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雜誌社

【臺灣藝術高教危機】透過「藝術教育」,你成為理想的大人了嗎?一篇關於藝文產業工作者的自白
藝術大學長久以來以培養「藝術家」作為主要的教育宗旨,不過大學內的教育真的能使學生成為一位藝術家嗎?還是只是犧牲了藝文產業...
廖家明:姿態與崇拜
透過挖掘宗教和大眾媒體,藝術家指向了人的慾望。他將自己的肉身和大眾媒體上的肉身變成神並置在展覽中,藝術家將社會規範中對男...
伊麗莎白.佩頓的繪畫,不朽創造力的流變之歌
「肖像」這種形式也並非佩頓刻意為之的繪畫類型,她所關注的始終是繪畫本身,感興趣的是人作為繪畫對象時的狀態,是「感受顏料如...
藝術的集體潛意識與(再)創造
這齣優雅而富含觀念性的舞台作品,英文「Embodying Pasolini」或許更貼切地描述了史雲頓在其中的表演本質。著...
【臺灣藝術高教危機】在藝術學院現場裡的我們期待什麼?
我其實一直在思考:人的知識是一直不斷累積更新而成的,我現在知道的事情一定比我當初念大一時知道的要來得多,那有沒有可能我可...
以聯覺形塑抽象宇宙,非比尋常的當代藝術新星——賈黛.法多朱蒂米
法多朱蒂米是一位具有多重身分的女性藝術家,擁有比一般人更發達的「聯覺」,使她能將感知和情感敏銳地轉化為色彩,同時融入身為...
【臺灣藝術高教危機】提問的藝術與藝術的提問——藝術教育的未來想像
沿著「未知的未知」的「提問」,以及領受「未知的既知」作為創造性乃至於思考藝術教育的起點時,還必須思考的是,在這個「科技」...
【臺灣藝術高教危機】九仞高牆的裡裡外外——一個圖騰與禁忌下的公共空間
進入這個「教與學」空間,都會面對九仞高牆可畏與不足以畏的處境挑戰。在這個共生與寄生的高塔暖房裡,教學雙方與公眾對於「碩博...
乾隆的古玉收藏與仿古玉製作:專訪故宮「乾清宮尋寶─破解天字號玉器密碼」策展人蔡慶良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7月2日起舉辦「乾清宮尋寶─破解天字號玉器密碼」特展,從院藏900餘件乾清宮收藏,挑選228組件(...
【臺灣藝術高教危機】學院能夠教出藝術家嗎?
學院機制一定能夠生產多量且具品質的藝術家,絕對毋庸置疑。然而有意思的是,一向以來,世界對於非學院、反學院和被學院排異的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