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雜誌社

【以雕塑之名】雕塑的可能性──對談台灣雕塑
是什麼原因,造成台灣未能形成一個明確的雕塑藝術市場?而當材料與創作方式不斷變化,我們不難看到將所有複合媒材、裝置等立體創...
【專題】以雕塑之名:台灣雕塑藝術的現況與未來
若觀察台灣美術館展覽、藝術評論,「雕塑」一詞,彷彿成為了一個古老、衰頹、避免被使用的字詞。這樣的現象不禁引發我的好奇,因...
柔性.堅定.歡愉:影展的革命力量
在公部門補助有限、企業合作還待努力,以及酷兒影展觀眾持續培育的處境下,永續經營、讓影展存在,是策展團隊的重要使命。我們知...
「珠」絲「草」跡:一個重要的鑑定個案──臺北故宮唯一黃公望立軸真蹟〈九珠峰翠〉圖
黃公望(1269~1354)是14世紀以來,最有影響力的中國山水畫家之一,但是他的名蹟〈富春山居圖〉卷(無用師本),只能...
性別藝術:從《2004年的某一天》到《天使》
女孩的成長歷程與崔岫聞的藝術工作搭配得很完美,她說:「我總是不斷地構思我的藝術理念……並盡量讓這個過程保持高度的流動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