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
劇評人耿一偉獲頒德國2023歌德獎章,「藝術文化具有化攻擊為友誼的功能」
耿一偉長期從事寫作、劇場工作與策展,2012年任臺北藝術節總監,自2018年起擔任衛武營戲劇顧問,2023至2024年則...
【2023鬼月專題】台灣傳統戲曲裡的「咒術」迴戰
從古至今,民間信仰始終對於人心有著一份相當厚實的存在,人們相信藉由無形的力量撫慰內心的不圓滿,當獲得滿足後,戲劇的功能性...
近代台日博覽會的藝妓演出:眼花繚繞的始政40周年台灣博覽會表演(下)
1935年台灣總督府舉辦的始政40周年博覽會,委請藝妓、藝妲與當時盛極一時的女給團體表演舞蹈、演劇等,以多樣的表演形式,...
只要劇場不要團隊?探究英國百年劇場關門大吉的可能原因
奧爾德姆劇場(Oldham Coliseum)的表演廳中持續了五分鐘卻未見歇停,2023年3月31日這天的謝幕,如今已經...
「第27屆臺北文化獎」得主出爐! 瘂弦、米復國、姚立群、張乾琦獲殊榮肯定
文化局於8月9日公布第27屆臺北文化獎得主名單,歷經兩個月的公開徵選,由臺灣現代詩啟發者瘂弦、文資學者米復國、牯嶺街小劇...
【台灣藝文界 #metoo 系列報導】文化部發聲明,將針對獎補助設定撤回機制
面對近日台灣藝文界 #metoo 浪潮,文化部強調,對於性騷、性侵事件絕對「零容忍」,針對涉及性騷、性侵爭議案的當事人已...
【「狂八〇」的延長賽】從「表演」到「表演檔案」,再到跨領域藝術史文件展——關於「狂八〇」的一些思考
「狂八〇」關注的年代正是跨領域藝術家利用「表演」的具身、流動、變易之潛勢動能,以及總在「情境之中」的內外張力,試圖突破戒...
【「狂八〇」的延長賽】覆青年書:從「前言:七〇」說起
檔案的展覽若是年表的物件化,那麼它的危險正在於展示即選擇、敘述即詮釋,因為檔案總是「被篩選過的」。像「狂八〇」這樣以時代...
評判「當代性」的視差與位移:第21屆台新藝術獎決選幕後
擔任第21屆台新藝術獎決選評審團主席的潘小雪,在頒獎典禮上的詼諧致詞,恰巧為台新獎所關注的當代性破題——何謂藝術在這個技...
我們個人的歷史與感性,不應該站在一個次等的位置上:第21屆台新藝術獎得主專訪
第21屆台新藝術獎於5月27日舉行頒獎典禮,這也是疫情後,經歷線上頒獎轉播、限制典禮參與者人流,首次恢復現場頒獎開放來賓...
文章導覽
1
2
3
4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登入/註冊
會員中心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古美術專題
古美術專欄
古美術市場動態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Line
Apple Store
Google Play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