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藝術收藏不掉隊!給年輕藏家的新手指南,直擊「ONE ART Taipei 2025」三千美金收藏入門

藝術收藏不掉隊!給年輕藏家的新手指南,直擊「ONE ART Taipei 2025」三千美金收藏入門

Keeping Up with Art Collecting! A Beginner's Guide for Young Collectors, A Look at “ONE ART Taipei 2025” Best Buy 3,000 USD

在當代多元的藝術購藏氛圍下,年輕藏家的型態也逐漸有了新的面貌,他們不僅注重作品的美學價值,更強調與個人價值觀共鳴,以及與藝術家建立真實連結、陪伴藝術家一同成長。李品濤、宋文、謝亞修三位年輕藏家,正是這股新興力量的關鍵人物之一。本文邀請到這三位藏家來跟我們分享他們的收藏理念、對藝術市場的觀察,以及對新進藏家的建議;同時,也以命題問答的方式,試問如果有3000美金,會推薦購藏今年「ONE ART Taipei」中哪些作品。

近年來,在各式的藝術博覽會中都可以看到有不少新興收藏家踏入藝術收藏的領域,且相比傳統藝術博覽會的壯觀場地,飯店型的博覽會以精緻且私人化的展示空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藏家進場。今年(2025)即將開展的「ONE ART Taipei」就是一個案例,該博覽會不僅降低了藝術收藏的門檻,也創造出更親密的購藏體驗,讓參觀者得以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感受藝術的氛圍。

在當代多元的藝術購藏氛圍下,年輕藏家的型態也逐漸有了新的面貌,他們不僅注重作品的美學價值,更強調與個人價值觀共鳴,以及與藝術家建立真實連結、陪伴藝術家一同成長。李品濤、宋文、謝亞修三位年輕藏家,正是這股新興力量的關鍵人物之一。本文邀請到這三位藏家來跟我們分享他們的收藏理念、對藝術市場的觀察,以及對新進藏家的建議;同時,也以命題問答的方式,試問如果有3000美金,會推薦購藏今年「ONE ART Taipei」中哪些作品;而在展覽現場也會在3000美金的作品旁貼上「BEST BUY」的貼紙,供觀眾辨認。希冀透過他們的經驗與見解,能為欲踏入藝術收藏領域的新人提供參考,也啟發更多人能參與這個充滿活力與創造力的場域。

「ONE ART Taipei」展會現場也會在3000美金的作品旁貼上「BEST BUY」的貼紙,供觀眾辨認。ONE ART Taipei提供

購藏的敲門磚

談起為什麼會踏入藝術收藏的領域,謝亞修不諱言表示,家中本來就有在收藏藝術作品,不過以前多數是透過朋友的介紹購買。原先畢業自工商管理學系的他,畢業後毅然決然前往米蘭攻讀服裝設計,隨後更在倫敦蘇富比藝術學院研讀藝術史,補足自己的藝術專業知識後,他開始更有系統性地收藏,也開始為家中既有的藝術收藏品做更有系統的規劃。

謝亞修在倫敦蘇富比藝術學院研讀藝術史後,開始更有系統性地收藏。圖為青年世代收藏家謝亞修。Photo credit to: GQ Taiwan and James Lin

李品濤大學同樣學的是商,他長期浸淫在藝術文化中,不僅與朋友共同營運劇團,周圍也有許多朋友在從事藝術創作,現在更創辦了結合時尚選品和藝術展覽空間的LIGHTWELL;不過談到他的第一件藝術收藏,他回憶道,自己是因緣際會去了朋友的工作室看他的壁畫創作,突然被一件小幅的作品吸引,才開啟了購藏藝術品的大門。

宋文則表示自己大學時期在倫敦就是主修插畫,家人也多是讀藝術與設計相關科系,家庭中所營造的生活環境,讓藝術已經成為他生活中理所當然的存在;再者,他從兒童時期就有蒐集各種玩具和漫畫的習慣,隨著年齡增長,那些令他心動、產生共鳴或連結的藝術品,也會促使他想要更深入地了解,甚至珍藏。

交出你的收藏策略!

三位藝術收藏家的起始點不盡相同,不過不外乎都長期浸淫在藝術與文化的氛圍中,再逐步釐清自己的收藏喜好、或是等待一個開始的契機。而收藏除了牽涉到他們的個人品味之外,更與自身的成長經驗息息相關。收藏家之一的謝亞修表示,如果以媒材來劃分的話,他對於平面作品的接受度較大,也會傾向於思考什麼東西比較適合自己,並期待跟著藝術家一起成長。

「就像是我們都會欣賞LGBT+的作品,但這個主題跟我的切身關係沒有那麼近,我會理解但不會去收藏。不過我個人很喜歡藝術家范揚宗,他的東西某一程度跟LGBT+有關係,但另一層所呈現的是台灣氣候獨有的潮濕環境,像是這裡的太陽所創造出來的充滿水氣的炙熱色彩,以及畫面中游泳池的磁磚邊邊,會有因過度潮濕而長出的青苔,這樣的描繪的方式跟我印象中的台灣環境是相符合的。」謝亞修說道。

他另一個收藏的角度是從自己所學的專業藝術史切入,他很願意深入研究藝術家,如果看到可以跟藝術史呼應的角度,也會想要進行收藏。

「藝術本質對我來說是對話。」 李品濤表示,他認為藝術收藏並非等於藝術投資,甚至認為如果要進行投資的話,市場上有更多更好的投資標的可以選擇。藝術收藏對他來說,一直都是與藝術家的對話,「藝術家怎麼想很吸引我,我很喜歡知道別人是怎麼看待事情的。」尤其在面對不同的文化的時候,要如何透過藝術來溝通,甚至是「出圈」,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也因此,他一直以來也非常欣賞能在國際交流上有積極企圖的藝術家。

李品濤認為藝術收藏並非等於藝術投資,藝術收藏對他來說,一直都是與藝術家的對話。圖為青年世代收藏家李品濤,李品濤提供

而宋文的藝術收藏,則是越來越重視作品本身能帶給他的感受,只要遇到真正喜歡的作品,並不會特意考慮所謂的經濟價值,反而作品可以帶給他的藝術體驗,是更重要的。他認為當代的藏家們有年輕化的趨勢、對於藝術品的喜好與接受度也更加多元,而藝術家們在科技的演進之下,也創作出更多各式各樣的變化與作品,他自己首先會以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開始,然後參考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其技法所呈現出的風格與氛圍,進而選擇作品。

現在的他,也會特別留意適合在家裡擺放的藝術品,尤其是能讓小朋友看到能帶給他們正面能量與情緒的作品。

不藏私的3000美金推薦購藏

也不難怪,在如果有3000美金會推薦購藏今年「ONE ART Taipei」的哪些作品這題中,宋文點名的即是暮拉多元藝術空間的藝術家謝宜庭《兔子盆栽4號》與《大象之屋》,這兩件作品不僅可以感覺到藝術家用色的繽紛與活力,畫面的構圖也充滿童趣。

收藏家宋文的Best Buy 3,000 USD:謝宜庭《兔子盆栽4號》(Bunny Bonsai No.4), 30 x 30 cm 壓克力彩、畫布 Acrylic on Canvas,2024。ONE ART Taipei提供
收藏家宋文的Best Buy 3,000 USD:謝宜庭《大象之屋》(Bunny Bonsai No.4), 30 x 30 cm 壓克力彩、畫布,2024。ONE ART Taipei提供

謝亞修與李品濤則不約而同地選擇也趣畫廊帶來的藝術家劉昕穎。謝亞修認為劉昕穎的畫面構圖非常不同於一般常見的風景,用色與筆觸也獨具個人的風格,她所描繪的正是她生命所經驗的景色,並呈現既明亮又歡快的風格。李品濤則表示,劉昕穎是居住在馬來西亞的台灣藝術家,她也曾參與國際的藝博會,是積極與國際互動的藝術家,在創作方面也獨具個人的風格。

收藏家謝亞修、李品濤的Best Buy 3,000 USD:劉昕穎《隨風搖曳》(Branches were tossing in the wind.), 74 x 52 cm 壓克力彩、畫布,2024。ONE ART Taipei提供

謝亞修另外點名的是御陶坊的日本油畫家ミノリ(Minori),他認為縱觀這次的繪畫當中,她的作品充滿了日本人對於繪畫表現的經典風格,不過更重要的是,相較於過去的作品多是表達回憶、親密感與物件景色的關係,這次她越來越發展出一種抽離的感覺,顏色表現也從偏白到現在是呈現比較多彩的樣貌。從此可以看到藝術家創作脈絡上的轉折與變化,而通常有這樣新系列發展的時候,他也都會再重新分析與思考該藝術家。

收藏家謝亞修的Best Buy 3,000 USD:ミノリ(Minori )《無題》(Untitle) 91 x 72.7 cm 油彩,2024。ONE ART Taipei提供

李品濤另一件作品選擇的是飛皇畫廊帶來的藝術家李曜丞,他的理由不外乎是以自己的喜好出發。第一他本身是太空迷,李曜丞的作品恰巧呈現了宇宙中某種人類對應巨大環境的孤寂感覺;再來,他對於光的主題也很有興趣,李曜丞的作品也時常結合光線的運用,打造一透明、冷冽的風格。最後,他也很直白地笑說「因為我曾看過我的朋友收藏這件作品,而我看到的時候就立刻知道這可以擺在哪裡,這完全是我的喜好,而我喜歡的作品當然會希望自己可以常常看到它。」

收藏家李品濤的Best Buy 3,000 USD:李曜丞《趨光尋覓》(Chasing Light),43 15×9.5x14cm,溪石、環氧樹脂,2024。ONE ART Taipei提供

藝術收藏新手指南

談到要給其他青年世代、或是新手的收藏家建議的話,李品濤認為對他來說,藝術收藏有兩個前提,第一是購買自己可以負擔的,如果買超過可負擔的價位,就會對作品產生不切實際的期待,而收藏的心態要健康,才有可能持續去收藏。再來,就是要買自己喜歡的作品,藝術作品是沒有標準答案的,要花很多時間去做功課,像是看展覽、評論、多跟畫廊交流等,不過最終仍要回歸自己。

「藝術收藏是動態角力的結果,而藝術收藏的過程其實也是一種藝術體驗,更是一場與自己對話的旅程,很多收藏的作品都會映照自己的內在,而在這個過程中,認識其他喜愛藝術的人,找到與自我價值觀契合的投射,同樣也是收藏的重要部分。」李品濤說道。

謝亞修也同意不該以金融市場的角度這麼決斷地看待藝術市場。他認為許多人習慣將藝術品視為股票,認為低價買進、高價追逐就是對錯的分界,甚至將藝術家價格的起伏解讀為成功與否的指標。然而,藝術家的創作是一生心血的累積,他們用生命在傳遞價值與情感。價格高低固然由市場決定,但如果僅以市場為導向,忽視對作品的理解,那麼收藏品終將缺乏個人的特質與獨特性。

「在商業價值與藝術價值之間,其實並不存在絕對的規則。關鍵在於,能否對得起自己的眼光,並找到真正讓自己喜愛與共鳴的作品。捫心自問,自己喜歡的是什麼,這才是藝術收藏最純粹且長久的價值所在。」謝亞修說道。

最後,宋文也非常直接了當表示「從一件自己喜歡而可以共鳴的作品開始吧!不要想太多,而是遵從自己內心的聲音!」

宋文也非常直接了當表示「從一件自己喜歡而可以共鳴的作品開始吧!不要想太多,而是遵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圖為收藏家宋文。宋文提供

*本文與「ONE ART Taipei」合作企畫

陳思宇(Sih-Yu Chen)( 96篇 )

藝術書寫者。主要關注計畫型藝術創作、表演藝術、電影與當代影像,以及其他任何好玩的事。文章散見於日本媒體《artscape》、《典藏ARTouch》、《藝術觀點ACT》等,現任典藏雜誌社企畫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E-mail: sihyu0322@gmail.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