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螢幕」呈現加密原生藝術(Crypto Art)是目前NFT藝術線下最為普遍的展呈形式,另於藝術家將藝術品以數位資產(如 NFT)形式交易,搶貨、套利、訊息交換的時速,都完全迥異於實體藝術世界所滾動的生產時速。
然而這樣的「市場性」敷於NFT藝術的表層,也自然導致為了創造高昂買氣,歡愉氣氛的烘托是促進市場消費的關鍵。Web3.0無論哪個生態端點的參與者,多數都抱持著能夠脫離舊生態結構,展現對於新興技術的樂觀正向主義。
然而,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站長羅仕東對NFT藝術展呈方式,卻有著不同的思考路徑。在過去漫長於Web2.0藝術生態經營的歷程,他近年加入為致力推廣加密原生藝術分散式自治組織VolumeDAO。他試圖整合過去豐沛的當代藝術線下展覽經驗,思考NFT藝術的展呈實踐,是否能有「激情歡慶」以外的其他選項。
加密藝術的「材料性」與「無限延展性」
目前於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登入公海」中,羅仕東策畫了「夢的支撐,物的表面」項目,試圖創造有別於限時博覽會、拍賣會式的加密原生藝術展呈。盡可能創造「沉思」與「冥想」的感受,以更靜態的方式思考何謂加密藝術本質的「材料性」,以及NFT藝術是否存在實體空間裡的閱讀層次?
羅仕東表示,策畫這檔展覽並非為了要區隔什麼樣的方式,才是「正確」的NFT藝術展呈。而是他近期和加密藝術社群對話後,想以策展行動擴延NFT藝術線下展示的可能性。NFT藝術僅能被視為圖像或影片來閱讀?
生成藝術(Generative Art)發生的年限可追溯於1960年代,是透過電腦計算技術算法來生成藝術品的產物。其前衛精神甚至呼應達達主義的「偶發性」藝術特質。生成藝術仰賴電腦計算的生成,產生的視覺具有一種介於機械運算與自然生產的繁複性,是「持續前進演變」、「不存在盡頭」、自然性真/偽的辯證,如今區塊鏈技術的興起,也讓生成藝術再次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能見度。「如果展覽裡有一件作品它是不會停滯,甚至是無限延展的」,當代藝術又會如何面對生成藝術的特殊性,如其持續生產的狀態,以及無限延展的時間性。
延伸閱讀|徜徉大數據的時代浪潮,2022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登入公海》
生成藝術背後構築的空間與語言
「夢的支撐,物的表面」以對仗工整的形式集結三位生成藝術家——王新仁(阿亂)、林逸文、林經堯,與三位擅用材質的藝術家——林友達(古睖.久古)、莊馨怡、許雁婷,羅仕東的刻意安排,企圖讓加密原生NFT藝術與實體當代藝術有創作語彙相互參照的節點。
羅仕東與三位生成藝術家溝通,希望展出作品能轉換到不同於螢幕呈現的材質表現上。如王新仁以素描版的「透納光」,印出了500份在現場疊出一塊紙磚,觀眾可以自由抽取,觀眾可以直接以雙手觸碰「透納光」壓印在紙材上的細節紋理,賦予收藏「透納光」的實體身體性。
林逸文的作品則運用燈箱、燈箱片呈現,但展品間有著有機的拼組與排列,這也比起過去等距、水平博覽會式的排列展呈,作品之間因為放置位置,有了新的閱讀敘事。展覽中也將林經堯的生成藝術作品印刷在絲巾上,透過布料材質的加疊,通透出迥異於僅是螢幕呈現的質地,也隨著環境與人走動的氣流而飄動。
羅仕東有意識地以差異的材質來呈現生成藝術,讓觀者的感官更靠近代碼所構成的視覺語彙。他將過去在當代藝術線下展出所出現的展呈形式,挪移到生成藝術的展呈實驗,企圖讓兩個系統間有對話的空間。由蛇形藝廊(Sepertine Gallery)所出版的書籍《未來藝術生態系3:藝術與去中心技術》(Future Art Ecosystem 3: Art x Decentralised Tech,黃豆泥繁中譯版),提及「中心化/去中心化」雙拼模式在未來藝術生態系的重要性,讓既有的文化體制得以重新思考與改變既有的傳統模式。羅仕東的策畫,也無形回應這樣對話與系統互通的進行式,「這樣的對話不只在於說,我們是要區分生成與物質性的藝術,而是這樣子兩極的藝術創作還是可能在一個空間裡,呈現非對立且可以對話的關係。」
表層後的深度手勢
許雁婷的作品探討老窗花玻璃材質的表面與深度,藝術家以唱盤的唱針去詠唱這些窗花玻璃表面的紋理,做為其聲音素材的表現。羅仕東將這樣著力於表層深度的手勢,再置換到思考「生成藝術」的表層,這樣的藝術形式不只存在於平面的薄層,而是在繁複的視覺藝術形式背後,有呼應這個表層的深度與空間。
另外如林友達利用有機物質,包括枯枝、海苔、頭髮、樹葉等構成造型特殊裝置,抑或莊馨怡以蕾絲抖落在地板的花粉,這些材質與手工交互,也如同代碼編程過程逐步堆疊、描繪圖像的過程。
對於羅仕東而言,生成藝術具有「材料」與「物質」性,不只是一個存在於網路平面載體的閱讀,生成藝術背後有其獨特構築的空間與語言。他旁觀生成藝術創作者做編碼(coding),類似傳統雕塑創作的捏塑,其實當中有非常細膩的手工藝技巧,只是以編碼的語言呈現,如同陶塑進入窯爐,其實創作者並無法掌握最後出窯的狀態,過程中也會發生許多意想不到的狀況,傳統藝術與NFT藝術的創作過程其實有許多可以類比、對應之處。
貨幣與價值交換的實驗
提起引他入門加密藝術的關鍵角色——張又升(張寶成),當時羅仕東僅是因為張又升過去經營Kandala Records的背景,有東南亞聲音藝術相關的問題想請教,但意外被推坑進入加密原生藝術領域。進場時,已是熊市初期,每個相關的知識進階門檻都很高,但每天也明確有嶄新的知識收穫,內心卻意外踏實。後因意外售出一件NFT作品,而有較多的入金,才讓羅仕東換位思考該如何應用虛擬貨幣的資源,「貨幣」的意義為何?如何讓這些資源可以敞開一場價值交換的新實驗。
延伸閱讀|【張寶成專欄】NFT藝術=NFT的藝術 + 藝術的NFT
此次展出的生成藝術家林逸文,過去身分為接案的網頁工程師,但因為這波NFT藝術的興起,被賦予了新的身分——藝術家。他將藝術家的身分賦予更多公共性的意義,把在虛擬貨幣市場獲取的資源,也挹注在他認同的分散式自治組織與行動中。在這些過程裡,身分的多重與流變,是許多踏入Web3.0的個體,相當具有共感的體驗。而王新仁與林經堯也是受惠於NFT藝術興起,成為能見度與知名度大增的台灣NFT藍籌藝術家,並主動積極建立互惠、交流的生態系,包括收藏意見、審美品味的交換、公共議題的參與,成為一種新型態藝術互動社群網絡。
投入Web3.0的世界後,長期在Web2.0的羅仕東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開放性,他認為NFT藝術的特殊性,並非於其在視覺上展現了何種超越性,而是它界定自身定義的方式,或是它存在與體現「價值」的方式,讓過去僵化的藝術系統開始鬆動。
在Web3.0的社群裡,總讓羅仕東想起過往實體移動到不同城市的駐村時光。在區塊鏈上的各種公鏈,也類似有著不同城市與部落,有著不同的生態與屬性,目前他經常活動的台灣Tezos社群,也讓他想起自己很喜歡的東南亞城市——日惹,並非一處奢華高端的國際城市,卻是創作者生態緊密、活躍的生態系,穿梭在不同社群間需保有文化的敏感度,才可能掌握不同社群的文化細節。
投入加密藝術生態,並沒有讓羅仕東發生一夜致富的傳奇,他認為更大的收穫在於對藝術生態新系統的認識,以及認識虛擬貨幣經濟可能推動巨大變革的進行式,也大幅度扭轉他過去對於藝術生態、工具應用與環境互動間的基礎思考。
如同他現階段,可能在Web3.0的代幣體系裡,有著贊助者、藏家、藝術家、策展人的多重身分,也更致力參與分散式自治組織,思考各種「公共性」實驗的可能,再重構自己於未來藝術生態的身份角色,也企圖以展覽實踐Web2.0與Web3.0生態兩者間,在系統與價值驅動的原則是可以相互刺激並滋長的。
文字女工與一位母親,與科技阿宅腦公的跨域聯姻,對於解析科技、科學與藝術等解疆界議題特別熱衷,並致力催化美感教育相關議題報導,與實踐藝術媒體數位轉型的可能。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並擔任文化部、交通部觀光局指導的「台灣藝術指南」專冊、「台灣藝術指南TAIWAN ART GUIDE」APP研發計畫主持,以及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曾任《典藏.今藝術》企畫編輯、副主編、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總編輯、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