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文化部第九屆公共藝術獎之評審觀點——再談公共藝術未來想像與實踐可能

文化部第九屆公共藝術獎之評審觀點——再談公共藝術未來想像與實踐可能

文化部第9屆公共藝術獎共頒發11個獎項,32件作品獲獎,涵蓋藝術創作、策劃、管理與維護等多個領域,並新增多項獎項以促進領域發展。本屆評選從161件作品中精選45件進入複審,評審委員透過實地勘查與簡報答詢,最終選出優秀作品,展現對公共藝術社會價值與創新性的重視。本文深入訪談四位評審委員林平、黃健敏、李玉玲及林崇傑,剖析其評審觀點,探討公共藝術的當下實踐、未來趨勢與發展方向,期望為相關創作者與策劃者提供寶貴參考與啟發。

文化部第九屆公共藝術獎於近日公布獲獎名單,共計11個獎項、32件作品獲獎,涵蓋藝術創作、策劃、管理與維護等多個領域。本屆除了保留原有獎項,亦新增了「藝術策劃獎」、「管理維護獎」、「興辦機關優良承辦獎」及「佳作獎」,旨在鼓勵藝術家、機構及相關團隊積極投入公共藝術領域。評選過程中,從161件作品中選出45件進入複審,並經由評審委員們實地走訪勘查與計畫團隊的簡報答詢,最終選出優秀作品。本屆獎項設立與評選強調藝術的社會價值、創新性與持續發展,並促進公共藝術在社會中的影響力與交流,期望為未來的藝術創作與策劃提供了寶貴參考與啟發。在本文中,邀請四位評審委員林平、黃健敏、李玉玲、林崇傑,分享他們在評選過程中的觀點,並探討公共藝術作品在當下的實踐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評審委員實地走訪勘查作品。(文化部提供)

林平──不止步於落成當下,公共藝術價值再投資

現任臺灣美術基金會執行長的林平,對於公共藝術的本質有深刻見解,她認為「公共」與「藝術」的比重應當均等,不僅需要有美學價值,也需融合環境歷史、場域特性以及建築結構等因素,進一步回應公共議題。對她而言,公共藝術的核心在於提昇美學素養,也促進社會連結與協作。她特別強調,民眾參與以及教育推廣是公共藝術的重要元素,能讓大眾從中反思日常生活,如對環境的尊重及對藝術的熱愛。此外,她認為環境融合是公共藝術的基礎,並表示今年環境融合類作品的大量湧現,顯示出藝術家與策展人對此議題的高度重視。

評審委員林平/現任臺灣美術基金會執行長。(文化部提供)

對於評審獎項方面,林平提到:好的公共藝術計畫應該能夠具備在同一屆重複得獎的潛力。因為公共藝術獎未設有獎金,意在獎勵,而非分配獎項。透過本屆委員的充分溝通表彰卓越作品,推動公共藝術的深化與成長。

她也觀察到公共藝術的發展方向有幾個值得關注的趨勢。首先是管理與維護的重要性逐漸被強調,因為即使作品本身具備高水準,若缺乏良好的管理與維護,也難以長久發揮影響力,例如新設的「管理維護獎」和「興辦機關優良承辦獎」,更是突顯了公共藝術的可持續性。許多公共藝術計畫在完成後難以再投入資源,若相關機構能持續培養專業人員,公共藝術將不止步於當下,而更是長期持久的擴大影響力。

其次是「資源的共享」,指的是作品並非因為法律規定需要做而做,而對於公共價值的再投資,而不受限於原來的法規經費。興辦單位額外加碼投資的現象日益明顯,尤其在工程協作方面。如,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以及遠東竹北百貨業者自掏腰包,補強工程界面費用,展現了對公共藝術的支持。第三,公共藝術逐漸從傳統的造型與美學的單一作品,轉向「系統性」規劃、「介面的協調」,例如:臺北環狀線作品,是將藝術融入建築與結構系統之中,形成交通美學的完整體系。 此外,環境再生議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公共藝術正在探索一種與環境共存的新方式。例如:新竹縣竹北市東興國小校舍興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土地之探》,將校園水道中的土壤抽出,以生態池、雨水花園保留水元素,再以新竹紅土夯成土牆,取代原本的鐵欄杆圍牆,並且透過土牆多孔隙的特色,吸引動植物生長,打造出與全校師生共同生活、成長的公共藝術計畫。

新竹縣竹北市東興國小校舍興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作品《土地之探》。(文化部提供)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是「109 年度臺北市國語實驗國民小學捷運共構大樓公共藝術設置計畫 《穿越校園與大社區的多重生態劇場-化羽臺・南門口共學行動》」,這個計畫藉由「穿越」的多重意涵,思考國語實小位處南門口的地理位置,透過調研人文脈絡、徵引學校歷史,聚焦位於校園中心名為「春風臺」的司令台,成為《化羽臺》,以此走入社區、開啟更多層次的公共參與。

109 年度臺北市國語實驗國民小學捷運共構大樓公共藝術設置計畫 《穿越校園與大社區的多重生態劇場-化羽臺・南門口共學行動》。(文化部提供)

林平還提到多元媒介將是未來的一大趨勢,公共藝術不再局限於實體作品,而有機會融入表演藝術、影像製作等非實存媒介。例如「臺北市公共藝術實驗計畫 #限時動態:疫情時代下的公共藝術設置計畫《自由呼吸》」,透過AR擴增實境在疫情期間的應用,成為疫情時代的虛擬紀念碑,但其後續推廣與維護將成關鍵挑戰。她認為,未來的公共藝術應更加注重日常生活的經驗,讓更多受眾參與其中,促進跨領域的互動與共生,從而進一步提升公共藝術的價值與影響力。

臺北市公共藝術實驗計畫 #限時動態:疫情時代下的公共藝術設置計畫《自由呼吸》。(文化部提供)

黃健敏——從空間設置到融入日常生活,公共藝術生活化的可能性

在評選過程中,黃健敏主要關注於四個重要面向:作品設置、民眾參與、推廣教育與後續維護管理。他首先分享其經驗與觀察,首先,是一件完成度良好的公共藝術作品,不應僅僅專注於作品的設置階段,亦應重視民眾參與、教育推廣及作品的後續維護。在本次獎項中,特別設立了「管理維護獎」與「興辦機關優良承辦獎」,便是旨在鼓勵新辦機關在執行公共藝術計畫時,注重作品的長期管理和維護。

評審委員黃健敏/黃健敏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文化部提供)

他首先以國立中央大學獲管理維護獎的《大象五形、坐聽松風、漫步雲端、蘊行》為例,說明公共藝術後續管理維護的實踐,需仰賴多方合作。計畫初期,校方便帶領著學生共同參與,並設立小組長負責清潔與巡視,每學期進行大清潔。承辦人員亦會每月巡視一次,在颱風或地震後立即檢查、拍照存檔。每年也聘請清潔公司高壓清洗等,確保作品維護完善。

他提到,許多單位對公共藝術缺乏維護管理意識,經常誤將過往法規中「常設型公共藝術5年內不得移置或拆除」此一規定,視為時間到了便能汰換的依據。實際上,此規定設立是因應臺灣都市快速變遷,旨在定期檢視藝術品狀況,而非時限到了便要拆除換新。在今(2024)年的「公共藝術設置辦法修正草案」的改革方向中,亦刪除了此一規定,以強化作品設置後接續的公共藝術資產的管理維護責任。

他同樣以獲環境融合獎項的「新竹縣竹北市東興國小校舍興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土地之探》」來說明作品設置前期設計對後續維護的重要性。該校拆除了原有圍牆,改以土夯築牆,並在牆後設置了生態池。雖然生態池的設置並不少見,但其後續管理往往成為一大挑戰,特別是因為積水可能滋生蚊蟲。然而,在設計上透過養魚等方式解決此問題,呈現了對於作品管理的後續思考。

新竹縣竹北市東興國小校舍興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文化部提供)

另一方面,黃健敏也表示,興辦單位負責人員的努力亦是此作受到肯定的關鍵因素之一。在過程中,校方興辦人員不僅參與規劃,更積極與社區居民溝通。對於拆除圍牆可能引發的安全顧慮,透過細緻說明與溝通來消弭疑慮。這也反映出,公共藝術設置中的民眾參與與教育推廣至關重要,能避免設置完成後的公共藝術,往往「存而不在」——民眾未能感知其存在,而錯失理解藝術家創意與興辦單位努力的機會。

同時,獲民眾參與獎的「109年度臺北市國語實驗國民小學捷運共構大樓公共藝術設置計畫《穿越校園與大社區的多重生態劇場-化羽臺・南門口共學行動》」亦展現了公共藝術融入校園空間的潛力。透過柔化校園司令台空間,改造為師生參與對話的場域,以藝術實踐公民素養,活化公共藝術與空間的多元互動,呈現了公共藝術不應僅是單純的物件設置,而應融入日常生活中透過推廣與教育。黃健敏委員就此談到,一件良好的公共藝術作品不僅在創作過程中能夠展現創新和美學價值,其本質應更注重藝術如何深入生活、影響生活,而非僅僅停留在空間中的單一藝術品。

109 年度臺北市國語實驗國民小學捷運共構大樓公共藝術設置計畫 《穿越校園與大社區的多重生態劇場-化羽臺・南門口共學行動》。(文化部提供)

另一方面,他亦強調了資料庫建置的重要性,一個完整、分類清晰的公共藝術檔案庫,不僅有助於未來研究,也能讓更多作品透過數位平台觸及更廣大群眾,對於教育推廣、民眾參與至關重要。部分公共藝術作品具有其時效性,然而一個完整資料庫,能讓這些作品實現更大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影響,在不同時空中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促進實現「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目標。

李玉玲──以藝術揭露社會本質,以公共藝術開創新格局

關於作為公共藝術獎的評審經驗,李玉玲由公共藝術法規的歷史沿革談起,該法規系為1992年訂定《文化藝術獎助及促進條例》 至今已有32年的歷史,特別是在今年發布修訂版《公共藝術設置辦法》,鼓勵興辦機關自辦,新修正辦法採分級辦理。並且簡化行政程序,刪除徵選結果報告書,合併執行小組與徵選小組,以達事權統一,使公共藝術推動更加健全完善。

評審委員李玉玲/中亞聯大雙館館長。(文化部提供)

李玉玲以自己過往擔任是公共藝術案的執行、諮詢與策展的經驗作分享,公共藝術除了關注實際的空間場域之外,也需要擴延到環境的地理歷史、環境融合、民眾參與。她認為儘管成本會影響到作品呈現的樣貌,但是更應該關注於作品的本質、完整度,她以今年卓越獎得主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為例,指出早在《文化藝術獎助條例》頒布之前,他們便敏銳地意識到公共藝術與重大工程建設相結合的重要性,甚至在1990年,已開始規劃捷運車站設計,致力於提升捷運空間品質、強化車站的地緣特色。為進一步落實公共藝術計畫,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於1993年初成立了公共藝術專案審議委員會,成員涵蓋建築、景觀設計、藝術及媒體等領域的專家學者,負責針對捷運公共藝術進行評審與推薦。使得捷運在1996年正式營運時,能讓每一件作品與捷運空間相得益彰。不斷思考公共藝術創新的方式,會更考慮到整個案子的規劃與深度。因為公共藝術不同於美術館內的擺放,更常被放置於戶外,而且更有易達性,所考量的層面也需要涵蓋更多,例如後續營運的維護。今年新設的管理維護獎與興辦機關優良承辦獎,也彰顯出此一考量的重要性。

談到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她提到了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及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興辦的社會住宅計畫,分別是「臺北市公共住宅五基地公共藝術設置案《藝居─家的進行式》」以及「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豐原安康段、大里光正段及太平育賢段社會住宅新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家常對話》」前者為臺北市府首個大型跨區域社會住宅公共藝術計畫,涵蓋五處社宅,邀集22個創作團隊、28個計畫,類型包括藝術行動、駐地創作、永久設置。該計畫強調居民參與及在地連結,與青創戶、社福機構、學校等合作,透過多元管道推廣,提升居住議題公共性。後者則為橫跨三年,圍繞於豐原安康等三處社宅,以日常方式進行的公共藝術。透過「暖屋行動」、「空間圖譜」等行動陪伴新居民梳理經歷,結合家戶故事,用藝術促進公眾參與,使作品成為互動、可用的社區資產,塑造共同記憶,將「空間」轉化為有生活感的「地方」。這兩件計畫將社會住宅包含了短期內租住且流動的「新住民」,以及原來就居於此的「在地居民」,透過藝術交織家的記憶,拉近彼此的關係,共同構築出另一種新的參與的面向。

臺北市公共住宅五基地公共藝術設置案《藝居─家的進行式》。(文化部提供)
臺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豐原安康段、大里光正段及太平育賢段社會住宅新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家常對話》。(文化部提供)

除了公共性中的住民之外,李玉玲指出「臺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二期標準廠房新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中,林舜龍的《幾何的漫遊(三角的漫遊、方的漫遊、圓的漫遊)》,與當地環境的連結也值得一提。作品聚焦於三個幾何基本形態——三角形、正方形與圓形,分別設置於三處出入口的大牆上。透過精準的黑色線條、動態的水霧與夜間燈光效果,創作出多層次的視覺與空間體驗。作品因為天候而影響到光影留下的影痕,藉此談到時間的軌跡與力度,以此呈現在天候的影響之下,所影響入口意象形成的水漬深度,呈現形成時間堆壘而來的深度。

臺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二期標準廠房新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 林舜龍《幾何的漫遊》。(文化部提供)

透過像是今年的卓越獎,可以看到興辦機關自辦公共藝術的豐碩成果,承辦人員長期浸潤在公共藝術之中,得到很多面向得成果,也能幫助作品在與公眾互動中不斷前行。

李玉玲指出早期公共藝術多以單一地點的物件式設置為主,但隨著時代演進,公共藝術的形式與想像不斷被擴展。公共藝術所帶來的可及性,不僅促進了人與人、人與社區的連結,更開啟了人與社會更全面的互動視野,這也為未來興辦單位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此外,承辦人的投入與建築師的深入對話是關鍵,這種緊密的溝通能使公共藝術更貼近觀眾需求,成為具有共鳴的作品,真正實現藝術與公共空間的融合。她也認為藝術能揭示社會與本質的重要性,而公共藝術則具備開創新格局與賦予新意義的潛力。

林崇傑——以公共藝術重思地方文化與社會共鳴

林崇傑以不同獎項的評審標準,以及對參賽作品趨勢與未來發展觀察展開,在評選過程關注如環境互動、創新性與後續維護等向度。首先,是作品與環境間的互動關係,包括建築本體、公共空間以及人在其中的互動感受。林崇傑以幾件印象深刻的計畫為例。其中,獲環境融合獎與評審特別獎的「國道五號宜蘭段公共藝術設置計畫」不僅僅為一件工程建設,更深刻融入了宜蘭人對國道五號的集體記憶,以藝術重新反思國道五號對地方的意義,同時讓觀眾感受到作品所帶來的情感共鳴。此作不僅突顯了藝術與空間、環境的融合,亦展示了公共藝術於激發社會共鳴和創造集體記憶方面的重要作用。

評審委員林崇傑/將略諮詢有限公司執行長。(文化部提供)

其次,林崇傑指出,好的公共藝術不僅應具備帶動地方發展、喚起觀者共鳴與創造集體記憶的能力。從都市規劃的專業視角觀之,如能結合建築物本身的設計理念,使其功能與意義相互融合將更具意義。如獲藝術實踐獎的「玉山金控第二總部公共藝術設置計畫」,在美學上令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藝術家以不同材質紋裡的幾何圖行創作,作品更呼應了敦化北路的林蔭大道,並與周邊的老樹及環境巧妙融合,創造出相互輝映的街景效果。此外,主辦單位玉山金控在公共藝術作品的後續管理與維護上亦成立了專門團隊處理公共藝術事務,展現了企業對藝術與環境責任的重視。

玉山金控第二總部公共藝術設置計畫。(文化部提供)

於此同時,林崇傑亦將計畫預算規模、執行單位經驗列入評選考量之中。大型公共藝術計畫通常擁有較多的預算和資源,在評審上會更注重作品如何有效利用這些資源,以實現更大的社會和文化影響。例如,這些作品是否能夠帶動地方發展、促進社會互動或提升環境品質等後續效應。相比之下,小型公共藝術計畫評估標準則更強調如何在有限資源下進行創新的發揮,如巧妙地結合現有元素、善用當地資源,或發展出獨特的參與模式。

如獲興辦機關優良承辦獎的「臺中市動物保護防疫處臺中動物之家后里園區改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儘管預算規模較小,但承辦人員與建築師、藝術家,通過良好的團隊合作,巧妙地將指標系統、光線在環境中與公共藝術作品融合,創造了一個讓動物和人都感到舒適的空間。充分展示了即使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通過良好的團隊合作與創新思維,仍然可以達到優秀的效果。

臺中市動物保護防疫處臺中動物之家后里園區改建工程公共藝術設置計畫。(文化部提供)

林崇傑談到,儘管小型計畫的影響力通常比較集中,可能主要集中在提升特定空間的氛圍或促進社區居民的參與,但這些作品仍然能夠帶來積極的社會影響,如傳遞特定文化價值觀。因此亦鼓勵小型計畫的實驗性和探索性,認為甚至可能通過這些計畫開啟公共藝術領域的新思路。他也特別指出一件完成度良好的公共藝術作品應能適應時代的變遷,保持其詮釋的靈活性與可持續性。

李京樺(Jing-Hua, Lee)( 29篇 )

藝術研究與觀察者,現任典藏・今藝術&投資執行編輯。關注展覽策畫、當代圖像、視覺文化與其現象。來稿可洽:jing @artouch.com

章郡榕( 16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