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ume DAO
【張寶成專欄】在Bright Moments結束後重看日本的新興藝術組織與行動者——跨國生成藝術巡展「dialog()」東京站觀察(上)
8月12日,由日本、韓國、台灣和中國共同策畫的亞洲生成藝術展演「dialog()」東京巡迴首站順利結束。在Bright ...
透過機械之眼,我們能夠和人工智慧一起看見什麼?
這次「Influentia」展覽「透過機器之眼」,從寶博士葛如鈞的收藏中集結了眾多AI藝術先驅者的作品展出,呈現AI藝術...
交會地帶:台北區塊鏈活動週中的三檔展覽
年底是區塊鏈活動的熱月。筆者身為部分活動的主持人、與談人、講者和主辦方,兵馬倥傯之餘,可以佇足於這些作品前享受片刻寧靜,...
【張寶成專欄】前瞻科藝的基建打造:「東京公民創意基地」活動參與側記
過去兩年,我們曾聽聞朋友疑惑「怎麼日本還沒動起來?」實情是他們正悉心布局,對接國際潮流。不只澀谷市政府協助舉辦今年五月的...
【張寶成專欄】行路易,上DAO難:組織的去中心化與自治
雖然不考量協作方式,無論其任務是什麼,都很難稱作DAO。但就算關注協作方式,如果沒有用上Web3技術,同樣沒有以DAO來...
「張明曜」在胡說八DAO
分散式自治組織(DAO)在最初的定義中,乃是透過開源的程式碼體現的組織,並透過區塊鏈智能合約存儲其交易紀錄與程式規則。在...
是新議題,還是舊政治:「台北生成現場-列島雜湊2023」加密藝術策展如何評論?
審視目前加密藝術的線上/下策展邏輯,經常更強化傳統藝術世界以殿堂級的藝術巨星(知名背後通常等於作品價格的高昂),來號召展...
【薄荷薄荷】媽媽的多元宇宙:水耕香菜的成份與履歷
水耕香菜是因為研究投資和2021年加密貨幣的牛市,才關注起加密藝術的。這條路徑也是許多人的經歷,因為這樣,他們往往有著高...
徜徉大數據的時代浪潮,2022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登入公海》
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發起的「大臺北藝術節」在10月28日開幕,今(2022)年的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主題為《登入公海》,聚...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