。
提到自由革命的形象,不可忽略1830年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1798-1863)的知名巨作《自由引導人民》(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自由引導人民》描寫了法國1830年的七月革命,畫面中央的女性右手高舉旗幟、左手持槍,率領身後拿著各式武器的民眾奔向前方,女子與群眾踩著諸多橫倒的屍體前進,寫實描繪了革命中血腥衝突的代價,整個畫面充滿動態、硝煙與一的的亂石廢墟,《自由引導人民》成為了民眾對抗暴政、追求自由的經典圖像範式。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導人民》。(©維基百科)
巴托爾迪的自由女神像1850年代開始設計,不同於《自由引導人民》,衣著整齊,右手筆直地舉著火炬,刻意做出不具動感的挺拔姿態,左手捧著的石板以羅馬數字書寫美國獨立宣言簽署日期:「JULY IV MDCCLXXVI」(1776年7月4日),腳下是斷開的鎖鏈,象徵著已掙脫暴政的束縛。
看似躺著看書的自由女神,其實手捧著的是書寫美國獨立宣言簽署日期的石板。(圖片源自TAKARATOMY A.R.T.S網站)
不過,弔詭的是,原先構想的自由女神像頭戴一種傘狀帽(Pileus),這種傘狀帽原先是古羅馬獲釋奴隸佩戴的帽子,《自由領導人民》中高舉旗幟的女性也戴著這種傘狀帽,象徵反抗暴政。或許因為這種帽子令人聯想到廢奴主義,1869年巴特勒迪完成的設計選擇了帶有七道尖芒的皇冠,這象徵著太陽與七大洋,高舉的火炬共同象徵著即自由照耀世界。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導人民》局部。(©維基百科)
自由的民眾集資始祖
為了籌措建造自由女神的經費,巴托爾迪採用了至今仍蔚為潮流的方式──「集資」。如同現代集資有多種「贊助方案」,巴托爾迪也規劃了不同的贊助方法。首先,開放雕塑工廠觀光,向參訪者收取「門票」,回饋品為限量版自由女神模型,可說是觀光工廠的始祖。
其次,巴托爾迪拍賣藝術品及相關手稿,為了增加曝光度、尋求贊助,巴托爾迪讓自由女神像的局部部位「巡迴展出」,分別在1876年費城博覽會中展出自由女神持火炬的手,1878年在巴黎世界博覽會展出自由女神像的頭部。巡迴展出後,自由女神像聲名大噪,巴托爾迪公開捐贈芳名錄,不論金額多寡,都一一將捐贈者的名字刊登在報紙上,讓許多小市民既可以小額贊助,又能藉登報提升個人聲望,因此,建造自由女神像的資金很快就籌措達標。
1876年費城世博會。(©維基百科)
1878年,自由女神像的頭部在巴黎世界博覽會上展出。(©維基百科)
自由女神的自由複製
青銅鏽色的自由女神說明了她在美國自由島(Liberty Island,舊稱貝德羅島Bedloe's Island)上矗立的長久歲月,許多新移民來美國尋找新機會、工作與自由,進入紐約港前,都會先在船上遠遠看到自由女神像堅毅的身影,對新移民來說,也象徵脫離貧困與壓迫,更表達了美國人民爭取民主自由的精神。
和德拉洛瓦的《自由領導人民》一樣,手持火炬的自由女神的形象成為一個追尋民主自由的經典,之後不斷被複製。全世界有超過300座大大小小自由女神像的分身,其中最有名的分別是位於法國塞納河畔的縮小版,以及日本台場的複製品。自由女神的名氣也讓世紀各的的創作者修圖、惡搞。
此外,自由女神的經典姿勢也經常出現於社會運動場合,近日風行的香港「民主女神像」左手高舉旗幟,右手持雨傘,戴著頭盔與濾毒罐,成為香港新一代的抗暴象徵。
香港「民主女神像」模型。(圖片取自官方Facebook「Lady Liberty HK 香港民主女神」)
值得一提的是,自由女神的形象也曾出現於中國。1989年,北京大學生與市民在天安門廣場要求政府處理通貨膨脹、失業等問題,並要求新聞自由、民主政治與結社自由等,五月中旬,抗爭規模擴大,學生發起絕食,六四天安門事件前幾天,抗議的學生豎立起一尊「民主女神」像最為抗爭運動的象徵,並獻給絕食的學生,這件雕像由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北京舞蹈學院等八所院校多位學生,在四天內趕製而成。5月30日運至天安門廣場,並發表《民主之神宣言》:「……久違了,民主之神!70年前,我們的前輩曾高聲呼喚過妳的名字。……我們堅信真正的民主到來之日,我們一定會再來廣場,樹立起一座雄偉、高大、永遠的民主之神像。」只可惜,北京市的天安門管理委員會立刻聲明廣場的女神像違反管理規定,並指控是「對國家尊嚴與民族形象的污辱與踐踏」。四天後,民主女神和許多抗議群眾在軍隊清場中消逝在歷史之中。雖然中國的「民主女神」壽命極短,但之後世界各地紀念六四事件的遊行集會中,人們經常高舉民主女神塑像複製品,也算是自由的活在人們的記憶之中了。
香港為紀念六四事件21週年而立的民主女神像。(©維基百科)
《太過自由的女神》的搞怪姿勢正如其名,讓自由女神逃脫原作賦予的嚴肅意義,然而若無自由,又怎能創作這些有趣的作品呢?不論如何,太過自由,總比失去自由好吧。
「自由過頭的女神」第二彈宣傳圖。(圖片源自TAKARATOMY A.R.T.S網站)
陳羋重( 10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