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2023英國利物浦雙年展:魯凱族藝術家安聖惠受邀創作巨型陶壺雕塑

2023英國利物浦雙年展:魯凱族藝術家安聖惠受邀創作巨型陶壺雕塑

2023 Liverpool Biennial: Indigenous Rukai artist Eleng Luluan Creates a Giant Clay Pot Sculpture

2023年英國知名當代視覺藝術盛會「利物浦雙年展」(Liverpool Biennial),將於6月10日至9月17日在英國利物浦多個室內展館和戶外空間舉行。台灣原住民藝術家安聖惠(Eleng Luluan)獲邀前往實地創作,藝術家回應本屆主題「uMoya:失物的神聖回歸」,創作大型金屬雕塑《Ngialibalibade-致 失落的神話》,其靈感源自魯凱族的傳說,作品將於雙年展期間首度於利物浦王子碼頭(Princes Dock)展出。

2023年英國知名當代視覺藝術盛會「利物浦雙年展」(Liverpool Biennial),將於6月10日至9月17日在英國利物浦多個室內展館和戶外空間舉行。

〈Ngialibalibade-致_失落的神話〉為藝術家安聖惠「Ali_sa_be_sa_be/土石流」系列作品的最新創作,雙年展期間於利物浦王子碼頭(Princes Dock)展出。(文化部提供)

利物浦雙年展源自1998年,今年正式邁入第25年。它們透過邀請國際藝術家參展、創作,讓藝術進駐城市之中,與歷史、空間產生對話與連結,持續探索藝術創作的公共性。至今委託創作達380件作品,展出近6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作品,累積超過4,900萬參觀人次。

早在2004年,台灣藝術家袁廣鳴便以其著名的「城市失格」錄像系列作品受邀前往參展,而後包括陳界仁(2006)、崔廣宇(2006)、李明維(台裔美籍,2006、2010)、謝德慶(台裔美籍,2010)、陳嘉壬(2012)、邱承宏(2012)、許家維(2012)、建築師謝英俊(2012)、陳瀅如(2016)、周育正(2018)羅智信(2021)以及安聖惠(2023)等台灣藝術家皆陸續受邀展出。

2023台灣參展作品《Ngialibalibade-致 失落的神話》

今年台灣原住民藝術家安聖惠(Eleng Luluan)獲邀前往實地創作,藝術家回應本屆主題「uMoya:失物的神聖回歸」,創作大型金屬雕塑《Ngialibalibade–致 失落的神話》為藝術家安聖惠「Ali sa be sa be/土石流」系列作品的最新創作,其靈感源自魯凱族的傳說,作品將於雙年展期間首度於利物浦王子碼頭(Princes Dock)展出。

安聖惠(Eleng Luluan),大型陶壺雕塑《Ngialibalibade-致 失落的神話》。(攝影/許瀞月)

《Ngialibalibade-致失落的神話》源自魯凱族神話,傳說祖先是從被百步蛇所保護的陶壼中誕生,因此陶壺成為生命起源的象徵。安聖惠藉由部族的古老意象,在現場搭建巨型金屬容器,並以回收魚網為材料,手工編織出局部結構,將陶壼轉化成神聖的「器皿」和神聖場域,觀眾可以走進這件紀念物中,在Mersey河岸思索人類與水的依存關係,反思氣候變遷對環境造成的破壞。

安聖惠(Eleng Luluan),大型陶壺雕塑《Ngialibalibade-致 失落的神話》。(文化部提供)

魯凱族藝術家 安聖惠(Eleng Luluan)

台灣魯凱族藝術家安聖惠(1968–),出生於台灣屏東縣大武山舊好茶部落的魯凱族頭目家族,族名是峨冷.魯魯安(Eleng Luluan)。1998年首次參與了台北市立美術館策畫的《1998年當代原住民藝術展》,從此正式展開藝術創作生涯。2012年於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舉辦個展「生命記憶的碎形圖——靜靜等待」,2014年獲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提名藝術家,2016年獲第三屆Pulima藝術獎首獎,2018年參展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等,經常應邀到台灣與世界各地進行駐村創作或展覽。

台灣魯凱族藝術家安聖惠(1968–),峨冷.魯魯安(Eleng Luluan)與作品合影。(攝影/許瀞月)

創作以多元形式與媒材表現的裝置藝術著稱,如以編織而就的立體軟雕塑取代圖騰符號再現,呈現繁複意象與儀式感;漂流木、自然素材與現成物等媒材的大型現地創作,彰顯形體的有機性與媒材的主體性。她偏好自然採光的戶外創作形式,使其作品總是蘊含著飽滿的無限張力與爆發力,非常大器。

利物浦雙年展主題「uMoya:失物的神聖回歸」

本(12)屆利物浦雙年展由南非籍策展人Khanyisile Mbongwa擔綱策劃,展覽以「uMoya:失物的神聖回歸」為題,從策展人的文化背景出發,呼籲重視祖傳和本土的知識、智慧與治療。「uMoya」在祖魯語中代表「靈魂、呼吸、空氣、氣候和風」,期待呼應利物浦的歷史與特質。本次雙年展邀請30多位國際藝術家與團體回應此主題,致力通過藝術照亮這座城市充滿活力的文化景觀。

2023利物浦雙年展策展人Khanyisile Mbongwa。(圖片來源:Bongeka Ngcobo)

利物浦雙年展不僅開放公眾免費參與、共享藝術,藝術作品展示與周邊活動的足跡也遍佈整座城市,包含各類型公共空間、歷史文化地標、美術館及藝廊等藝術場域。如2018年,台灣藝術家周育正受邀在一間列名為英國二級歷史建築的百年劇院「Playhouse」中,以現地製作的方式,「用造型藝術的物件在劇場空間裡對話」;2021年,羅智信則是於利物浦重要歷史建築劉易士大樓(The Lewis’s Building)裡,以裝置作品《像是顆濾心,物質穿越過你便成為你的一部份》打造宛如夜總會一般的洗手間,試圖探問公共場所與私人空間的界線。而本屆安聖惠的參展作品,也將在6月10日至9月17日,首度於利物浦王子碼頭(Princes Dock)展出。

【2023參展藝術家】

​Albert Ibokwe Khoza(Johannesburg, South Africa)
Antonio Obá(Ceilândia, Brazil)
Belinda Kazeem-Kamiński(Vienna, Austria)
Benoît Piéron(Ivry-sur-Seine)
Binta Diaw(Milan, Italy)
Brook Andrew(Sydney, Australia)
Charmaine Watkiss(London, UK)
David Aguacheiro(Maputo, Mozambique)
Edgar Calel(Chi Xot -San Juan Comalapa, Guatemala)
安聖惠Eleng Luluan(Kucapungane (Haocha), Pingtung County, Taiwan)
Fátima Rodrigo Gonzales(Lima, Peru)
Francis Offman(Rwanda; lives and works in Bologna)
Gala Porras-Kim(Bogotá, Colombia)
Guadalupe Maravilla(El Salvador/USA)
Isa Do Rosário(Brazil)
Julien Creuzet(Le Blanc-Mesnil, France)
Katy’taya Catitu Tayassu
Kent Chan(Singapore)
Khanyisile Mbongwa(South Africa)
Lorin Sookool(South Africa)
Lubaina Himid(Zanzibar)
​Lungiswa Gqunta(Gqeberha, South Africa)
Melanie Manchot(Germany. Lives and works in London.)
Nicholas Galanin(Sitka, Alaska Tlingit/Unangax̂)
Nolan Oswald Dennis(Zambia)
Pamela Phatsimo Sunstrum(Mochudi, Botswana)
Rahima Gambo(London, UK)
Rahmi Hamzi(Bir El Maksour, Palestine)
Raisa Kabir(UK/Bangladesh)
Ranti Bam(Lagos, Nigeria)
Rudy Loewe(London, UK)
Sandra Suubi(Kampala, Uganda)
Sepideh Rahaa(Amol, Iran)
Shannon Alonzo(St.Joseph, Trinidad and Tobago)
Torkwase Dyson(Chicago, USA)
Unmute Dance Theatre(Cape Town, South Africa)


利物浦雙年展(Liverpool Biennial)

展期|2023.06.10–09.17
地點|英國利物浦新鳥街55號(55 New Bird Street, Liverpool L1 0BW)

ARTouch編輯部( 170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