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藝術
描繪藝術與地景的共生樣態,新北市美術館「穿山而過」戶外園區展揭幕
新北市美術館於1月18日揭幕的「穿山而過」戶外園區展,匯聚六位不同世代的藝術家:莊普、黎志文、林淑鈴、張博智、魏柏任與張...
【高森信男專欄】從殖民悲歌到鐵釘炸彈:歌德學院柏林記憶文化工作坊側記
記憶文化(Erinnerungskultur)在德國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因為國家社會主義及大屠殺的黑歷史,記憶文化在今日...
公共藝術還可以有什麼可能性? 「我們在家」廣慈社宅公共藝術計畫創造新典範
臺北市最大社宅「廣慈」,跳脫傳統公共藝術框架,透過「我們在家」計畫五年的深耕,將藝術深度融入社區日常。近日舉辦成果展,讓...
為了看作品而登上的列車 第九屆公共藝術獎卓越獎得主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
文化部公共藝術獎每兩年舉辦一次,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憑藉「臺北捷運環狀線第一階段公共藝術」榮獲「卓越獎」與「興辦機關優良...
學校沒教的公共藝術課:侯力瑋與胡永芬談視盟「公共藝術—藝術家研習營」
在學校裡,沒有人告訴年輕的藝術家:公共藝術不只是一種藝術家作為乙方的生存選擇,它具有將你的創作語言和創作脈絡,開展出另一...
聚焦2024第九屆文化部公共藝術獎頒獎現場,共計11個獎項、32件作品獲獎!鼓勵創新與多元發展,突顯公共藝術社會價值
自2007年起開始辦理,兩年一度頒發的文化部公共藝術獎,於今(12/4)日下午2時於松菸誠品表演廳,舉辦第九屆文化部公共...
文化部第九屆公共藝術獎之評審觀點——再談公共藝術未來想像與實踐可能
文化部第9屆公共藝術獎共頒發11個獎項,32件作品獲獎,涵蓋藝術創作、策劃、管理與維護等多個領域,並新增多項獎項以促進領...
綠美圖公共藝術設置案爭議:臺中市政府文化局之回應,及爭議背後的延伸問題
瑪塔.米努金(Marta Minujín)作品無緣綠美圖,觸及公共藝術設置中的什麼問題?
守護英風——專訪楊英風美術館館長王維妮
2010年,研究中心由蕭瓊瑞主編,出版了多達32冊的《楊英風全集》,並建置了藝術教育基金會網站,收錄了完整的作品、照片與...
靈光不滅的臺灣美術先驅 「英風百年—楊英風藝術大展」的回顧與展望
在追求藝術實踐道路上,楊英風有志透過藝術創作提升生活,而熱衷於研究與嘗試各種技法與材料特性以發揮最佳效用,並自傳統文化、...
文章導覽
1
2
3
...
5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