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編織生命紋理——魯斯.阿薩瓦藝術的本質與縱深

編織生命紋理——魯斯.阿薩瓦藝術的本質與縱深

Weaving the Textures of Life: The Essence and Depth of Ruth Asawa’s Art

阿薩瓦的好幾個人生階段,都是在限制乃至禁錮之中,尋找自由得以共生的契機。戰後美國瀰漫的反日情緒阻礙她獲得師範學院的學位,她繼而轉向充滿實驗精神的黑山學院(Black Mountain College)。她於1946-1949年在這座傳奇的藝術學校度過的三年間,成為開啟阿薩瓦此後半個多世紀創造性新生的重要轉折。

「一條線可以去往任何地方。」(註1)

—魯斯.阿薩瓦(Ruth Asawa,1926-2013)

日裔美籍藝術家魯斯.阿薩瓦特殊的生命經驗,與其所成長的時代背景息息相關,而當其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漫長創作生涯徐徐展開後,不難發現她的各個生命階段、不易被歸類的多元探索,都展現超越時空的韌性,滲透進創作中,屢屢觸及某些深層本質。

禁錮與自由共生的生命經驗

1926年出生於美國加州一個以務農為生、有著七個孩子的日本移民家庭,阿薩瓦的童年輾轉於田間的繁重農活和學校之間,週末則前往一間日本學校學習母國文化,她也在那裡首次接觸了毛筆書法。儘管辛勞,阿薩瓦與自然的關係在那時便透過勞動與生活日常而密不可分,從孩提時起,她就藉助不同工具與從土中生長出的作物相處,在不同天光與水分之間凝視動植物及它們的產物。無論是就環境、材料這樣的具體層面,還是從抽象的精神與氣質養成來看,這樣的緊密連結都為她的創造性、乃至整個人生鋪下伏筆。

伊莫金.坎寧安(Imogen Cunningham),《魯斯.阿薩瓦24》,1956年。攝影© Imogen Cunningham Trust、© 2024 Ruth Asawa Lanier, Inc./Artists Rights Society(ARS),New York,圖片由卓納畫廊提供。

珍珠港事件徹底轉變了阿薩瓦的生命軌跡,1942年春她與家人一起,如同其他日本人後裔一樣被進一步連根拔起,送進了拘留營。生活以窘困與粗陋展露其殘忍的一面,但在拘留營期間(1942-1943),她反而得以擺脫繁重農務,甚至有機會跟一些同樣受監禁的插畫家學習繪畫,他們中的一些曾在迪斯尼工作過。1994年,68歲的阿薩瓦憶及早年坎坷時並無怨言,言辭間的智慧幾乎可以概括出她的創作成就從何而來:「我對所發生的事情沒有敵意;我不責怪任何人。有時候,美好是從逆境中誕生的。如果沒有拘留營,我就不會成為今天的我,而我喜歡現在的自己。」(註2)

阿薩瓦的好幾個人生階段,都是在限制乃至禁錮之中,尋找自由得以共生的契機。戰後美國瀰漫的反日情緒阻礙她獲得師範學院的學位,她繼而轉向充滿實驗精神的黑山學院(Black Mountain College)。她於1946-1949年在這座傳奇的藝術學校度過的三年間,成為開啟阿薩瓦此後半個多世紀創造性新生的重要轉折。黑山學院為學生營造自由探索各種藝術形式、材料和理念的環境,跨域而通達的交錯經驗,再加上重視勞作、重視材料之探索和運用的教育理念,激活、釋放了阿薩瓦靈魂深處的創造力,接通她過去種種生命經驗,進一步形塑了她將在未來大半人生中持續探索和實踐的藝術與人生觀。她也在黑山學院,結識了後來結為連理的建築師阿爾伯特.拉尼爾(Albert Lanier)。

伊莫金.坎寧安 ,《魯斯.阿薩瓦3》,1957年。© 2019 Imogen Cunningham Trust,圖片由卓納畫廊提供。

從黑山出發:阿薩瓦的多維度線條實驗

進入黑山學院之前的阿薩瓦,透過常年的自然生活、觀察與繪畫,已挖掘出自己的創造之源;而黑山學院的歲月則見證了一位藝術家的羽翼漸豐,在一些兼具創作者與思想家特質的藝術家導師的幫助下,她更有意識地串聯起自己的手、眼與心。對她影響最大的當屬約瑟夫.阿爾伯斯(Josef Albers),尤其是後者對材料、形式之本質的探索,以及經由簡約與專注來完成的藝術追求,阿薩瓦都透過其獨特性來實現了她自己的版本。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1947年來到黑山學院,她也從這位富含哲思的傳奇發明家與建築家那裡,深入理解科技與藝術之間結合的潛能。他們後來都成為阿薩瓦創作之路上亦師亦友的良伴。

在資源有限的黑山學院,學生被鼓勵採集和運用周遭環境中的素材,這與阿薩瓦一貫以來的養成環境不謀而合,她如魚得水地進行樸實的媒材實驗:其藝術創作的樂趣和精華之所在,是從既有材料中發掘並展現美。就某種程度而言,阿薩瓦的藝術在黑山學院獲得了高度專注的深刻轉化,她先是透過繪畫,探索源自於自然的種種基礎形式,像是蜿蜒曲折的「迴紋」(meanders),她為無始無終的線條賦予介於抽象與具象之間、有機而多變的形態,這些因循某些規則、又自由延展的線條逐漸成為她重要的創作方法,也將進一步從二維平面朝向三維空間延伸。而無論在阿薩瓦創作生涯的任何時期,繪畫都意味著她的藝術思想尤為根本和深層的面向,在廣泛納入雕塑的材料性、空間的互動性之前,就已在日常之具象與思維本質的抽象之間,闢出深刻的洞察。同時值得一提的是她的版畫創作,透過重複、反轉和旋轉等多重手法,於平面上得以展開細膩的空間探索。

阿薩瓦自1940年代後期開始以環形金屬絲線創作,緊接著在1947年的墨西哥之旅中,她從當地工匠那裡學會了用金屬絲編織籃子,那些細部蜿蜒的金屬絲線成為魯斯的「素描線條」,在三維空間中進一步以複雜交錯、環環相扣的種種形式彼此相連。線條的穿透性讓不同的整體造型成為可能,籠狀、球狀、卵石狀,垂直串接或彼此簇擁,甚至除了相對封閉或半封閉的結構,魯斯還在製作過程中因金屬線張力超過一定強度,意外發展出如同「打開的窗戶」般向外延展的形態。幾何與材料在手工應用中的具體互動,是這一雕塑系列的基礎,也是線條從二維走向三維後所打開的新世界。

魯斯.阿薩瓦,《無題》(S.524, 懸掛式微型單節,可翻轉六列開窗),約作於1980-1989年。藝術作品©2024魯斯.阿薩瓦.拉尼爾公司/紐約藝術家版權協會(ARS),圖片由卓納畫廊提供。

不同金屬為這些線條和造型帶來不同的色調與氣質,中空的本質更令這些千變萬化的結構既具備幾何特性,又如透明水彩或水墨般交疊、交融的詩意,阿薩瓦也尤其醉心於可藉由金屬絲線的編織而同時製作出一個結構的內和外,金屬絲線雕塑又進一步與光線和環境密切互動,它們與自己投射出的影子、偶時的輕微擺蕩,都成為空間中無限疊加的複調音樂或舞蹈。傳統雕塑的體量感在此被輕盈、通透所替代;空間,或者說空氣、甚至更具哲學意味的「空」,也成為造形元素,在這些作品中無所不在。

簡單的環線中生成如此複雜多變的結構,阿薩瓦也表達有如見證從「一」中生萬物的喜悅:「我對此感興趣是因為線條的簡約性,可以在空間中創造出東西,將其圍起來,但仍然透明。我意識到,如果我要創造這些相互鎖定和交織的形式,只能用一條線來實現,因為線可以到達任何地方。」(註3)

Ruth Asawa,《艾莉的鳶尾花》(WC.175,紫色鳶尾花,三朵花朵),1987年。藝術作品©2024魯斯.阿薩瓦.拉尼爾公司/紐約藝術家版權協會(ARS),圖片由卓納畫廊提供。

除環線雕塑(Looped-Wire Sculpture)外,阿薩瓦也從線條素描出發、探索不同的雕塑形式,例如1960年代她以某種沙漠植物為基本造型而發展出的綁線雕塑(Tied-Wire Sculpture),從中心枝幹朝向遠端的細枝末節,探索和呈現一叢叢呈指數級分裂之有機植物般的幾何形式;又如為了清除銅鏽而意外發現反轉思路後、可透過化學處理為金屬覆以不同質地,從而製作出的電鍍雕塑。

如是種種,阿薩瓦從簡約的材料出發,將來自日本、墨西哥的民間傳統工藝去功能化後,藉之探索自然形態、序列、週期等中蘊藏的美與本質。在她的創作過程中,自然規則與手工勞作缺一不可。阿薩瓦的繪畫與雕塑之間是流動的,她著迷於探索材料中超出既定規則的可能,也遵循材料自身特性的指引,孜孜不倦地透過擬態自然界的規則,與意外的創造相遇。無論是二維的平面繪畫還是三維的雕塑,阿薩瓦的線條結構都兼備建築幾何般的精準和有機的整體美感,如漣漪般透露宇宙本質中的藝術性。

魯斯.阿薩瓦,《無題》 S.862,壁掛式繞線,開放中心,五角星與五個分支),約作於1969年。藝術作品©2024魯斯.阿薩瓦.拉尼爾公司/紐約藝術家版權協會(ARS),圖片由卓納畫廊提供。

家庭與社會、實踐與本質

阿薩瓦的藝術方法中,始終包含有家庭、社區與社會在內的日常,這一方面源自她根植於農業生活的原生家庭與童年歲月,另一方面也因為她自始至終以同樣的精神面對生活與創作,將勞作/勞動本身便視為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她利用家人睡醒前的清晨、以及晚餐後的片刻畫畫,不放過生活的任何一個時空角落來觀察和創作;她也在家中進行那些金屬絲線雕塑所需的密集勞動,六個孩子也不會被刻意排除在這些創造性的勞作之外。她與孩子們一起雕刻住家的厚重木門,一起照顧花園裡的植物,也為家人、親友進行面部翻模,記錄家人與社區的記憶。走出家門,她也懷揣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致力於藝術的社區推廣,參與許多公共藝術教育計畫,其於2010年被重新命名為魯斯.阿薩瓦舊金山藝術學校。

阿薩瓦在密集育兒的1950及1960年代,留下不少描繪熟睡嬰孩的畫作,生動簡約的人物線條,加上綿延的被褥、織毯,或是更為抽象的重複圖案,視覺化地透露了她如何在日常中推動藝術探索。著名攝影家、也是阿薩瓦的鄰居和好友伊莫金‧坎寧安(Imogen Cunningham)用鏡頭留下阿薩瓦的許多創作日常,兩位女性藝術家共享類似的信念,那些攝影犀利而精準地捕捉了阿薩瓦與環境密切互動中的獨特創造力。

阿薩瓦的世界中有許多簡明有力的準則,像是:日常生活中的身分與藝術家的身分並不對立;工藝與觀念並不矛盾,工藝與藝術之間也並非界限分明,工藝對它們的實現而言甚至至關重要。阿薩瓦讓人看到,我們與世界的關係,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勞作的創造。更可貴的是,她不僅真切地這樣想,終其一生也始終依此行事。在藝術實踐與人生哲學上這般知與行,時至今日都具相當的先鋒性、創新性。

魯斯.阿薩瓦,《無題》 (S.081,懸掛的四個互鎖圓錐),約作於1960-1965年。藝術作品©2024魯斯.阿薩瓦.拉尼爾公司/紐約藝術家版權協會(ARS),圖片由卓納畫廊提供。

阿薩瓦的藝術到了近20來年,也就是自其晚年開始更為全面地為人所知。2006年,舊金山笛洋美術館(De Young Museum)為之舉辦了一場聚焦其雕塑的回願展;2023年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的個展「Through Line」則強調了其繪畫的重要性。卓納畫廊(David Zwirner)在2017年開始代理其藝術家遺產後,在美國和英國畫廊空間舉辦的阿薩瓦個展中,逐步展現她創作中的不同面向,今年11月也將在香港推出其首次亞洲個展。

客觀來看,在阿薩瓦的生命歷程中,種族與性別上的偏見曾剝奪了她許多選擇上的可能,但她超越這一切的方式令人讚歎:並非直接抗議,而以綿綿不絕的創造來回應。她的作品與日常生活、社會活動,無不傳遞出這樣的訊息:萬物本質皆具平等而各異的美。她的藝術也因此包含有生命之起源、流動與無常的深層力量,自其美學中流露出完整而包容的宇宙觀。


註1 Ruth Asawa, cited in Daniell Cornell, “The Art of Space: Ruth Asawa’s Sculptural Installations,” in Cornell, ed., The Sculpture of Ruth Asawa: Contours in the Air. Exh. cat. (San Francisco: Fine Arts Museums of San Francisco, 2006), p. 138.
註2 參見:https://ruthasawa.com/life/internment/
註3 同註1。


本文原刊載於《今藝術&投資》2024年10月號385期

嚴瀟瀟(Yan Xiao-Xiao)( 207篇 )

影像研究出身,關注藝術創作、展演機制範疇內的各方面生態,以及藝術與哲學、科學、社會學、神秘學等跨域連結議題。嗜以藝術為入口,踏上不斷開闢新視野的認知旅程。曾任Blouin Artinfo中文站資深編輯、《典藏•今藝術》資深採訪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總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總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