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是新議題,還是舊政治:「台北生成現場-列島雜湊2023」加密藝術策展如何評論?

是新議題,還是舊政治:「台北生成現場-列島雜湊2023」加密藝術策展如何評論?

New Issue or Old Politics? How to Critique Curated Generative Art Exhibition: “Generative Taipei On-Site: The Archipelago Hashed 2023”

審視目前加密藝術的線上/下策展邏輯,經常更強化傳統藝術世界以殿堂級的藝術巨星(知名背後通常等於作品價格的高昂),來號召展覽朝聖現象的意涵,如此次展覽參展的加拿大藝術家麥特.德洛里耶(Matt DesLauriers),和汶萊藝術家亞齊.阿薩哈里(Yazid Azahari)等,都在加密藝術社群具有高知名度。這在新興科技媒介初期推廣的階段,不可否認是必要手段,但當Volume DAO選擇與舊有的體制交錯,那未來的策展策略,很難僅以此種單一邏輯的包裝手法,不被檢視的演化下去。那關於加密藝術的線下策展,還有哪些可能?

從2022年「機器會夢見NFT嗎?」開始,Volume DAO(簡稱Vol)便以人工智慧生成藝術為主題,以技術本位為導向的尋覓,例如當時的作品多與生成對抗網路(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技術為主,當時成員各自斷定、選件認為在AI歷史上重要的作品,相較是否有強烈問題意識的策展企圖,Vol首次嘗試的實體策展,更在意的是實踐加密藝術收藏,從虛擬跨入實境的這項嘗試,進入現實後的加密藝術會呈現何種現實質地。

然而跨入2023年,Vol再次出手推出「台北生成現場-列島雜湊2023」。這次策展企圖上明顯轉向類比當代藝術的展呈與生產結構,除了展覽論述的建構,展覽包括涵蓋生成藝術的多元面向,梳理生成藝術的藝術史脈絡,現場鑄造、互動設施的配置,甚至包含針對生成藝術,友善各種族群的非視覺平權導覽設計。

「台北生成現場-列島雜湊2023」展覽入口處的區塊鏈用語科普區。(Volume DAO提供)

倒退著走向未來:「藝術性」與「策略性」的權衡

展覽另一被Vol強調的宣傳亮點,是加密藝術首次前進美術館(鳳甲美術館)的完整展示。「台北生成現場-列島雜湊2023」所展示的無論是生成藝術或是加密藝術,多數都建立於區塊鏈技術上,無論其表象的視覺為何,都以網路虛擬的方式「存在」。詢問此次負責展覽前期執行-Vol核心貢獻者張寶成,到底將加密藝術呈現於「現場」,或是扣回與美術館體系並行、共生,在「藝術性」抑或「策略性」的比例分配上,是否「現場性」的「策略性」的用意,大於呈現加密藝術的「藝術性」?

張寶成不否認新興科技藝術展呈的推廣,能夠迴避策略性的思考。但他認為「台北生成現場-列島雜湊2023」相較「機器會夢見NFT 嗎?」的過程,Vol成員更回到「藝術史」的結構來做思考,這也包含生成藝術領域,有許多藝術家會直接在作品論述上提到「致敬」19世紀的印象派等畫風。「致敬」印象或抽象繪畫這個動態,一部分也回應到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所提出的前衛美學主張,藝術開始脫離仿寫外在世界的任務,而是回到處理自我界定,再現內在世界,以達到美學的純粹意義。

先不論格林伯格的形式主義進步論後續遭到如丹托(Arthur C. Danto)等學者的強烈抨擊,抑或在2023年回到「致敬」的古典命題,究竟還剩餘多少前衛價值。但回到「藝術史」與生成藝術並置的思考,張寶成認為新興科技的發展,如同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所言——「我們倒退著走向未來。」的動勢,展覽的生產過程其實也形成一種成員追問與對話關係,包括「區塊鏈的生成藝術有專屬於它的獨特內容嗎?」新興科技的獨一性,勢必是和許多過去層積的歷史有所牽連。與其從格林伯格的觀點,以波西米亞人(bohemians)來定義前衛創作者所高舉的反對框架旗幟,張寶成認為加密藝術無論是回到「現場」、回到「美術館」、回望「藝術史」,其實是平實地回到「如果面向未來是拋棄過去所有的建構與條件,那還會是真實的未來的嗎?」這般的提問。

無論是區塊鏈、加密藝術抑或新興科技,是難以單獨宣稱與過去無關,那與其斷裂區分舊與新的藝術,不如讓舊與新的體制試著交錯,也許更能從中識別加密藝術的差異性與獨特性。無論這個嘗試,最終是否能達到對於加密藝術本質更清晰的識別,無可否認這都是一種審視新興科技更為坦率的姿態。

麥特.德洛里耶(Matt DesLauriers)作品《FOLIO》空間現場。(Volume DAO提供)
麥特.德洛里耶(Matt DesLauriers)作品《FOLIO》的實體輸出展呈。(Volume DAO提供)

關於區塊鏈藝術的材質與策展疑義

雖然區塊鏈藝術無論起初是因為炒作和市場性,瞬間成為近年的爆紅關鍵字,但張寶成認為自身觀察這項媒材至今,並沒有形成屬於加密藝術專屬的特定風格語彙與內容。因加密藝術的材質性是建構在區塊鏈技術、智能合約、多中心節點、藏家與藝術家互動的獨特社群等,這一長串特質,都能化為解釋為加密藝術的媒材特質。而這項媒材的縱深,對應到此次「台北生成現場-列島雜湊2023」的作品選件,張寶成認為多數的作品的鑑別還是在於「編碼」(coding)的技術性,以及展示編碼出來後的視覺畫面的分類與解析,這也成為這檔展示最為聚焦的加密藝術特質之一。

然而審視目前加密藝術的線上/下策展邏輯,經常更強化傳統藝術世界以殿堂級的藝術巨星(知名背後通常等於作品價格的高昂),來號召展覽朝聖現象的意涵,如此次展覽參展的加拿大藝術家麥特.德洛里耶(Matt DesLauriers),和汶萊藝術家亞齊.阿薩哈里(Yazid Azahari)等,都在加密藝術社群具有高知名度。這在新興科技媒介初期推廣的階段,不可否認是必要手段,但當Vol選擇與舊有的體制交錯,那未來的策展策略,很難僅以此種單一邏輯的包裝手法,不被檢視的演化下去。那關於加密藝術的線下策展,還有哪些可能?

麥特.德洛里耶(Matt DesLauriers)作品《FOLIO》,此作強烈呈現空間裝置的互動性,觀眾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影響生成過程及結果。(Volume DAO提供)

對於加密藝術家的創作類型,張寶成觀察粗略有兩個明顯極化的傾向,一種是將整個區塊鏈、編碼技術做為表現工具,僅求最後視覺畫面技術困難度的創作者。另一種是將區塊鏈技術的特性、智能合約、群眾性的特色,做為一種行動主義的再創作,例如李紫彤、張明曜等類型的藝術家,作品的觀念性強於區塊鏈、編碼技術含量。當然Vol目前連續兩年所主導的兩項展示,無疑偏向集結屬於前者的藝術家群,一部分也跟Vol當初集結的目的,即是以收藏為主要目標。然而Vol的核心成員也重疊台灣藝術生態的策展人、評論人、創作者等的多元組成,也是台灣泰卓鏈(Tezos)上指標的藝術社群之一,然而在塑造團隊累積的過程,其實也會逐步陡增被外界檢驗的門檻,若Vol未來考量以區塊鏈藝術企劃、策展為執行主力,甚至創造商業模式來供給團隊營運,勢必持續積極更新線下展示、活動的新興策展模式。

akaSwap藝術總監王新仁所推出的藝術實驗計畫《Chaos & AI Research》,將觀眾上傳的作品以人工智能生成出具有王新仁作品筆觸的共創作品。(Volume DAO提供)

屬於加密藝術的展呈存在嗎?

面對我對於加密藝術展呈方向的單一化的質疑,張寶成也同時提問,如果化為議題導向,那加密藝術的展呈和當代藝術的展呈還具有區隔嗎?讓我們再回到「台北生成現場-列島雜湊2023」的展覽結構來做檢視,Vol成員為了凸顯加密藝術策展的獨特性,做了哪些內外部的內容與體驗設置。包括:

丹.卡特(Rev Dan Catt)的作品《YYYSEED》便以演算法、印刷、繪圖機的並置,並供藏家或觀眾現場實時調整參數,創作者成為見證作品被創造的。(Volume DAO提供)

1. 關於遞迴(recursion)這項技術特質的強調,現場展示的作品多數皆回應「遞迴性」在圖像邏輯上的表現,包括樹狀分支(Fractal Trees)、區塊分割 (Subdivision)、細胞自動機(Cellular Automata)的呈現。
2.「人/機」的並置,如丹.卡特(Rev Dan Catt)的作品《YYYSEED》便以演算法、印刷、繪圖機的並置,並供藏家或觀眾現場實時調整參數,創作者成為見證作品被創造的。
3.現地鑄造(Live Mint)等互動方式設置,一直式加密藝術線下展呈將常出現的配置。這次包括旅英藝術家林逸文(Yi-Wen Lin)以費波那契數列融入的作品《Sequencing》,呈現數學和藝術的交匯。以及akaSwap藝術總監王新仁所推出的藝術實驗計畫《Chaos & AI Research》,將觀眾上傳的作品以人工智能生成出具有王新仁作品筆觸的共創作品。黃新的《遞迴與方塊》邀請觀者透析以區塊分割演算法下,如果調整參數在背景、色調、分割方式等參數,作品會有哪些差異,藉此更理解生成藝術的視覺構成。
4.與實體藏品的對話,利用展示場域鳳甲美術館的館藏—苗繡(Miao embroidery)的幾何構成圖形,有著重複性,卻也有著細節的差異。林逸文與劉乃廷皆以生成藝術的手法回應鳳甲美術館的苗繡館藏。
5.文化平權工作坊,由Vol成員、三明治工創辦人之一的謝若琳來規劃。區塊鏈上的藝術多數都以視覺導向,但卻特別設置規劃了「非視覺的導覽」,非視覺導覽的導覽者為視障者,參加者可以是視障者,也可以是明眼人(會安排提供眼鏡遮罩)。而面對視障者難以從視覺去理解區塊鏈藝術,在口說概念上應該如何轉譯。

林逸文與劉乃廷皆以生成藝術的手法回應鳳甲美術館的苗繡館藏。(Volume DAO提供)

張寶成表示,這次在協助撰寫展覽論述或新聞稿擬稿,他刻意避開認為已無需再科普的字眼—如NFT。這項看似和「推廣新興媒材的企圖」背反的決定,但卻也有著媒材「正名」的策略企圖,「我們談繪畫、攝影展示,都不需要再做一次媒材的解析,在撰寫的過程我也想確認,加密藝術是否已經到了可以跳脫媒材解釋的階段?」

而在觀看「台北生成現場-列島雜湊2023」仍然隱約能察覺此種內在定義的焦慮,有其亟欲推廣新興科技媒材的企圖,但又有在美術館展呈的必須面對當代藝術受眾展覽被檢視的壓力,這些交錯的張力無疑都構成「台北生成現場-列島雜湊2023」的敘事語境。不可否認,這些交錯存在對於新興技術的信仰,抑或觀眾溝通邏輯的分裂紛呈,但從中也體現出Vol成員利用展呈,辯證、識別加密藝術特性與定義的階段沉澱。

Vol多位成員5月初前往東京「Bright Moments」參訪,「Bright Moments」的強項就是加密藝術線下展呈,在UX(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 UI(使用者介面,User Interface)的設計非常完善,這次展覽Vol已初步明確將觀者互動體驗納入策展規畫,從中也隱約冒出公共性、文化平權新的結構脈絡,讓一檔展示不只停留在建立里程碑的象徵意義,而透漏未來持續策展的可能向度。

黃新的《遞迴與方塊》的視覺以區塊分割的演算法為主體,搭配背景色、主色調、色彩變化度,觀眾使用手機,實際操作屬性的變化,即時體驗作品的生成。(Volume DAO提供)

分散式、多中心的策展協作

在採訪之前,張寶成在社群媒體上揭露了Vol的共識如何產生行動的幕後。Vol的Discord社群,並非是理念或價值號召的分類討論群組,而是充斥著健身、育兒、品味、追劇等分眾的生活主題的閒聊群組,Vol自在的讓成員彼此揭露生活。而這個張寶成宣稱的「co-live」,是從點滴的生活揭露產生出信任關係。

以Vol的運作經驗,「我們不只要從細節性的『效率─擴張』(治理工具)返回本質性的『共識─行動』,還要從後者挖掘出『信任─生活』這個實質的人情層次。」張寶成在社群文字裡如此註解。

面對區塊鏈藝術採分散式的策展生產過程,無論觀眾與評論方,可能也要嘗試脫離過去能夠以單一評價系統整體性檢視的邏輯,小從展覽的解釋文字、展覽論述的層疊建構,大致展覽主題分區、轉場與銜接的技術,在評鑑區塊鏈的展呈,協作運作的共識生成,也成為另一種差異當代藝術策展評鑑的切角。

鳳甲美術館的館藏—苗繡(Miao embroidery)的幾何構成圖形,有著重複性,卻也有著細節的差異。(Volume DAO提供)

群裡群外:話術與實踐

「台北生成現場-列島雜湊2023」的實踐,其實創造了評論面對區塊鏈藝術展呈,如何識別與當代藝術領域差異的評價系統。包括釐清「現場性」的必要邏輯,是服膺當代藝術的展呈,抑或是分散式組織的茁壯策略?如果無可迴避推廣的「策略性」,這檔展覽是如何處理「藝術性」。

而關於區塊鏈藝術的材質,「台北生成現場-列島雜湊2023」在區塊鏈藝術材質的縱深,以哪項區塊鏈藝術的材質去做材質檢視。而展覽選擇與藝術史牽連的必要性為何,如何將風格檢驗、藝術類型分類的方法論,在這檔展示中實踐,它無疑觸發了新/舊間的多方辯證。

但展覽也具有某種策略性的殉情意味,它政治性的不強調新穎,而是選擇轉身與舊體制交錯,這項選擇,的確能期待目標受眾(Target Audience)的擴大,但這同時也意味著「風險」。當造訪的觀眾可能來自當代藝術社群,也可能來自區塊鏈社群,當然後設的評論會試圖找尋出合適區塊鏈藝術的評價系統。但Vol必須自問展呈的生產是否也能說服來自當代藝術社群的受眾,觀者不會敏銳的自動調頻看待展呈的標準,發生在美術館的展呈,對觀眾而言永遠可能都是同一件事。

短期而言,Vol所採取「co-live」模式,讓原本即有共識的共同體,集結創造了具體、有說服力的線下展示成就。但未來勢必面臨共同體長期價值的辯證階段,長期營運很難僅仰賴信念維繫,合適Vol能運轉的商業模式的確立,可能是下個階段這個共同體會面臨的思考。Vol屬於邀請制的半封閉性的社群,開始接觸台灣區塊鏈文化相關社群時,要在好幾個社群包括Discord、Telegram、Twitter等,同時轉換,可能才能完全接球他們同時並行的計畫與討論。在大群組看到的通常偏向官宣文字,每個DAO內部的價值之爭、成員真實的生活面貌,在「牆外」是無法目睹的。

而我個人關於Web3議題的討論群組,是和Vol的張寶成與FAB DAO黃豆泥的小群,我大概在這個社交來往過程,內在最為震撼的是,他們對於彼此能夠長期的坦率批評,但不損友誼(但也不能排除某天有絕交的可能)。黃豆泥表示,這個文化在其他Web3群組都存在。而他給出這篇文章第一個版本的評價—「偽善」,這個偽善可能是全方位的,包括做為採訪者的我,做為代表Vol擬答的張寶成,以及我們最後對話化成文字的成果。

為了宣傳這檔展覽,張寶成在幾個Podcast的受訪言談裡,我覺得並不是沒有察覺某些宣傳說詞的矛盾性,而是更優先的,他選擇維護背後的群體、信念。回想自己採訪經驗在Web2的藝文場合與Web3的社群相遇,他們經常是扮演被Web2策展人發包的單位,或是某場大型藝術活動的亮點點綴。當舊有的機制持續使用錯誤的理解、視線來包裝一個你再熟悉不過的「媒材」,解法就是自己「實踐」。所以對我來說這檔展覽的可貴,是由加密藝術社群「自主」發動,而非被自認為理解區塊鏈藝術的Web2策展人任下指導棋的成果。

從策展理念、藝術家邀請、展呈機制、媒體公關的都試圖到位,到位是一種工作方法、執行身體感的累積。所以評價一檔在台灣連橫向參照都有限,僅能在Vol逐年實踐感受到規格推進案例的現實裡,對我而言,不是拿著尖酸的言語去扳倒矛盾的說詞,而是我們可能連「怎麼看」都沒有建立方法,如何建立識別與觀看區塊鏈藝術展呈的評論入口,也許是我選擇和這個社群發展共時的「實踐」。

「台北生成現場-列島雜湊2023」展場照。(Volume DAO提供)

延伸閱讀|NFT藝術具有材料性嗎?「夢的支撐,物的表面」生成藝術的展呈課題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企劃主編《刺花 Tshiah-hue》、製作《調皮 The Skin Surfing》卡帶專輯,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