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念璞
餘響之圖—第15屆光州雙年展「盤索里:21世紀的音景」
「盤索里」一詞源自韓語中「pan」(公共場所)和「sori」(聲音或噪音),其形式起源於17世紀末的薩滿儀式,並逐漸成為...
「晚安早安」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瓊.喬納思回顧展
今年在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Museum of Modern Art)由策展人安娜.賈內夫斯基(Ana Janevski)...
【絕地大反攻-解殖與後殖】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哈林文藝復興與跨大西洋現代主義》
美國大都會美術館於今年二月開幕的展覽「哈林文藝復興與跨大西洋現代主義」帶領觀眾回溯哈林文藝復興的重要歷史時刻以及藝術家、...
錄像及其民主之夢「信號:錄像如何改變世界」
錄像作為一種政治力量的角色,無論是雕塑裝置還是單頻道廣播,這些作品都揭示了在過去60年的歷史維度,在其中媒體如何從物理體...
約瑟夫.阿爾伯斯的色彩及其極簡美學
極具影響力的德裔美國藝術家約瑟夫.阿爾伯斯(Josef Albers,1888-1976,一譯亞伯斯)幾乎盡其一生都致力...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