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2024年惠特尼雙年展:認同政治外的政治

2024年惠特尼雙年展:認同政治外的政治

Whitney Biennial 2024: Politics Beyond Identity Politics

展覽主題「更勝真實」(Even Better Than the Real Things),論述以AI對認知真實世界的影響為開端,進一步批判人們對於「性別」(gender)與「真實」(authenticity)的修辭,是如何持續社會裡的「跨性別恐懼」(transphobia)及對於身體自主(bodily autonomy)的限制與壓迫。何為「真正」的男性、「真正」的女性?目前所熟悉的二元性別是「真實」的嗎?此次雙年展的訴求,進一步反思、質疑、抵抗當前由主流權力所定義的「真實」。

第81屆惠特尼雙年展(Whitney Biennial)於今年三月至八月展出。策展人克莉絲.伊萊斯(Chrissie Iles)與梅格.翁立(Meg Onli)長達11個月的調查與研究,訪問200間藝術家工作室,選出71位藝術家與團體參展。其中68位是首次參展,呈現美國新生代藝術家的組成、取向,及所關懷的社會政治議題。

展覽主題「更勝真實」(Even Better Than the Real Things),論述以AI對認知真實世界的影響為開端(註1),進一步批判人們對於「性別」(gender)與「真實」(authenticity)的修辭,是如何持續社會裡的「跨性別恐懼」(transphobia)及對於身體自主(bodily autonomy)的限制與壓迫。(註2)何為「真正」的男性、「真正」的女性?目前所熟悉的二元性別是「真實」的嗎?此次雙年展的訴求,進一步反思、質疑、抵抗當前由主流權力所定義的「真實」。

安全的距離

雖然展覽以真實、AI、性別議題為主要脈絡,但嚴格說來,與AI相關的作品可能僅有荷莉.赫恩登(Holly Herndon)與麥特.德萊賀斯特(Mat Dryhurst)合作的《xhairymutantx 嵌入式研究1》(xhairymutantx Embedding Study 1),藉由上傳圖像影響網路裡關於「荷莉.赫恩登」的資料庫,干預AI對該關鍵字的影像製作。而其他關於性別議題的作品,則鮮少與科技有關。

荷莉.赫恩登與登麥特.德萊賀斯特合作的《xhairymutantx嵌入研究1》(2024)。(攝影/Audrey Wang,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提供)

最接近的應屬跨性別藝術家帕特里克.斯塔夫(P. Staff)的《傳入神經與穿越邪惡》(Afferent Nerves and A Travers Le Mal),在黃色展間的天花板下架設電網,表現緊張焦慮的精神性。牆面是斯塔夫掩面、表情痛苦的大圖輸出,表達跨性別者解離且高度緊張的生存狀態。另一位跨性別藝術家塞巴.卡爾富克奧(Seba Calfuqueo)則是在《Tray Tray Ko》裡身著導電的藍色衣物,手持同顏色與材質的長布,於南美森林裡溯溪而上,隱喻科技媒材與大自然的對比,呈現生態女性主義裡打破二元對立的旨義。

莎朗.海耶斯(Sharon Hayes)的《研究:四》(Ricerche:four)用焦點團體訪談法,呈現三組LGBTQIA裡的老年人對於自己生活、愛與身份的反思。卡門.威南特卡門.威南特(Carmen Winant)的《最後一次安全墮胎》(The Last Safe Abortion)展示威南特在墮胎診所裡拍攝的日常肖像群。哈莫尼.哈蒙德(Harmony Hammond)的繪畫《已修補》(Patched)以沾血綿布,控訴方興未艾的性別暴力。朱莉婭.菲利普斯(Julia Phillips)的系列畫作《調停者》(Mediator)與雕塑《滋養者》(Nourisher)則以母愛為題。這些作品透露我們其實不需透過科技來談「真實」;展覽以科技為關鍵字反繞一圈,意圖拉出安全距離。

隱藏的主題

倘若就這次藝術家背景與作品主題的多樣性來說,性別與跨性別並不全是作品關心的主題。多元族群可說是展覽的另一大特色,如在平面繪畫裡,來自日本的山口貴子(Takako Yamaguchi)運用簡單且具識別性的圖形,表現海濱氣候變化。精簡的幾何變形與大塊的漸層色彩,讓人想到化繁為簡的禪之哲理。

有北美原住民背景的埃蒙.歐瑞–吉倫(Eamon Ore-Ciron)同樣以簡練的線條,配以圖騰符號、繪製抽象作品,創造新的古秘魯和墨西哥神靈。瑪麗.拉芙蕾絲.奧尼爾(Mary Lovelace O’ Neal)的創作歸為抽象表現,極具力量的筆觸與繽紛的色彩反映奧尼爾中南美文化裡的奔放與熱情。瑪雅.魯茲尼克(Maja Ruznic)畫作裡抑鬱的色彩與詭譎的人像,透露魯茲尼克幼時逃離波斯尼亞戰爭後在奧地利難民營的情感經驗。

除各自的文化差異與移民經驗,參展藝術家揭露的更多是他們在美國所面對的集體困境及國家體制的憂心。具北美原住民背景的跨性別者德米安.迪內雅之(Demian DinéYazhi’)用紅色霓虹燈管寫出「我們必須停止想像破壞、掠奪、砍伐森林、監禁、酷刑、流離失所、監視、種族滅絕」、「我們必須停止預測世界末日、法西斯政府、資本主義階級制度」,以及「我們必須追求、預測和想像通往解放的道路」的口號。有趣的是,展覽開幕後民眾發現裡頭閃爍的字母,竟能組成「解放巴勒斯坦」(free palestine)的標語,但館方聲稱在佈展時並未發現。

德米安.迪內雅之,《我們必須停止想像末日/種族滅絕 + 我們必須想像解放》(we must stop imaging apocalypse /genocide + we must imagine liberation,2024)(攝影/Nora Gomez-Strauss,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提供)

另一位非裔跨性別者基揚.威廉斯(Kiyan Williams)則是在美術館六樓陽台,用泥土製作戶外大型且象徵美國白宮的頹圮建築,直指當前制度崩毀的危機。阮心藍(Diane Severin Nguyen)的精彩長片《她的時光(艾利絲版本)》(Her Time [Iris’ s Version])以中國橫店影視城演出抗日劇的少女為主角,指出以國族主義為由的國家對「真實」的操作。

基揚.威廉斯,《帝國的廢墟II或大地吞噬主人的房子》(Ruins of Empire II or The Earth Swallows the Master’s House,2024)(攝影/Audrey Wang,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提供)

反思文化上西方中心主義式的殖民,也是多元族裔者關心的議題。克拉麗莎.托森(Clarissa Tossin)的《火山歌唱之前》(Before the Volcanoes Sing)紀錄古馬雅文化的佚失與殘存,包括草藥醫學、曆法、織染技術、聲樂系統等。現場亦展示數件馬雅古樂器的複製品;這些物件因脫離文化脈絡而失去原有的用途,卻在新的殖民文化下被賦予代表已逝文明的新的意義。艾薩克.朱利安(Isaac Julien)的五頻道裝置錄像作品《伊奧勞斯/生命中(再次……雕像永不消逝)》(Iolaus/In the Life [Once Again. . . Statues Never Die]),更是直指藝術美學上的文化殖民情形。

物質、媒材、建築、空間,與心靈

這次雙年展的另一個吸睛處,更在於作品精準且巧妙地透過作品的物質特性,包括媒材、色彩、空間展示、錄像的拍攝手法與節奏等,表現美國都市、環境、建築及空間的資本主義式的高度發展,對人們心靈(psyche)影響。最能表現此特色當屬朵拉.布多(Dora Budor)的《逼真》(Lifelike)。巨幅電視播放布多在美國史上最大、最貴的私人房地產項目開發—紐約哈德遜城市廣場所拍攝的短片搖晃的鏡頭,暗示人們在資本主義下的暈眩,以及在摩天大樓下無頭蒼蠅般的迷失。

展場中間的兩塊原始石材似是用對比的方式,扣問房屋與建築的本質。不論是錄像質地、物件的呈現,都緊扣人類環境與心智情感間的相互影響。非裔藝術家查里斯.珀琳娜.韋斯頓(Charisse Pearlina Weston)將另一種建材—巨型煙色玻璃,懸吊在展場,不僅暗示種族議題坍塌前的風險與危機,也象徵非裔公民運動裡的策略性阻礙與不合作運動。1941年出生的瑪麗.凱利(Mary Kelly)最新作品《空白》(Lacunae)以紀錄親友過世日期的日曆,反映美國高齡人口的議題。而旁邊的卡羅琳.拉扎德(Carolyn Lazard)則以裝滿凡士林的金屬藥櫃所組成的裝置,呼應醫療私有化與貧富差距問題。據報導,在美國超過50%的低收入戶因費用而放棄醫療服務。(註3)

薩爾瓦多的艾迪.魯道夫.阿帕里西奧(Eddie Rodolfo Aparicio)作品《白鴿,讓我們飛翔》(Paloma Blanca Deja Volar),以植物創傷後分泌的琥珀,以其具有的裝飾神性,混以其藝術工作室附近找到的物件,如鴿子翅膀、樹枝、廢棄衣服,以及白人運動人士所倡議中美洲正義的物件,在展場製作出大型琥珀牆,並且將隨展覽時間推移而崩塌。

艾迪.魯道夫.阿帕里西奧,《白鴿,讓我們飛翔》(2024)(攝影/Ron Amstutz,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提供)

來自黎巴嫩的達拉.納塞爾(Dala Nasser)其作品《阿多尼斯河》(Adonis River),用木料與床單,在展場裡建造出集體政治象徵意義的黎巴嫩阿多尼斯神殿遺跡;床單上的圖案是阿多尼斯洞穴和神廟旁的岩石拓印,色澤則是來自該區河岸上的鐵質黏土,交織出日常生活、政治、戰爭、神話歷史的多重意義。有韓國背景的洛圖斯.羅利.康(Lotus L. Kang)以《在瀑布中》(In Cascades)將數面大型膠卷懸掛於展間,下方放置榻榻米與鋁製小魚干、樹葉、紙結等具東方意象物件。因為曝光,膠卷的顏色亦將隨時間變化。康巧妙地使用材料特性,呈現時間、環境,與個人記憶情感間的互動關係。

房間裡的大象

我認為這才是這次雙年展沒有直說的核心主題:來自不同族裔、性別認同與地區的藝術家,齊聚在美術館裡,運用不同媒材及理念,展現各自在美國的生活經驗,以及不論是社會、政治、文化,或生活上的各種困境。展覽論述裡所抨擊的真實,並不聚焦在主流社會裡的二元性別真實,而是變調的美國夢,包括性別不平等、種族問題、後殖民主義、新自由主義發展下加劇的階級差異。但策展論述卻決定與這個主題保持安全距離。「安全」、「安靜」、「低風險」,是許多藝評對展覽的共同看法。(註4)

問題在於,為什麼這次的雙年展採取如此謹慎的展覽策略?答案或許隱藏在以下幾位藝評,對於展覽的極其矛盾的評論:塞巴斯蒂安.史密(Sebastian Smee)認為展覽的政治性薄弱,卻抱怨展覽「遍佈說教」,嘲諷「如果你跟我一樣認為,基於身分認同而四處責罵的『行動主義』促成了民粹威權主義的應對的成長推力⋯⋯你可能不太願意幽默一下惠特尼雙年展」。(註5)崔維斯.迪爾(Travis Diehl)則認為雙年展代表「沒有風險、很小心、很安靜」,卻又吸引「那些想要聽到邊緣化聲音的人」,且諷刺「它將肯定您對種族主義和殖民主義罪惡的信念」。(註6)班.戴維斯(Ben Davis)批評這次雙年展「無趣」而且更加符合上一屆的主題「安靜如初」,又說「清算」才是展覽的真正主題。(註7)

是的,對佔據資源的權力階級而言,這次的雙年展(與其呈現)低風險、安靜、無聊,卻同時「太過大聲」。莫怪策展人宣稱這並非關於「認同政治」的展覽:「在組織這次雙年展時,克莉絲和我不得不考慮像1990年代的文化戰爭一樣狂熱的政治時刻。藝術家們仍在努力確保自己不被本質化。」藝評家瑪莎.施文德納(Martha Schwendener)也在同一陣線做了註腳:

這是一經過充分研究、用心良苦、佈置精美、但又穩重的雙年展版本。在這個動盪和變化的時刻,我們都需要休息,因為做一個人就像創作藝術品一樣複雜。但正如跨性別倡議者兼法律顧問史蒂芬.惠特爾(Stephen Whittle)所指出的,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新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任何身份都可以被想像、表演和命名。」當然,下一步是一個根本不需要劃分「身分」的世界。(註8)

而事實是,當你宣布休息時,他們卻嘲笑你的靜音無趣、嫌你的安靜不夠無聲。對他們來說,不同身分與不同經歷的存在,就是對他們的清算與指責。他們以自己為中心,只在意自己的感覺(罪惡感),拒絕體會因為身分差異而存在的不同的生命經驗。

我不認為藝術家應藉由不同身分的刻板印象而取得成功,但同時也不認為我們該如此害怕社會主流族群自我中心式的反彈,而否定每一族群獨特的文化背景與生命經驗。大多數的作品已經證明這些藝術家能熟稔地轉化不同媒材,表現自身情感經歷與關懷主題。雙年展屈服於退縮的氛圍是很大的錯誤,參展作品甚至展現了更令人激賞的勇氣。如戴維斯所述,作品中關懷(像是聲援巴勒斯坦)可能會造成藝術家嚴重的職業後果。(註9)因此,不只美術館,策展人、藝評,都應更加勇敢、無畏地支持這些藝術家。


註釋

註1 惠特尼雙年展官網 (https://whitney.org/exhibitions/2024-biennial
註 2 「身體自主」指的是每個人的性別、性向,及身體的使用方式,是屬於個人,他人無從置喙。因此在跨性別的議題上,決定變性、轉性,都是自己的決定,其他人必須尊重每個人的身體自主權。更何況,本就不應該預設刻板的二元性別或身體印象。
註3 Dana Miller Ervin (2021), “In The U.S., A Health Care System Rich In Resources, Poor In Outcomes.”WFAE 90.7: https://www.wfae.org/health/2021-08-17/in-the-u-s-a-health-care-system-rich-in-resources-poor-in-outcomes
註4 Bishara, H. (2024). “Stop Calling the Whitney Biennial ‘Safe’.” Hyperallergic.com.
註5 Smee, S. (2024). “A Superb Whitney Biennial, Marred by Flimsy Politics.” Washington Post.
註 6 Diehl, T. (2024). “Is This Biennial a Mirror, or a Window?” New York Times.
註 7 Davis, B. (2024). “The Whitney Biennial Can’t Go on Like This Forever.” Artnet.com.
註 8 Schwendener, M. (2024). “It Could Be Weirder Than the Real Thing.” New York Times.
註9 Ben Davis (2024), “The Whitney Biennial Can’t Go on Like This Forever.” Artnet.com: https://news.artnet.com/art-world/the-whitney-biennial-cant-go-on-like-this-forever-2459278

朱峯誼( 6篇 )

英國牛津大學亞洲與中東研究學院博士畢業,主要研究領域為認同政治、國族主義、意識型態、情感社會學、論述分析。曾擔任牛津大學聖安東尼學院台灣研究學程召集人、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