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題】以雕塑之名:台灣雕塑藝術的現況與未來

【專題】以雕塑之名:台灣雕塑藝術的現況與未來

【Feature Report】In the Name of Sculpture Sculpture Art’s Present and Future in Taiwan

若觀察台灣美術館展覽、藝術評論,「雕塑」一詞,彷彿成為了一個古老、衰頹、避免被使用的字詞。這樣的現象不禁引發我的好奇,因為若就全球藝術市場的角度來看,雕塑藝術儘管未佔絕對多數,但諸如藝術博覽會中專為展示雕塑藝術而存在的弗里茲雕塑(Frieze Sculpture)與巴塞爾邁阿密(Art Basel Miami)雕塑計畫,甚或十年一次的敏斯特雕塑計畫展(Skulptur Projekte Münster)等,都說明了「雕塑」作為一門藝術類項,其重要性與成長性從未消退。

甫於九月中出版、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UBS)聯合發佈的第五版環球藝術市場報告《藝術經銷商抗逆力:2021年中期調查報告》中,分析了2021年上半年全球經銷商在新冠疫情(COVID-19)持續挑戰下的表現。調查中指出,51%的受訪藝術經銷商表示2021年上半年的銷售額與2020年同期相比有所成長,其中又以亞洲畫廊的銷售額增幅最大,而超過九成的受訪者認為他們的銷售額在未來十二個月會增加或保持穩定。若以成交類型佔總銷售額來分析,整體而言,繪畫、雕塑與紙上作品等相對傳統的媒材共佔據82%,其中繪畫60%,雕塑15%,紙上作品7%。不同媒介的銷售額佔比會因經銷商經營的行業而異,即便是在第一市場,上述三項相對傳統的媒介依舊佔據主導地位(77%),第二市場則高達96%。

上述數據吸引我注意的,並非傳統媒材不用統計就知道的絕對主導地位,而是無論就第一市場畫廊的展覽頻率還是第二市場的拍品項目來看,我們其實都很難看到雕塑在台灣能達到如此佔比。更遑論若觀察近十年的拍場藝術家名單與作品上拍與成交數量,便會發現除了名單幾乎沒有更新,上拍作品的數量也漸次減少。另一方面,在前兩年前往石雕營拜訪友人的過程中,得知石雕藝術創作其實面臨了嚴重的世代斷層,在近十年的創作營中,幾乎都是重複出現的老面孔,沒有年輕新進的石雕創作者。有趣的是,若觀察台灣美術館展覽、藝術評論,「雕塑」一詞,彷彿成為了一個古老、衰頹、避免被使用的字詞。這樣的現象不禁引發我的好奇,因為若就全球藝術市場的角度來看,雕塑藝術儘管未佔絕對多數,但諸如藝術博覽會中專為展示雕塑藝術而存在的弗里茲雕塑(Frieze Sculpture)與巴塞爾邁阿密(Art Basel Miami)雕塑計畫,甚或十年一次的敏斯特雕塑計畫展(Skulptur Projekte Münster)等,都說明了「雕塑」作為一門藝術類項,其重要性與成長性從未消退。

《典藏.今藝術&投資》2021年10月號349期專題「以雕塑之名:台灣雕塑藝術的現況與未來」。(企畫/朱貽安)

上述經驗,促使了這次專題的誕生。也因此,我們邀請了劉俊蘭、劉柏村、張乃文、沈伯丞四位於雕塑系與美術系教授雕塑相關理論與創作的研究者與創作者進行對談,試圖梳理台灣雕塑藝術教學、創作與研究面臨的現況。與此同時,也採訪了畢生致力於石雕創作,同時為了促進和傳播雕塑藝術的知識、擴展其可能,而於義大利成立ARKAD基金會的藝術家薩燦如與尼古拉.貝杜(Nicolas Bertoux),請他們與我們分享其對石雕藝術的思考。另一方面,自從公共藝術設置辦法頒布以來,一定程度地影響了台灣雕塑藝術的發展樣貌。也因此,我們採訪了從辦法成立之初即有所參與,並同時在近年投入第一市場畫廊經營的「橘園國際藝術策展公司/非畫廊」與「胡氏藝術/双方藝廊」,與我們分享其對公共藝術、雕塑市場的觀察與省思。期待透過此次的討論,能讓我們再次面對台灣雕塑藝術的景況,思索可能的未來。


本文原刊載於《今藝術&投資》2021年10月號349期

【雜誌購買連結】

典藏官網

【更多今藝術&投資最新消息】

Facebook

專題文章

朱貽安( 121篇 )

大學學習西班牙文,後修讀中國藝術史,有感於前生應流有鬥牛士的血液,遂復研習拉丁美洲現代藝術。誤打誤撞進入藝術市場,從事當代藝術編輯工作。曾任《典藏投資》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企劃主編,現為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