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藝術
扎根自生活與文化的全方位藝術創作者——楊英風
楊英風是一位創作力豐沛的藝術家,創作時間超過60 年,作品超過2,554 件,創作面向廣泛,從水彩、油畫、水墨、版畫、漫...
桃園藝文地標再添生力軍!桃園會展中心公共藝術正式登場
紐西蘭風動藝術家菲爾.普瑞斯(Phil Price)隨風恣意展現、變換的《風潮》,代表會展中心引領風潮趨勢。最後交會成為...
公共「棄養」藝術?黃銘哲《飛越東區》遭拆除引藝界譁然,「非法定公共藝術」該何去何從?
針對此次黃銘哲《飛躍東區》作品遭撤除事件,典藏ARTouch特別採訪參與由公園處組織的3月11日會勘紀錄的部分單位,以及...
當公共藝術成為一個在地事件:「給平凡人的萬華散策」所拓展的「公共性」實踐
「給平凡人的萬華散策」嘗試將公共藝術的公共性不再只局限於硬體的想像,而允許更多關於軟性、有機、群體、集合的各種可能性變動...
以雕塑在空間與材質之間尋求的共榮——胡棟民的雕塑美學
「我對於作品在空間的感受性有著自我的主張,作品所處的空間調性、戶外空間與植栽的關係、作品與人在空間的關係,都是我所關注的...
生生不息——與環境共榮的公共藝術,談水湳經貿園區公共藝術
水湳經貿園區位於臺中市西屯區及北屯區交界,原為臺中水湳機場範圍,總開發面積達254公頃,全區以「智慧、低碳、創新」為發展...
【高森信男專欄】《在菲島三月》:席德進眼中的菲律賓藝壇
畫家席德進於1975年8月抵達菲律賓,並於當地待了約3個月。席德進藉此機會遊歷菲律賓多個地方及拜訪藝壇朋友,於隔年197...
2023英國利物浦雙年展:魯凱族藝術家安聖惠受邀創作巨型陶壺雕塑
2023年英國知名當代視覺藝術盛會「利物浦雙年展」(Liverpool Biennial),將於6月10日至9月17日在...
KICK OFF!新北市美術館階段性開放園區,邀民眾來共創、參與
座落於鶯歌區鶯歌溪與大漢溪匯流的三鶯新生地,以「全民美術館」為核心出發,新美館關注全市藝文發展,致力串聯藝術與生活,實踐...
走讀作為形式 —當代藝術家的(非官方)文化路徑
走讀作為關鍵字,如何延伸本專題針對新類型公共藝術的提問?「走讀」肯定不因為新類型公共藝術的提出,才得以成為一種藝術形式,...
文章導覽
1
2
3
4
5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