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獲得第10屆「Eye藝術與電影獎」(Eye Art & Film Prize)與入圍2025年香港M+博物館Sigg Prize希克獎的許家維,無疑是台灣備受矚目的藝術家之一。「矽晶小夜曲」是他睽違三年再次於尊彩藝術中心推出的全新個展。
過去許家維的創作經常從一個地點出發,考掘特定人、事、物的歷史,並和當地人共同協作,像是《回莫村》(2012)、《神靈的書寫》(2016)等。2017年的《臺灣總督府工業研究所》他雖同樣以空軍總司令部舊址的研究為主,不過因回訪的是日殖時代的歷史,許家維轉向透過翻找研究論文與歷史文獻,以網絡方式去串連眾多元素來進行創作,也開始和科學研究機構嘗試許多跨領域的技術合作,而這幾乎也奠定了他後續創作的方法學。
另一許家維創作念茲在茲的核心議題就是「技術」,尤其他又是以影像作為創作的主要媒材,而影像的使用幾乎每一個層面都會涉及技術的討論。許家維認為當代攝影機和錄音設備,是我們新型態的記憶技術,就像過去我們會拿紙筆抄寫,現在我們是透過影音技術來記憶,也因此討論技術幾乎等於是討論我們記憶的方式,同時也是我們想像世界的方法,如同科學家用望遠鏡來觀測外太空、薩滿用儀式來跟自然與神靈對話,又如《在聖堂裡的一場演出》(2021)透過考古技術,從一微小的物件去想像一個很龐大的時空一樣。
技術的歷史
甫進「矽晶小夜曲」展場,由兩排真空管收音機與液晶螢幕組合而成的作品《電子流動》(2022)迎面展開,許家維以電子產品背後的技術歷史為主軸,關注台灣松下公司在1950、60年代主要生產的真空管收音機,到今日正專注研發的電池科技的過程。液晶螢幕播放著他拍攝電池製作的生產流程,以及代號MissR的電動車;聲音則是由60年代台灣松下生產的真空管收音機播放,許家維邀請饒舌歌手,將真空管收音機以及電動車電池的技術原理編寫成一首饒舌歌曲,再加上現場收音機訊號之間的嗞嗞聲疊合成一奇妙和鳴,同時也指向螢幕與真空管收音機運作背後的電力系統。
同樣關注技術史的概念也出現在《礦物工藝》(2018)與《土的工藝》(2022),兩件作品都在遊戲「Minecraft」中搭建台灣與日本兩地的場景,將銅、黏土透過遊戲世界與數位技術相連結。《礦物工藝》邀請專業玩家社群協作,在遊戲中搭建金瓜石地貌、十三層選煉廠與四連棟宿舍等場景,透過遊戲介面來講述金屬「銅」在人類的技術史上如何被廣泛應用,包含青銅器、銅板印刷術到今日提供我們玩遊戲的電路系統等,從呈現的形式去反向思考媒材的物質性與歷史演變。
《土的工藝》則以日本常滑市的地質和歷史為探測對象,常滑市因土質較黏,適合拿來做大型陶器,日本最大的衛浴公司INAX也選在此落腳,而20世紀後發展的精密陶瓷如氧化鋁薄板也應用於IC晶片的承載基板。作品聚焦於INAX曾在1923年與美國古根漢美術館(The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建築師法蘭克‧洛伊‧萊特(Frank Lloyd Wright)合作建造東京帝國飯店(Imperial Hotel Tokyo),是日本木造建築轉到磚造建築一個很具代表性的轉捩點,觀眾會跟隨影片中的導覽員穿越在由這個歷史所輻射的多重時空中。
不同於《礦物工藝》的是,《土的工藝》是以VR形式呈現,VR具有可以創造特定空間的特性,與許家維早期錨定某一地點後再進行研究的創作方法具有高度相似性。他先是用VR建構一個空間後,再透過敘事、影像去處理多層次的連結,最後形成疊合複數資訊的世界觀。展覽現場也復刻東京帝國飯店的磁磚,模擬Minecraft遊戲中的立方體,堆積成一幾何裝置,觀眾可以坐在上面觀看VR,也能透過觸摸磁磚,來想像一種數位技術的觸覺。對許家維來說,我們一般使用雲端服務時,是看不見也摸不著的,但當我們透過電子設備從雲端接收影像來觀看時,就如同雲接觸地表時會形成霧,而VR是濃霧,我們是被一個由像素所構成的濃霧包裹。
影像的背後
另一VR作品《一位來自金三角的演員》(2023)在設計上則不再重新打造某特定空間,取而代之的是透過數位技術的圖像切換與縫補,讓我們穿梭在不同的時空場景中。作品聚焦於金三角地區的歷史、神話並連結至當代地緣政治,許家維先是從傳統泰北民族中的罌粟花傳說,延伸到疫情期間罌粟田再度擴張的社會現象,再交織此地博弈的經濟產業鍊,並邀請曾參演《湄公河行動》和《泰國洞穴救援》兩部講述泰北地區事件的電影演員Oak Keerati參與。演員在影像中會因應不同事件而成為不同的數位角色,同時觀眾也會看到另一位觀眾的虛擬形象隨著Oak的角色而改變,而片中出現的白色神秘生物Toh則反映佛教傳說中的喜瑪潘(Himmapan or Himavanta)森林,則具有指涉地緣政治和數位時代同屬「開放世界」的雙重涵義。
許家維認為影像是擅長說故事的工具,但只「說故事」是非常危險的,容易讓觀眾進入一種被設計好的意識形態,以單一方式閱讀已經準備好的劇本。也因此,許家維在作品中時常透露出影像的製作過程、讓觀眾意識到現在所閱讀的影像是來自於某人的視角。就像即使《在聖堂裡的一場演出》的電影版本(註)是以單頻道錄像的方式在黑盒子播映,其中一個鏡頭仍從考古現場無限後退後,成為一個電腦的螢幕,導演與剪接師正在對著螢幕討論該如何進行剪輯。又或者是《一位來自金三角的演員》的場景,許家維選擇在觀眾後方架上一台攝影機,時刻提醒觀眾拍攝現場的存在。
除此之外,他還並置多重的影像來創造複數敘事的可能,此作法我們在他過去的作品中也時常見到,例如2018年的《黑與白—馬來貘》的影像即模擬我們使用數位介面的習慣,在螢幕上呈現多重視窗,每個視窗會隨著導覽員的講解,呈現馬來貘不同的影像資料庫,彷彿有一隱形的手正操控著螢幕;《一位來自金三角的演員》螢幕則會隨著rap的音樂敘事來調度,成為一現實、電影、歷史的多重交會處,有時螢幕還會轉為鏡像,讓觀眾在VR場景中看見自己的數位身體,最後由VR所建構的世界甚至會瓦解,觀眾從被影像包裹的場景回到展場中,而影像內具高度符號性的物件則會散佈在展場四周。許家維雖透過VR創造一與真實歷史緊密相縫合的敘事空間,但卻不同於一般VR追求沈浸式體驗,而是以技術揭露、反身性、多重敘事來時刻提醒我們影像製作的痕跡。
延伸閱讀|一隻名為歷史的野獸,「熊貓、鹿、馬來貘與東印度公司——許家維個展」
AI的觸感
這次展出的《矽晶小夜曲》(2024)是許家維結合VR與AI技術的最新嘗試,他在長條形的VR影像中以遊戲引擎搭建了一個虛擬海灘,漂浮在水上的螢幕呈現實拍的水下大提琴演奏現場和工研院AI的晶片製程,並由AI技術來詠唱有關沙灘、晶圓、AI技術的演變過程。有趣的是,這件作品觀眾不再需要戴上頭顯來觀看VR,取而代之的是一顆懸吊在展場空中的「浮球」,隨著擺動浮球的方向,我們可以在前方的影像中看到浮球的視角。
AI的應用需建立在半導體晶片的強大效能,才能即時處理龐大的資料庫來達成指令,而半導體的原料即是來自於沙中的「矽」,當我們在矽中加入少量的雜質原子,會使其介於完全導電與完全不導電之間,而這種電流開關的組合成為手機與電腦裡頭具有各種精密功能的晶片,同時也是當代數位科技最仰賴的核心技術,展覽現場也呈現用來即時運算影像的設備,「沙」在此不僅是影像中經由AI演算而成的圖像,更是AI技術本身運作的物質。
以此新作來總結許家維這次的展覽,他不僅維持著擴張既有的歷史敘事的特質,又持續探討新數位科技所帶來的新技術問題,並在展覽呈現的形式語言中恰到好處的縫合兩者。
註 以今年(2024)在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台灣競賽上映的版本為例。
藝術書寫者。主要關注計畫型藝術創作、表演藝術、電影與當代影像,以及其他任何好玩的事。文章散見於日本媒體《artscape》、《典藏ARTouch》、《藝術觀點ACT》等,現任典藏雜誌社企畫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E-mail: sihyu032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