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Voices X Photo ONE 2025重塑藝術語境,展會亮點搶先看!

Voices X Photo ONE 2025重塑藝術語境,展會亮點搶先看!

Voices X Photo ONE 2025不僅是兩項展會首次合體呈現,更是第一次移師來到華山文創園區的東二四連棟場館舉行。 ​ 與多數藝術展會相較,在呈現格局形式上別開生面,透過多重角度的擺放、架設、呼應,在廣闊且無隔間的場域裡,成功證明沒有白牆的展出形式對於雕塑、裝置,乃至於繪畫觀賞的體驗都別有風韻。 ​ 本次展會展出的作品,不少出自常在重點藝術博覽會亮相之重要藝術家,如香港觀止堂長期經營塚本智也色光交錯,欲隱還明的繪畫,更能夠呈現藝術家以看似抽象手法,呈現五色水光、枝葉搖曳的日常景致,少了白牆卻多了繪畫間互文疏宕的韻致與空間。 ​

今年恰與臺北當代同期的Voices X Photo ONE 2025不僅是兩項展會首次合體呈現,更是第一次移師來到華山文創園區的東二四連棟場館舉行。與多數藝術展會相較,在呈現格局形式上別開生面,透過多重角度的擺放、架設、呼應,在廣闊且無隔間的場域裡,成功證明沒有白牆的展出形式對於雕塑、裝置,乃至於繪畫觀賞的體驗都別有風韻,本次展會展出的作品,不少出自常在重點藝術博覽會亮相之重要藝術家,如香港觀止堂長期經營塚本智也色光交錯,欲隱還明的繪畫,更能夠呈現藝術家以看似抽象手法,呈現五色水光、枝葉搖曳的日常景致,少了白牆卻多了繪畫間互文疏宕的韻致與空間。

朝代畫廊|宋璽德鏡射觀者邂逅

一進入展場,映入眼簾的就是朝代畫廊藝術家宋璽德老師的裝置作品,他於日本國立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研究科博士學位,並於AIM株式會社研習金屬加工技術後返臺任教,對於多樣材質深入研究,並且以剛硬的金屬捕捉描摹時光、磁立場等抽象概念,展場迎面而來的裝置徐徐轉動,如花如樹的結構綻放出波光粼粼的鏡射影像,偶爾觀者窺見自身倒影,令人如癡如醉。

Voices 2025 朝代畫廊宋璽德展區一景。(本刊資料室)

東之畫廊|韓旭東像素雕塑挑戰創作輪廓

今年以「邊緣」為題參與Voices的韓旭東,從2012年開始,嘗試以小塊角料黏合為「集成材」再進行雕刻,將木塊交錯組合正、負空間,藉幾何方塊營造出數位像素的印象。使用集成材雕刻擺脫了木材形狀的限制,且由小木塊自由拼組,只要在膠材許可範圍內,可製作巨型作品,且集成材廢料極少,使木雕更符合環境永續訴求。受學機械的女兒影響,開始學Arduino微控制器平臺,並且與木雕結合,使得局部作品可以依照程式指令運動,木雕的分區律動,同時挑戰了裝置與雕塑的邊界,以及作品實體存在的輪廓,而進入了結合科技的裝置藝術範疇。

Voices 2025 東之畫廊韓旭東展區一景。(本刊資料室)

NANZUKA|田名網敬一手繪動畫艷驚四座

去年八月甫離世的田名網敬一可謂日本國寶級的普普藝術先驅。本次有幸與日本東京的NANZUKA藝廊合作,呈獻田名網敬一豐富多樣的創作能量,除了帶來四張小幅手繪原作外,特別規劃了多投影銀幕的動畫展間,呈現其創作早期轟動一時的手繪動畫,精彩絢麗,讓觀眾有機會一窺二戰後日本知識份子的精神片段與審美試驗,在藝術家逝世後選擇在臺灣參展,也不僅是意義非凡的里程碑,更是在展開一連串全球巡迴前的重要宣告。

Voices 2025 NANZUKA田名網敬一展區一景。(本刊資料室)

延伸閱讀|探索生命經驗的壯遊,「田名網敬一 記憶的冒險」以拼貼構築現世的虛與實

德鴻畫廊|賴科維以媒材與工藝探問價值核心

1998年出生的臺灣新生代藝術家賴科維,是本次最年輕的參展藝術家,已有相當成熟的藝術脈絡與呈現,更是今年臺南新藝獎得主,以「塑膠瓷」備受矚目的他,在展場以數以千計的容器鋪排塑造,並且與鏽蝕的儲物櫃、精工美化的日常盆栽並置,豐富的材質元素交錯顛覆既定印象,透過媒材的珍貴與廉價、脆弱與頑固、新亮與魄必,探討用心程度對於事物珍視與濫用的影響,在修補與否的兩難之間如何價值論斷?

Voices 2025 德鴻畫廊賴科維展區一景。(本刊資料室)

帝塚山畫廊|鈴木淳夫無所廢棄的創作之道

大阪的帝塚山畫廊帶來鈴木淳夫的精湛作品,藝術家將自己的作品稱為「雕畫」,以類似於雕漆的手法,在木板上反覆堆疊顏料層次後,再以雕刻刀雕鑿各式圖樣,模糊平面繪畫與立體雕塑分界。現場不僅以其畫作為屏風環繞隔出圓形空間,他更將每一幅雕鑿剩下的木材和顏料碎屑聚積後,放置在畫布背後,或成為立體器物,作為裝置藝術的一部分展出,值得親臨對照賞玩。

Voices 2025 帝塚山畫廊鈴木淳夫展區一景。(本刊資料室)

暮拉多元藝術空間|蘇旺伸、夏愛華、侯連秦共築藝術花園

策展人王焜生笑稱「暮拉多元藝術空間」可以視為這次展場最新鮮的藝術家,以蘇旺伸、夏愛華、侯連秦三位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藝術家,看在社群世界中追尋各自面目化身飛禽走獸的姿態、以寓⾔織造⼀座虛實流轉的潛意識花園、在顆粒與方直中,顛覆材質本性,悟出⾃然與時親密關係的紋理與質地。以「⾃然劇場」為題,策展彷彿也成了創作的一環,三人作品交錯並陳的展區裡,暮拉多元藝術空間重塑了藝術語境的可能。

Voices 2025 暮拉多元藝術空間展區一景。(本刊資料室)

也趣藝廊|沈昭良捕捉築地魚市場,抗衡時光淘洗

Photo ONE 2025展會召集人沈昭良,本身也是臺灣重要攝影家,特別與也趣藝廊展出他長達16年先後赴日本拍攝之「築地魚市場」全紀錄鉅作,部分作品距離最初拍攝已經有卅年之久,且築地魚市場當今以不復存在,就如同攝影大師北島敬三所言,面對景物變遷,攝影或許是「具備物質性實體的抗力」,而不只是有紀實的作用,此系列作品就是極佳的佐證。在鏤空的框架上,來自日本、韓國以及臺灣當地的八家畫廊在攝影博覽會展區齊爭鳴,有雋永的黑白風景照,也有彩色的多元族群寫真,展現東亞豐沛的攝影藝術能量。

Photo ONE 2025也趣畫廊沈昭良展區一景。(本刊資料室)

日本攝影大師原作|經典不敗,不容錯過!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屆特別規劃「日本攝影大師原作展」,在此也有機會親睹北島敬三攝於1981及1982年的《New York》生猛精準而不失動感的街拍,以及瀨戶正人2006年有別於常見的道德批判以及女體偷窺,展現了檳榔西施在處於弱勢與光鮮艷麗間的尊嚴之「檳榔」系列等,難得的經典大師攝影原作,攝影迷們千萬不可錯過。

Photo ONE 2025日本攝影大師原作展區一景。(本刊資料室)

攝影集市集國際藏書齊聚一堂

上一屆叫好又叫座的「攝影集市集」,邀集了包含臺灣臺北moom bookshop、臺中白水,以及上海无像、香港光影作坊、韓國Mug Publishing、日本KAIDO BOOKS、英國 Thames & Hudson等國際攝影專業出版商,推出具有蒐藏價值之珍稀攝影書籍與文創商品,絕對是攝影藏家與行家關注的焦點盛事,觀展後說也許不只心靈充實,還能「滿載而歸」。

Photo ONE 2025攝影集市集一景。(本刊資料室)
Photo ONE 2025攝影集市集一景。(本刊資料室)

Voices 2025

時間|2025.05.08(四)- 2025.05.12(一)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 東2B館、東2C館、東2D館

Photo ONE 2025

時間|2025.05.08(四)- 2025.05.12(一),專家面對面2025.05.10 (六) – 2025.05.11 (日)
地點|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 東2A館、中4A館

陳賦(Greta Chen)( 7篇 )

以情感富足為美,以精神周遍為智,在美感與智識之間,挑戰文字的延展性。現任典藏ARTouch採訪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